形意五行拳分解 - (TXT全文下载)

书籍内容:

劈拳 pi

劈拳是以左右劈掌有些地区用劈拳)和左右步轮流交换进行的一种练习,拳势和顺严
谨.古拳谱中称劈拳为五拳之首,其形似斧,有劈物之意,它和后面的崩、钻、炮、横拳
合称五行拳,既是形意拳的基础拳套,又是形意拳的基本功。
一.预备式:
劈拳预备式就是三体式(图2DD5),做法同前。
二.劈拳左起式:
1.由三体式开始,左手下落变拳(随落随握拳),右手同时握拳,两拳心翻转向上
, 靠在肚脐两旁,两前臂紧抱腹部的两侧;眼看前方(图2-6)。
2.左脚向前垫步(长约一脚左右),脚尖外撇约定俗成45度,膝部微屈,重心移于
左腿,右脚不动,右腿后蹬,成似直非直状;同时左前臂外旋,左拳经胸前由下颏处向
前上方钻出,肘尖下垂,整个伸出的左臂要弯屈适度,不能挺直,左拳高与鼻平,右拳
不动;眼看左拳。(图2-7)。
要点:
1.身体方向不变,握拳时要卷紧,胸腔不可紧张,不可憋气;左手下落时要走圆弧
路线,由落而抽,不是直线抽回;两肩仍下垂,两臂紧靠两,两手变拳后要同时在腹前
翻转,不可有先后。
2.左拳前伸必须与垫步动作一致;在钻拳和垫步时,身体方向不变,后肩不可前扣
使两肩平行;左拳要 贴胸上提,到口前再用力向前钻出;同时腰要塌,头要顶。
三.劈拳右落式:
右脚尽力向前迈一步(抬脚不要过高效能,膝部微屈,左脚随之也向前跟进半步,
重心仍坐于左腿,同 时右前臂先向外旋,右拳经胸前由口前钻出,随即臂内旋,右拳变
掌向前劈打,掌心向前下方,肘部微屈;左拳随之向内翻转变掌下落于腹前,拇指紧靠
肚脐部位(与前左式三体式相同,惟步幅较小);眼看右掌食指(图2-8)。
要点:
右掌下劈要与右脚落协调一致;迈步时身体不可向上窜起,应保持平稳;身体及上
下肢动作要点与三体式相同,惟步幅略小。
四.劈拳右起式:
1.右掌下落变拳(随落随握拳),左手同时握拳,两拳心翻转向上,靠在肚脐两旁
,两前臂紧抱腹部两 侧;眼看前方(图2-9)。
2.右脚向前垫步,脚尖外撇约45度,膝部微屈;左脚不动,左腿后蹬,似直不直,
重心移于右腿;同时右拳经胸前由下颏处向前上方钻出,拳心斜向上方,并略向外翻,
小指向上翻转,肘尖下垂,右臂不要伸直,右拳高与鼻平;左拳不动;眼看右拳(图2-
10)。
要点:与前左式垫步完全相同,惟左右相反。
五.劈拳左落式:动作与要点均与图2-8说明相同,惟左右相反。
如继续前进练习,则仍垫左脚,进右步,劈右掌,成劈拳右落式;如此可以左右式
反复交替练习。
六.劈拳回身;
转身时需劈出左掌,然后左掌下落变拳,右掌也随之变拳,两拳心翻转向上,靠在
腹部两旁,左脚随即以脚跟为轴,脚尖里扣,身体随之向右后转180度,右脚脚尖为轴向
后扭直,脚跟略提起成右虚步式;眼看前方向(图2-12)。
要点:
转身时,身体不可忽高忽低或左右摇摆;扣左脚、落左手与转体要完整一致;眼神
随转体平视前方,不可低头弯腰;腰要塌住,头要上顶。
七.劈拳右起式:
右脚向前垫步,脚尖外撇,膝部微屈,左脚不动,左腿向后蹬,似直不直,重心移
于右腿;同时右拳经胸前由下颏处向前上方钻出,拳心斜向上方,小指向上翻转,肘尖
下垂,右臂不要促直,右拳高与鼻平,左拳不动:眼看右拳。
此后动作又可左右交替向起式的位置打回去,待劈出左掌之后再转身,转身动作和
要点说明与六式完全相同,惟方向相反。
八.劈拳收式:
1.打至起式位置,转过身来,垫右脚,钻右拳,再进左步,劈出左掌,右脚跟进半
步,成劈拳左落式。
2.左脚收回靠拢右脚跟,同时左臂屈回胸前;然后两臂轻缓垂于身体两侧,身体随
之轻缓站起,仍斜向前方。注意气向下沉,两肩放松;眼平视前方。
以上介绍的是活步(即跟步)劈拳的练法。初学阶段最好先练定步的打法,其动作
及要领与活步相同,惟落步时后脚向前跟步,定式步幅较大,与三体式大致相同。先练定
步劈拳,再练习跟步劈拳,更有利于初学者打好基础。

