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走进果园 - 〔波斯〕鲁米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在春天走进果园来,让我们谈谈灵魂〔波斯〕鲁米梁永安 译让自己虚空,好能像芦笛一样吹奏出妙韵。让自己虚空,好能像芦笔一样书写出奥秘。
导读 第三只眼看世界 鲁米是一位距今很遥远的诗人。中国的汉语读者对他有些陌生,但是在西方,鲁米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一本收录了他代表作的英译诗集在美国销量达到50万册。他的诗歌被重新谱曲并演唱,进入音乐排行榜。有人把他的诗作在美国的复活与纪伯伦的重新被发现相提并论。2007年适逢鲁米诞辰八百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07年为鲁米年。在中国西部穆斯林古老的经堂教育中,鲁米的波斯诗歌一直被作为经典,在流水的光阴里,被无数的学者一咏三叹地反复吟唱。而在内地的汉语读者群里鲁米才刚刚走进人们的视野。鲁米的全名是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莫拉维是鲁米的追随者出于对老师的爱戴而加上的尊称,意思是“我们的主人啊”,类似“夫子”的意思。贾拉鲁丁才是他的本名,鲁米则是阿拉伯语对东罗马地区的称呼,因为贾拉鲁丁长期生活在旧属东罗马境内的科尼亚(今土耳其科尼亚)。就像中国文化中以籍贯乡望来代指人一样,柳宗元就成了柳河东了。而西方世界则习惯叫鲁米,鲁米成了贾拉鲁丁的通称。鲁米在1207年出生在呼罗珊的巴尔赫(今阿富汗境内),父亲白哈文丁·乌拉德是一位苏菲长老,1219年蒙古大军入侵巴尔赫的时候,白哈文丁举家向西迁徙到科尼亚。24岁那年,鲁米的父亲去世,他继承父亲成了苏菲长老。据说他曾拜会过驰名东西方世界的苏菲理论家伊本·阿拉比。鲁米成了当时闻名遐迩的苏菲学者。鲁米生命的转机发生在他40岁那年,据说正在他向学生讲授苏菲学理的课堂上,突然有一个蓬头垢面的游方苏菲破门而入,一把抱起鲁米,大叫道:我来了,那么你呢?刹那间,鲁米身体似乎有电流穿过,他抱着课堂中间的柱子开始翩然起舞,据说这就是苏菲旋转舞的来源。此后鲁米如痴如醉,和这位名叫舍姆斯的苏菲形影不离。终被鲁米的弟子猜忌、妒恨,舍姆斯不辞而别。鲁米陷入了长久的痛苦与玄思中,这时候他的灵性语言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这时期写作的诗歌被命名为《舍姆斯集》。如果说遇到舍姆斯之前,鲁米还只是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苏菲理论家,那么遇到舍姆斯,鲁米瞬间证悟。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扎库布的金匠走进了鲁米的生命,他一度成为鲁米最亲近的知己。我们发现,多么声名遐迩的学者大师都无法和鲁米对话,却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目不识丁的金匠能和鲁米直面交流。这其中已经是“目击而道存”的妙境。这位金匠陪伴鲁米十年之后去世。晚年的鲁米和名叫霍萨姆丁的苏菲引为莫逆。他曾说“舍姆斯是太阳,扎库布是月亮,霍萨姆丁是星星,他们都能指引路人。”后来鲁米明白:不管是他苦苦寻找的舍姆斯、还是沉默的金匠扎库布还是陪伴他晚年的霍萨姆丁,他们都是一个人,不都是我自己吗?从此,鲁米再无留恋和牵挂。1260年,鲁米开始创作他的集大成的鸿篇巨制《玛斯纳维》,这部巨著包含了鲁米对生命的所有体悟和对苏菲修行的所有理解。后人把它形容为汪洋的大海,被公誉为“波斯语的《古兰经》”。