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金融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7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千年金融史

——金融如何塑造文明,从5000年前到21世纪

[美] 威廉·戈兹曼 著

张亚光 熊金武 译

中信出版社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导论
第一部分 从楔形文字到古典文明
第1章 城市、语言、法律、合同和数学:金融与文字
第2章 居民、契约和利息:金融与城市化
第3章 从苏美尔到美索不达米亚:金融架构的出现
第4章 美索不达米亚的黄昏
第5章 雅典的金融
第6章 货币革命
第7章 罗马的金融
第二部分 中国的金融遗产
第8章 中国的第一次金融潮流
第9章 大一统与官僚体制
第10章 金融大分流
第三部分 欧洲大熔炉
第11章 圣殿与金融
第12章 威尼斯:人口年金、政治危机与权力手段
第13章 斐波那契与金融
第14章 不朽的债券
第15章 从游戏到科学:接近必然的可能性
第16章 “看不见的手”:如何调节和对抗市场
第17章 欧洲,股份有限公司
第18章 航海探险:从私人企业到国家工具
第19章 “杰出时代”
第20章 法国的泡沫
第21章 “按照霍伊尔所说”
第22章 始于荷兰:新的世界金融市场
第四部分 全球市场的出现
第23章 马克思和市场
第24章 中国的金融家
第25章 俄国熊
第26章 凯恩斯的救赎
第27章 新金融世界
第28章 再造未来
第29章 金融的未来何在
结论
注释
译后记
推荐序
改革开放近40年后,中国社会越来越“什么都要钱”,货币化交易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于深受“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这一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来说,“向钱看”可能让人难以自在。一切都变成了冷冰冰的货币交易关系,叫人怎么接受呢?可是,威廉·戈兹曼教授在《千年金融史》中告诉我们:货币化和广义金融化发展不仅没有让人类社会变坏,反而使人类变得越来越文明,催生了个人自由,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同时带来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如果把这本书的英文书名“Money changes everything”直译的话,那就是“货币改变一切”,也就是说,货币化并不可怕,因为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货币化不仅促进了人类的良性发展,而且还正面地改变了一切!
对于喜欢思考的读者而言,戈兹曼教授的这些结论其实不难理解,而且他会在这部著作的各个章节中通俗地讲解这些道理。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我们对信用卡和移动支付已经习以为常,走遍天下都不用担心是否带够了现金,有信用卡和手机就行。可是,不久前却不是这样。我出生于1962年,那时的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整个经济体制都反货币化,国家实行供给制,货币的流通性达到历史新低。那时我生活在湖南茶陵乡下,父亲作为生产大队干部,经常出差。但每次出差,他不是带上钱,更不可能带上信用卡或手机,而是带上几十斤米、几斤菜,还有被子、席子等。回头想想:当外出时必须自带粮菜、被子,而不是具有通货性质的货币,一个人怎么可能自由远行、远走高飞呢?由此看来,在一个不允许货币化的社会,人的生存会与具体的生活必需品捆绑在一起,而物品的重量及其易烂易损的性质使其流动性远低于货币,实质影响是限制了人的自由度,约束了每个人的选择空间,想要远走高飞也不太可能!相比之下,纯粹的货币,即钱,不仅仅是高流动性的价值载体,而且是“身份中性”、“地位中性”、非人格化的“通货”!货币不与具体的人捆绑在一起,这很关键:不管你是农民、地主、工人、资本家还是官员,一百块钱就是一百块钱,不会因你的身份而不同,也不能因为你的身份而不收!这就是为什么在全面货币化和“只讲钱”的社会里,人的自由度反而更高,社会阶层反倒不重要。
当然,上面谈到的只是货币化催生自由的一个视角。为了更详细更全面地认识这些道理,读者就得通读《千年金融史》。
我和戈兹曼教授已经认识三十余年。我们相识于1986年,那时我们一起在耶鲁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1990年读完博士后,我们先是分别去其他大学教书,后来又在1999年前后回到耶鲁一起共事。这些年里,我们不仅相互了解并成为好友,他也在职业上给了我多方面的影响,是他引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他的天赋和背景非凡。由于戈兹曼教授的父亲原来是耶鲁大学的考古与历史学教授,他就出生在耶鲁校园,从小受到耶鲁人文精神的熏陶。长大后他又在耶鲁读本科和博士,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于历史和人文的热衷。如今,他在主流金融学领域是世界著名的资深学者,影响力深远,在包括中国和世界多国的历史尤其金融史、艺术史方面,他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权威。他的办公室几乎就是一个艺术馆和金融博物馆,收藏品既有《管子》等经典著作,也有中国商周硬币、明代纸币以及其他国家不同时期的钱币、债券、股票、期权真品。《千年金融史》综合了他多年的收藏、思考和研究,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涯和人生阅历,也展现了他对于知识和学问的痴迷。这部著作没有一般金融书籍所惯有的数学模型和公式,而是以基于真实史料的历史故事为主,娓娓介绍货币和其他金融创新在世界不同地方是如何出现和发展的,又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货币化和金融化,认真阅读并领会这部著作的精华,其必要性和价值显而易见。
陈志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大学冯氏基金教授
2017年3月
前言
与其说《千年金融史》是一本为欧洲读者写的书,不如说是一本为中国读者写的书。中国在金融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中国对金融所做贡献的重要性并非广为人知。原因在于大多数金融史学家将注意力集中于他们专门研究的特定文明,跨越由语言、学术传统造成的不同界线会令他们感到不适。作为一名金融经济学家,我较少受到这种限制,能够进行综合论述,在世界金融史中给予中国合适的位置。本书通过东方与西方的交叉叙事,比较和对照两者金融演化的路径,分析通过丝绸之路构建起来的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中国的早期金融创新包括铸币、纸币、汇票、各种各样的纸质证券,甚至包括金融数学。这些金融技术在几个世纪之后才出现在欧洲。中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了许多其他的金融问题。例如,它通过组织设计、监 ............

书籍插图:
书籍《千年金融史》 - 插图1
书籍《千年金融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千年金融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