崩拳 ben

崩拳是左右拳轮换向前直打的练习方法。出拳时,既要求有速度、有力量,又要求保持
周身完整,与步法进退起落整齐合拍。步法则完全以直向前进,右脚尽力后蹬,再向前
跟步的单一形式,落脚后重心仍在右腿(有些地区采用两脚轮换直进的步法,即前脚垫
步,后脚前进,垫步脚再跟进)。身法要求屈膝蹲身,高矮一致。崩拳拳势刚烈,古拳
谱形容“崩拳似箭,有射物之意。”
一.预备式:完全与三体式相同(图2--13).
二.右崩拳:
1.由三体式开始,身体方向不变;两手变拳握,如螺旋形状,左拳眼向上,肘部微屈;
右拳源心翻转向上,右肘紧靠右腰部,前臂贴于腹部右侧;眼看左拳。(图2--14)
2.左脚尽力向前迈进一步,右脚随即向前跟步,重心仍坐于右腿,左脚跟与右脚踝骨相
对,距离约20DD30厘米;在进步的同时,右拳顺着左臂方向直向前打出,拳眼向上,
拳面微前倾;左拳收回停于腰部左侧(左肋下方),拳心向上,成右拳前伸,左腿在前
的拗步姿势;眼看右拳。(图2--15)
三.左崩拳:
左脚再继续尽力向前进步,右脚向前跟步(步法与右崩拳式同);同时左拳顺着右
臂方向直向前打出,拳心向右,右拳收回停于腰部右侧,拳心向上,成左拳、左腿在前
的顺步姿势;眼看左拳。(图2--16)
要点:左崩拳时,身体要保持向右半斜姿势;左肩不要太向前伸,两胯均略向后缩;其
他各部要求均与右崩拳式想同。
四.右崩拳:动作及要点均与(二)相同。
五.左崩拳:动作及要点均与(三)相同。
根据以上动作和要点,可以左右轮换向前直打,数量多少,要视场地条件而定,回身
式总待条出右拳后再转身。
六.崩拳回身:
1.打出右拳之后,(图2--17).左拳不动,右拳收至腹部右侧(拳心皆向上),左脚向回
扣(约90度),右脚以脚尖为轴随身体向右后转动扭直,眼看前方。(图2--18)
2.右拳经胸前靠近口部向前上方钻出,整个右臂要成一弧形,不能挺直,拳心斜向上,
并略外倾,小指向上拧劲;同时右腿屈膝上提,脚尖向右上斜勾;左腿屈,成左独立姿
势,眼看右拳。(图2--19).
3.上式不停,右脚用力向前横脚踩落,左脚随之向前跟步,脚跟离地,左膝抵住右膝膝
窝,成交叉坐盘歇步:同时左拳在落脚时,经胸前秘上顺右臂向前方变掌劈下,掌心向
前下方,右拳下落变掌收回腹前,拇指紧靠脐部,掌心向前看左掌食指。(图2--20)
要点:
1.左脚回扣、右拳收回与向右后转身是一连贯动作,前后衔接的停顿时间不要过长,转
身时避免低头弯腰。
2.右拳向上钻与右膝向上提,要动作一致。
3.右脚落地时要尽力向前横着踩出,两腿交叉务要靠紧,左掌前劈与右脚落地,须整齐
合一。
七.右崩拳:
两掌变拳握紧,右脚向前垫步,左脚再尽力向前上一步,右脚随之向前跟步,距离左
脚约20-30厘米;同时右拳直向前打出,左拳收回腰部左侧;动作要点均与前右崩拳打
法同。(图2--21)
如此左右崩拳交替向原来的位置打回,往返趟数不限,要根据个人体力掌握。最后打到
起式的位置(崩拳右式),再回身做收式动作。
八.崩拳收式:
1.向右回身,提右腿,劈掌等动作完全与(六)回身式、(七)崩拳右式相同,(图2-2
2,23,24,25).打成崩拳右式后,身体不动,右脚向后撤半步,左脚再撤至右脚后方,两
腿交叉,左脚顺,右脚横,左脚跟微离地面,仍成交叉半坐盘步;左脚后撤时,左拳也
同时向前打出,右拳收回腰部右侧,拳心向上;眼看左拳.(图2--26,27).
2.左臂屈肘经胸前下落,两手垂于身体两侧;同时右脚收回靠拢左脚(此时右脚仍要放成
45度);身体轻缓起立,保持向右半斜方向;两肩向下松沉;眼向前平视。
要点:退右脚时,两拳不动,注意右肩不可随着向后扭转,左脚向后撤,先用力及脚跟
触地,再提起脚跟(微离地面);两腿膝部要靠紧(左膝抵往右膝窝),左脚后撤与左
拳前打务要协调一致。