伊斯兰历史上,只有三本书被授予了“沙里夫”(尊贵的)这个称号:第一本是《布哈里圣训集》、第二本是穆圣的生平传记《希发》、第三本则是《玛斯纳维》。这种殊荣,是震动和惊喜的。鲁米在1273年,在科尼亚归真离世。送葬那天,科尼亚全城哭声震天,很多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琐罗亚斯特教徒在当天便加入了伊斯兰教。可见鲁米的大德感召。此后鲁米的苏菲道团被人称作“莫拉维耶”,享誉世界。贯穿着鲁米的生平,苏菲是最重要的关键词。那么苏菲到底是什么?苏菲被认为是伊斯兰教里的密教,学界常常称为苏菲派,其实苏菲并非一个教派,尽管在苏菲发展过程中常常以制度化的道团出现。苏菲一词的意思,有人解释为羊毛,说早期苏菲行者穿着羊毛粗衣,有人解释为穆圣时代虔敬的凉棚居士,更有人认为这一词来自希腊语,是智慧。不管是布褐粗衣、凉棚静坐还是智慧无碍,都是苏菲的一种外在形式。苏菲自己认为苏菲是一种清澈的至善。苏菲的修持被称为“泰算悟夫”,最伟大的苏菲圣哲穆乎印迪尼·阿布杜·嘎迪尔·哲俩尼将“泰算悟夫”这四个阿拉伯语字母分别解释为:泰,是忏悔,算,是纯洁,悟,是临近,夫,是寂灭。这种解释,基本把苏菲的修持和层次一言以蔽之。苏菲不同于伊斯兰显教所展现出来的面貌,苏菲是一种深刻的密教体验。所谓密教,是一种私密的精神教训,注重观照内省,传心不传口,直问本心,恰如鲁米的诗歌所言“用第三只眼看世界”。颇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感觉。这种打破事物表象,冲击外在常规的方式看上去似乎与伊斯兰显教传统不相融合,其实苏菲的精神源头是直接继承穆圣的。正如一段著名的圣训所言:“教乘是我所言,道乘是我所行,真乘是我的机密”,苏菲是扶着教乘的岸,在道乘的河流里澡浴。没有下过这条道乘之河的人自然只能说岸上言。正因为苏菲这种不执著于表象的教,而直究内在的道,所以苏菲能和其他异教倾谈甚欢,有些苏菲导师的门下有穆斯林、也有基督徒甚至有瑜伽士,这种开放和包容十分罕见。鲁米的诗中常常出现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意象,这些在鲁米眼中无非是玩具一样,借来说自己的事。苏菲认为万物都是真主之光的外在显现,所以对待世界全部是爱,爱,是苏菲的立基之根。也是鲁米诗歌的全部精髓。苏菲要求脱下窠臼,返回本真。如同穆圣所言:“死之前学死”,这种伟大的生死观,让苏菲当下放弃,时刻临近死亡,学习死亡,以归回真主。所以苏菲终其一生所做的一件事就是“化己归真”。化己归真的前提是认识自己,其实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化己。如穆圣另一段的圣训所言:“认己明时认主明。”苏菲和伊斯兰显教的途径不一样,显教教授先要认识真主,而苏菲首先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要剥下杂质、伪善、私心、名相,甚至连自己都不要了,就像一位中国的苏菲行者曾说“一剑自刎在真主门前。”完全放弃自己,重新观照,全然托靠真主。正是这种击穿表象,一意清澈,苏菲和音乐、舞蹈、诗歌、绘画这些绝妙的艺术有天然的通感。无论是你在埃及或土耳其舞蹈里看到的翩翩起舞的旋转舞者,还是在《我的名字叫红》里提到的细密画都和苏菲有关。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借道的,鲁米从自 ............

书籍插图:
书籍《在春天走进果园 - 〔波斯〕鲁米》 - 插图1
书籍《在春天走进果园 - 〔波斯〕鲁米》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在春天走进果园 - 〔波斯〕鲁米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