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副产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文明是副产品

郑也夫 著

中信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 外婚制的起源
一、跨世纪学案
二、群婚与一夫一妻制的古典争论
三、灵长目的体征与婚配方式
四、走向一夫一妻制的原因
五、置身族群中的一夫一妻家庭
六、外婚制解释之一:抢婚
七、外婚制解释之二:体质
八、外婚制解释之三:性倾向
九、外婚制解释之四:保护内部秩序
十、性倾向与法律
十一、违规者
十二、目的与副产品
第二章 农业的起源
一、农业起源,文明之天问
二、难与采集说再见
三、起源方法论
四、定居与人口增长
五、天赐圣米
六、相互驯化
七、阶级、市场与宗教
八、粟与稻
第三章 文字的起源
一、两千年定义之争
二、陶符不是文字
三、泥筹与泥版
四、贞人与甲骨文
五、象形文字与声借
六、字母诞生的历史
七、汉字演绎的过程
八、论辩与文字
第四章 造纸术的起源
一、蔡伦传与纸的定义
二、蔡伦之前的“纸”字
三、蔡伦之前的纸张
四、漂絮说的重新解释
五、语言学与树皮布
六、人类学与树皮布
七、树皮布与蔡伦
第五章 雕版印刷的起源
一、印章
二、石刻
三、佛印
四、谁先
五、冯道与监本
第六章 活字印刷的发明
一、中国:被边缘化的活字发明
二、韩国:印汉字不走雕版路
三、传入还是字母使然
四、铅字支配印刷世界
五、王权与市场
第七章 文明与副产品
一、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之异同
二、产生文化变异的温床
三、目的论与副产品
后记
参考书目
版权页
第一章 外婚制的起源
一、跨世纪学案
无论是对理解近代社会结构,还是人类生活方式而言,外婚制似乎都无关宏旨。然而正是围绕外婚制何以产生的争论,持续了一个半世纪,席卷了众多大牌学者,蔚为壮观。以下是这一争论的主要参与者。
麦克伦南(1827—1881),代表作《原始婚姻》(1856)。1876年《古代史研究,其中包括〈原始婚姻〉的再版》出版,书中首创“外婚制”一词。
摩尔根(1818—1881),代表作《古代社会》(1877)。
恩格斯(1820—1895),相关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1891年修订版问世。
涂尔干(1858—1917),相关著作《乱伦禁忌及其起源》(1898)。
韦斯特马克(1862—1939),代表作《人类婚姻史》出版于1891年,以后三十年间不断增添修订,第五版1922年出版。
弗洛伊德(1856—1939),相关著作《图腾与禁忌》(1913)。
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相关著作《两性社会学》(1927)。
霭理士(1859—1939),《性心理学》(1933)。
列维–斯特劳斯(1908—2009),1956年发表论文《家庭》,1983年发表论文《论近亲通婚》。
除此,巴霍芬(1815—1887)、斯宾塞(1820—1903)、泰勒(1832—1917),高尔顿(1822—1911)、弗雷泽(1854—1941),乃至费孝通(1910—2005)都涉足外婚制的讨论。这一思想阵仗的级别已无需赘言。
为什么众多的大牌思想家会旷日持久地卷入这样一场争论?笔者以为,首先是因为外婚制乃至与其互为表里的乱伦禁忌,是人类第一项制度安排。理解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制度的由来。人类的第一项制度是针对两性与婚姻,是理所当然的。食和性从来就是动物生存中最基本的需求。食物可以独自获得,不经历分配。性则一定会涉及成员和群体。人类与动物的不同是我们将习惯发展成制度。其二,多种学科中的知识——历史文献记载,人类学理论,现存原始部落的实地考察,生物进化论思想,灵长类动物研究,都可以在这一争论中派上用场。故它可以吸引多学科的成员登场,并可望诱发参与者拣选新工具面对老问题。其三,难有定论导致这场争论持久不衰。这制度形成于史前,即人类文字记载之前,消融在其后的制度和文化中,故鲜有可以坐实一种论断的扎实凭据。
明知前辈大师穷尽才智难有定论,为什么笔者还要涉足?本书将兼顾人类文明史与探讨文明起源的思想史。而本章的重点是后者。于文明史范畴中探讨外婚制是前辈思想家的鹄的。因此他们给了我们另一个范畴——思想史,即他们讨论外婚制所呈现的思想轨迹与方法论。在对远古制度安排的讨论中,我们极难证实某个说法,却可能推翻某个论断,进而反思因何误入歧途。既有价值,亦含趣味。
二、群婚与一夫一妻制的古典争论
本文的核心议题是外婚制。但以下四节要讨论的是群婚和一夫一妻制。首先,是因为它们关乎外婚与内婚的前身或平台,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育和展开的。第二,因为外婚制问题的开启者们麦克伦南、摩尔根、恩格斯的论述,大多是从主要几种的婚配制度——乱交、一夫多妻、一夫一妻,说到内婚外婚的。第三,由于恩格斯的相关论述在中国社会中无与伦比的普及,群婚是人类最初的婚姻形式,几乎成为国人的常识。而恩格斯的论述中不乏谬误。
麦克伦南和摩尔根都认为,人类最早的家族前有一个“杂交的男女关系阶段”,即今人说的群婚。经恩格斯的光大,无疑是摩尔根的说法更为国人熟悉。他说:
这种男女杂交的状况,表示在野蛮阶段中可能想象的最低状态——它代表人类进步阶梯的最下阶段。……杂交可从理论上推论出来作为血缘家族的一种必要的先行存在的社会状态;但是,这种事实已隐蔽于人类的远古迷雾之中,而为实证的知识所能达到的范围以外了。(摩尔根,1877,874,877)[1]
韦斯特马克在其初版的《人类婚育史》(1891)中,对“杂交阶段说”做出全面的批判。恩格斯读后,在1891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修订版中予以批驳。在初版与修订版的间隔中,阅读对手、予以驳斥,是这场大争论的普遍特征,为后人留下了他们的交锋论辩。韦斯特马克则在自己加工了三十年的《人类婚育史》中,花费了二百页的篇幅,从各民族乱交生活、婚前不贞、初夜权、卖淫与借妻、亲属称谓、母权、远古时是否存在男性嫉妒等七个方面反驳乱交的普遍存在。韦斯特马克说:
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自太古时代便已存在,很可能早就存在于我们人类以前的动物祖先之中,这是因为年幼 ............

书籍插图:
书籍《文明是副产品》 - 插图1
书籍《文明是副产品》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明是副产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