钻拳 Zhuan

钻拳的步法与活步劈拳完全相同;手法则是双手握拳轮换上钻,拳势比劈拳激烈,古拳
谱比喻“钻拳似电”。
一.预备式:同三体式动作。(图2--28)
二.右钻拳:
1.由三体式开始,左手握拳下落,经腹前翻转至拳心向上,再经胸前由口前向上钻出,
前臂外旋,拳外拧;右手同时拳,转为拳心向上,紧靠脐部右侧;左脚在左手钻出的同
时向前垫步,脚尖外撇,膝部略向前弓;眼左拳的小指。(图2--29)
2.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左腿;同时右拳经胸部由口前顺左
拳向上钻出,高与鼻尖平;左拳向内翻转(腕部向里扣)撤回腹前,拳心向下,拇指紧
靠脐部;眼看右拳的小指。(图2--30)
要点:垫左脚和钻左拳要动作;钻右拳和进右步也要一致,须做到手到脚停,整齐如一
;迈步时步子要大,脚跟先触地,避免抬脚过高。钻拳时力量要集中在拳的最前端,前
拳要与脚尖相对,鼻尖又和前拳相对,前拳、前脚尖、和鼻尖三点近似构成一直角三角
形;上钻的拳向外拧劲,下按的拳向内拧劲;肘要垂,肩要松,步要稳。
三.左钻拳:
右脚向前垫步,脚尖外撇,然后左脚再向前迈一大步,右脚随之再跟进半步,重心
坐于右腿;同时左拳翻转经胸部由嘴前顺右拳向上钻出(拳心向上),高与鼻尖平,右
拳向内翻转(腕部向里扣),撤回腹前,拳心向下,拇指紧靠脐部;眼看左拳的小指。

(图2--31,32)
要点:完全与右钻拳相同,惟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式反复交替练习,次数多少根据场地
条件而定。
四.钻拳回身:
1.钻出左拳之后(左拳左脚在前,以左脚跟为轴,脚尖里扣,身体随之缶右后方扭转(
同劈拳回身),两臂保持原状随身体右后转180度,右脚在转体过程中,相应以脚尖为轴
扭正;然后,右脚垫示,脚尖外撇,右拳经胸部由口前顺左拳向上钻出(拳心向上),
左拳向内翻转(腕部向里扣)撤回腹前,拳心向下,拇指紧靠脐部;眼看右拳的小指。
(图2--33,34)
2.此式不停,再进左脚钻出左拳。如此再向原来方向打回,往返趟数不限,根据个人体
力掌握。
要点:回身时,眼要看着左拳,两臂要随着身体转动,不可松劲,身体约转到90度时再
扭或脚;头要顶,腰要塌。
五.钻拳收式:
往返打到起式位置,做钻拳回身式,并打成左钻拳式停住,随后,左臂由上屈回经胸前
下落,两手垂于身体两侧;同时左脚收回,靠拢右脚,身体站起,上体仍成向右半斜姿
势,两肩向下松沉,呼吸要平稳;眼向前平视

炮拳 pao

炮拳是沿着波浪形曲线,左右斜向前进的。步法除垫步、上步、跟步之外,还包含有提
步;手法是两手握拳,一架一冲,左右反复轮换;身体则是采用半斜面的拗步式。拳式
比较激烈、活泼。
一.预备式:与三体式动作相同。(图2--35)
二.右炮拳:
1.左脚向前直进半步,同时左掌向外扭转,掌心斜向右上方,掌指向前;右掌前伸与左
掌心斜相对,随即左脚蹬地,右脚尽力前进一步(身体不可高起),屈膝半蹲,左脚随
之跟进,悬空靠在右脚里侧踝关节处;两掌在右脚 进步的同时变拳撤回,靠紧腹部两侧
,拳心均向上;眼平看前方。(图2--36,37)
2.左脚向左前方斜理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同是左拳经胸前、面前
向上钻翻,由拳心向里转为拳心向外,停于头部左额角旁(拳心朝前),右拳由腰部顺
左脚前进方向向前打出差的眼朝上,肘部微屈,拳高与心口齐;眼看右拳。(图2--38)
要点:
1.左脚向前直进和右手前伸要同时,右脚落地与两拳回撤也要一致,以上动作必须整齐
如一。
2.右拳前打和左脚前进散地要一致;左拳上起进,要随着身体的转动先顺着胸部钻过鼻
尖,然后再向上翻转,切不要横着直接向上架;架拳勿过高,两肩概要 平并向下松沉。

