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开国谋士群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9mb。
书籍内容:
《大汉开国谋士群》作者:梁由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萧何
一、千古良相
二、攀龙附凤
三、深谋远虑
四、成也萧何:关于韩信(上)
五、韩信将兵:关于韩信(中)
六、败也萧何:关于韩信(下)
七、伴君如伴虎
八、萧规曹随
第二章 张良
一、帝者师
二、博浪椎与圯上老人
三、风云际会
四、鸿门宴
五、运筹帷幄
六、定国安邦
七、功成身退
八、黄老学说与汉初政治
第三章 陈平
一、一个足智多谋的大帅哥之非凡人生
二、女子
三、主子
四、点子
五、左右逢源
六、三朝元老
第四章 郦食其
一.郦生其人
二.高阳酒徒
三.汉室英烈
四.田横五百士
五.大汉开国群英榜
第五章 随何
一.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二.众王的末日(上)
三.众王的末日(下)
第六章 陆贾
一、随陆无武
二、两使南越
三、逆取顺守,长治久安
四、协和文武,将相安刘
秦末汉初大事年表
主要参引书目
后记
前言
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繁荣昌盛、空前强大的大秦帝国。他自号始皇帝,不仅自己踌躇满志,为所欲为,焚书坑儒,穷奢极欲,而且梦想子孙后代能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二世而亡,霸业成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继之而立的,是匹夫刘邦。
汉高祖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君主。而他在不少人心目中的印象只是个“好酒及色”的流氓无赖。这个昔日的泗水亭长居然成为祖龙秦始皇的继承人,确实让人大跌眼镜。
战胜项羽、天下大定后,刘邦与文武百官在洛阳南宫置酒高会,畅谈刘项得失天下的缘由。高起、王陵等人先后发言,一二三四五六七说了一大堆。刘邦认为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他以权威口吻作总结性报告,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当然是不错的。不过窃以为还应该补上一句才算周全:得人才者得天下。
孙子说:上兵伐谋。又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事所必至,理有固然。由此看来,刘邦之所以笑到了最后,决不是偶然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刘邦列举的兴汉三杰依次是:张良、萧何、韩信。其中的张良、萧何,是辅佐他夺取天下、巩固政权的主要谋士。至于韩信,则是在楚汉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一位军事统帅;而韩信的发迹成功与生死败亡,又与萧相国有着密不可分的种种瓜葛,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之谓也。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得谋士者得天下”,恐怕也差之不远。
谋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把他们当中若干具有代表性、富于传奇色彩的出色人物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相信是一项很有意义、也颇具兴味的工作。
《大汉开国谋士群》是本人《谋士群研究》系列的第一部。时间主要界定在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至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这段为期约30年的历史,风起云涌,人才辈出,威武雄壮,可歌可泣,值得大书特书。
人物则将集中介绍评述萧何、张良、陈平、郦食其、随和、陆贾这6位在西汉开国和巩固政权过程中功劳最大、贡献最多、也最具各自特色的谋士。涉及的人物则几乎包括了秦末汉初主要的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在某种意义上,将《大汉开国谋士群》看作一部视角独特的楚汉战争或者西汉开国简史,也未尝不可。
第一章 萧何
一.千古良相
自秦迄今,历两千年。中华盛世,首推汉唐;千古良相,必称萧曹。
诸葛亮应该算是最富盛名的贤相了。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结尾这样评论传主:“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诗圣杜甫在缅怀诸葛亮的《咏怀古迹之五》一诗中赞叹道:“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两个有代表性的学者和文士,相隔数百年,却不约而同地拿萧相国作为良相的标高。
萧何是西汉王朝的开国丞相。在夺取江山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他一直是是兴汉集团的核心成员,是刘邦的重要谋士和左右手,对这个集团的形成、发展、壮大和最后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建立了丰功伟绩。
刘邦率军占领秦都咸阳后,将官们都忙于抢夺金银财宝,及时享乐。只有萧何与众不同。他单独首先收取“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由此掌握了全国的地形、户口、物产等情况,为此后持续数年的长期消耗性战争早早盘下了定海神针,表现出过人的眼力。
项羽违背义帝原约,将刘邦的封地由关中改为偏远的汉中和巴蜀。刘邦和手下的将领们都非常生气,不愿前往汉中,群情激愤,楚汉战争一触即发。萧何极力说服刘邦认清敌强我弱的现实,不宜轻举妄动,先作战略退却,收回拳头,保存实力,积聚力量,伺机而动。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着。孙子曰:“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自是不刊之论。
“还定三秦”后的整个楚汉战争期间,萧何留镇关中,固守根本,建设了巩固的根据地并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源源不断地以大量兵员和物资支援前线,使屡败屡战的刘邦从无匮乏之感,总能够咸鱼翻生卷土从来,最后终于反败为胜。
大汉帝国建立后,萧何在刘邦“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法,制定了汉法九章,统一了全国律令。他还协助刘邦,通过减少赋税、复员兵卒、释放奴婢、发展生产等政策措施,使饱受苛酷秦政和长期战争摧残的士民喘了一口气,得以休养生息。社会逐渐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为日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政策和物资基础。
萧何很有知人之明。在刘邦势力还比较微弱的时候,他全力举荐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韩信出任汉军主将。这也许可以视为汉楚双方成败兴衰的关键。后来,他又协助吕后诱杀韩信,以致后人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汉开国谋士群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