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之战秘闻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7mb。
书籍内容:

中苏之战秘闻
(1)“克格勃”分子的渗透阴谋
1962年4月初的一天,中国新疆乌鲁木
齐,春风吹拂着坚硬的冻土,路边厚厚的积雪
已开始融化,白杨树鹅黄色的嫩芽挂满枝头,
草地上出现了一层淡淡的翠绿。
天刚蒙蒙亮,乌鲁木齐军区大院里一片静
寂,正在值班室值班的军区保卫部保卫科长岳
耀礼,听到办公大楼外边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汽
车喇叭声,他跑出门去,见大门口停了一辆吉
普车。
“一大早这是上哪去?”他问司机。
“这是祖龙泰耶夫副参谋长要的车,到伊
犁去有紧急任务。”
正在他们说话的时候,祖龙泰耶夫手提皮
箱,匆匆从办公楼里走了出来。
岳科长忙迎了上去:“首长,您一个人到伊
梨去?”
“怎么,不行吗?”
“不,不……我是怕首长路上不安全,要不
要派个警卫?”
“那就不必了?”祖龙泰耶夫冷冷地说。
汽车加大油门,驶出了军区大院,岳科长
望着汽车背影陷入了沉思。
祖龙泰耶夫,俄罗斯族人,中等个,高鼻方
脸,一头金黄的鬈发,脸上总是红光满面。他靠
在汽车椅背上,半闭着眼睛,一束轻柔的阳光
照在他的脸上。他双肩上的少将军衔被映得闪
闪发光。他一会儿抬头瞅瞅车外,一会儿又催
促司机快开,情绪显得焦躁不安。
1944年9月,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
三个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武装暴动,完
全占领了上述三个地区,并成立了新疆民族
军,史称“三区革命”。祖龙泰耶夫是早期的民
族军成员。
1949年8月,党中央邀请民族军总司令
依斯哈克伯克、第一副司令达里力汗、苏克尔
巴也夫等人参加全国新政治协商会议,8月22
日乘飞机经苏联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
全部遇难。1949年12月,民族军改编为中国
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祖龙泰耶夫成为中国人民
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
这时,公路上有一辆吉普车迎面驶来,祖
龙泰耶夫看清了是一辆军车,他命令司机把车
停下,汽车吱的一声停下了,对面那辆军车也
停下。祖龙泰耶夫跳下车朝那辆车走了过去,
从对面车上下来的是伊犁军分区司令员马尔
国夫,少将军衔,也是俄罗斯族人。两人先是握
手,也许双方都感到还不够挚热,于是又紧紧
拥抱在一起……。
“司令,我们今天到哪儿去?”
“去裕民县,我已经和苏侨协会说好了。”
两辆吉昔车,一前一后朝裕民县驶去,沿
途一眼望去,人烟稀少,草原上的雪还没有融
化,仍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牧人赶着羊群在放
牧。
汽车驶进了一个村子,“边防军首长来
了!”人们从家里跑了出来,有人弹起了六弦
琴,有人拉响了“巴扬”。
“大家跳吧、唱吧,尽情地欢乐吧!”祖龙泰
耶夫高叫着跳起了俄罗斯骑兵舞……。
“呵……呵……呵……哎……哎……”人
们随着他的舞步的节奏,一阵又一阵地欢呼起
来。接着,马尔国夫也参加了跳舞的行列,他一
边跳,一边摘下军帽扔到空中,双脚用力朝前
踢着,发出“嗒嗒”的响声……
舞会结束了,祖龙泰耶夫和马尔国夫并没
有想离去的意思,他俩从汽车里拿出了白酒和
羊肉,牧人们又一次欢呼起来,特别是酒在当
时可是难以看到的好东西。牧民们从家里拿来
了仅有的烤饼和奶酪,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喝
酒,边拉家常,说来说去,说得最多的还是想吃
饱肚子。
祖龙泰耶夫见时机到了,便向马尔国夫使
了个眼色。
马尔国夫站起来向人群扫了一眼,没有发
现有党政机关的干部,便低声说道:“大家不是
想吃饱饭吗?我倒是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什么办法……快说呀……”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说什么的都有。
“现在只有一条路,上苏联去!”
人群一下子炸了窝,有人说:“上苏联,那
不是叛国吗?”
“怕什么,中国是社会主义,人家苏联不也
是社会主义,人家还是老大哥吗!”
“别的倒不怕,就怕人家不要咱!”
祖龙泰耶夫一本正经地说:“谁愿意到苏
联去,可以到苏侨协会去领侨民证,有了苏侨
证就是苏联公民了,上苏联去就是合法的了。”
于是,人群一哄而散,去领苏侨证。
就这样他们两人以深入牧区为名,走村串
户做了大量的煽动工作,加之一大批“克格勃”
分子,又以探亲访友,贸易谈判为由渗入中国
境内,大肆活动,便秘密铸成了一个巨大的阴
谋。
(2)震惊世界的中国新疆六万人大逃亡
1962年4月22日,“伊塔反革命暴乱事
件”几乎在没有任何先兆,猝不及防的情况下
突然爆发了。
离伊宁市不远的霍尔果斯口岸,是中苏边
境一条重要的开放通道。霍尔果斯山口的下面
是一条峡谷,在多雨的季节里,它就变成了一
条波涛翻滚的河流,在两个山口之间,有一座
水泥桥,桥的中央有一个红点,这是中苏两国
的分界点,北方为苏联,南方为中国。在中苏关
系恶化之前,霍尔果斯口岸有定时的中苏国际
公共汽车对开。1960年之后,在中苏关系紧张
的情况下,双方对开的公共汽车明显地减少
了。
4月22日凌晨,数十名拎着行李,拖儿带
女的边民,来到霍尔果斯口岸,要求乘坐国际
公共汽车到苏联去,一名边防检查站的值班人
员说:“今天没有去苏联的公共汽车。”他的话
音未落,立刻招来一片叫骂声,值班人员和边
防战士无论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这时,要求
过境的人已经达到数百人,可是公路上仍有人
流源源不断地涌来,这些人的手里拿着清一色
的苏侨证,嘴里喊着:“我们要回老家去!”“我
们要去苏联!”
“你们这是从哪里弄来的证件?”当边防检
查人员正在查询证件时,又有数干人赶到了霍
尔果斯,口号声、叫骂声、争吵声响成一片……
值班人员急中生智提出马上打电话,请求
州委派车,过了一会电话打通了,州委有关领
导的答复是,等研究研究再说吧。可见包括州
委领导在内也没有估计到事态的严重。
当边民们听到州委领导的意见后,有人煽
动:“走呀,找那些汉人头头要车去!”一股人流
又掉头向伊宁市涌去。
就在州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苏之战秘闻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