三.左炮拳:
1.左脚向前进半步,屈膝半蹲,右脚跟进,悬靠在左脚内侧踝关节处;同时左拳由前向
下落,与右拳相齐后同时撤回,紧靠腹部两旁,拳心均向上;眼平看右前方。(图2--39
)
2.右脚向右前方斜进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左腿;同时右拳经胸前、面前
向上钻翻,停于头部右额角旁(拳心向前);左拳由腰部顺右脚是方向向前打出,拳眼
向上,肘部微屈,拳高与心口齐;眼看左拳。
(图2--40)
要点:与右炮拳完全相同,惟左右相反。
四.右炮拳:
1.右脚向前进半步,屈膝半蹲,左脚再跟进提起,悬靠在右腿内侧踝关节处;同时右拳
向下落,与左拳相齐后同时撤回,紧靠腹部两旁,拳心均向上;眼平看左前方。
2.再进左脚打右拳。这样左右交替进行练习,次数多少,根据场地条件而定。
五.炮拳回身:
1.打出左炮拳之后(如图2--40),稍停,以左脚掌为轴,身体速向左后转;右脚随着转体
方向落在左脚旁边,左脚随即提起紧靠右脚内侧踝关节处;同时右拳由前落下,与左拳
一起撤到腹部两旁,拳主均向上;眼平看左前方。(图2--41)
2.上式略停,再向左前方进左脚打右拳,成右炮拳姿势,(图2--42)然后再垫左脚,进右
脚打左拳,成左炮拳式。(图2--43,44)
如此再向原来路线打回,动作与前式相同,惟进行方向相反,往返趟数根据个人体力而
定。
六.炮拳收式:
打到原来起式的一端,打出左炮拳之后,做炮拳回身式,再打出右炮拳式,稍停,两拳
由胸前下落,垂于身体两侧,同时左脚撤回靠拢右脚,成立正还原姿势,眼平视前方。

横拳 hen

横拳运动路线也是沿波浪形曲线斜向前进的,但它在垫步和转身以后,皆不做提步;拳
打出以后,既要有向前冲的力量,又要有向横拨的力量;准左手式坚韧含蓄,毫不松劲

一.预备式:
起式方法完全同三体式。(图2--45)
二.右横拳:
两掌变拳握紧,然后左脚向是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中发进半步,重心仍坐于右腿;同
时右拳经胸前拧着劲由左臂肘部下方向前冲出,拳心转向上,高与口齐,肘部微屈,右
臂成弧形,左拳随上体左转, 右肘下方,拳心向下;眼看右拳。(图2--46)
要点:右拳向前伸出时,拳心要向上、向外翻转,左臂要向里、向下扣劲,两臂如同拧
绳一样,不要有丝毫松懈。右拳既要有冲的力量,又要含着向右横的劲,但过分显露于
我;两胯要缩,两膝要扣,头要顶,肩要松,右肩要向前顺,身体要稳。
三.左横拳:左脚向地步,右脚随之经经左脚里侧(不停)向右前方迈一大步,左脚再向
前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左腿;同地左拳拧着劲由右臂肘下向前冲出,拳心转向上,高与
口齐,肘部佩屈,左臂成弧形,右拳随上体右转撤至左肘下方,拳心向下;眼看左拳。
(图2--47)
要点:左脚垫步时,脚尖不要外撇,右脚进步要大,但必须经过左脚里侧走一弧形路线
;进步时身体不要向上窜起,应保持平稳;其他要点与右横拳相同。
四.右横拳:
右脚向前垫半步,左脚随之经右脚里侧向左前方迈一大步,右脚再向前跟半步,重心坐
于右腿;同时右拳经胸前拧着劲由左肘下方向前 心转向上,高与口齐;同时左拳撤至右
肘部下方。其他各部要求皆同前之右横拳式。
这样左右式反复 交替练习,次数多少,视场地条件而定。
五.横拳回身:
打出左横拳(右脚左拳在前)之后,稍停,以左脚掌为轴,身体向左后转,右脚随即转
向左脚前侧扣步落地,(图2--48).左脚随即提起顺着右脚里侧向左前方迈一大步,右脚
随之跟时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同时右拳在身体转动时,经胸前由左肘下方向前冲出,
左拳随上体左转撤至右肘下方,拳心向下;眼看右拳。(图2--49)
要点:左后转身时,身体不要散乱,两臂要随之扭转(右臂外旋,左臂内旋,互相拧着
劲);右脚扣步不要太大,身体要稳定、灵活,速度要快。
这样依原来路线打回去,(图2--50).动作与前相同,惟行进方向相反。往返趟数根据个
人体力而定。
六.横拳收式:
打到原来起式的一端,待打出左拳(左拳右腿在前)之后,做横拳回身收式(图2--51)再
打出右拳,稍停,两拳由胸前下落,垂于身体两侧;同时左脚撤回靠拢右脚,成立正姿
势;眼平看前方。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形意五行拳分解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