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情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9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人类的情感:认知与历史/(德)扬·普兰佩尔著;马百亮,夏凡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ISBN 978-7-208-16882-4
Ⅰ.①人… Ⅱ.①扬…②马…③夏… Ⅲ.①情感—历史—世界—研究 Ⅳ.①B842.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258412号
书  名:人类的情感:认知与历史
作  者:[德]扬·普兰佩尔
译  者:马百亮 夏凡
出品人:姚映然
责任编辑:周灵逸
转  码:欣博友
ISBN:978-7-208-16882-4 / K·3034
本书版权,为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所有,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进行编辑、翻印、仿制或节录。
豆瓣小站:世纪文景
新浪微博:@世纪文景
微信号:shijiwenjing2002
发邮件至wenjingduzhe@126.com订阅文景每月书情
Original title: GESCHICHTE UND GEFÜHL:
Grundlagen der Emotionsgeschichte
by Jan Plamper
Copyright © 2012 by SiedlerVerlag,
a division of Penguin Random House Verlagsgruppe GmbH, München
Chinese simplified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21 by Horizon Media Co., Ltd.,
A division of Shanghai Century Publishin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目 录
致谢
导言:历史与情感
第一章 情感史的历史
第二章 社会建构主义:人类学
第三章 普遍主义:生命科学
第四章 情感史的视角
结语
术语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出版说明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把由徐光启(1562—1633)为代表的回溯“汉学”、追求“西学”的学术思潮,看作中国近代思想的开端。正是以徐光启为首的一代人,立足中华文化,承续学术传统,致力中西交流,展开文明互鉴,在江南地区开创出思想文化的新局面,也遥遥开启了上海作为近现代东西交流、学术出版的中心地位。有鉴于此,我们秉持徐光启的精神遗产,继承和发扬其经世致用、开放交流的学术理念,创设“光启文景丛书”,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努力构筑优秀学术人才集聚的高地,思想自由交流碰撞的平台,展示当代学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大力引介高质量的世界学术精品,既在自身文化中汲取活力,又积极把自身文明带到世界前沿,以高水准的国际性成果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丛书推重“经世致用”,即是注重文化的学术性和实用性,既促进学术价值的彰显,又推动现实关怀的呈现。本丛书以学术为第一要义,所选著作务求思想深刻、视角新颖、学养深厚。同时也注重实用,收录学术性与普及性皆佳、研究性与教学性兼顾、传承性与创新性俱备的优秀著作。以此,关注并回应重要时代议题与思想命题,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与世界学术的交流对话中,努力打造和呈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及其话语体系,为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贡献绵薄之力。
丛书推动“东西交流”,即是注重文化的引入与输出,促进双向的碰撞与沟通,既借鉴西方文化,也传播中国声音,并希冀在交流中催生更绚烂的精神成果。丛书着力收录西方古今智慧经典和学术前沿成果,推动其在国内的译介与出版;同时也致力收录国内优秀专著,促进其影响力的提升,发挥更大的文化效用;此外,还将留意海内外学者具有学术性、思想性的随笔、讲演、访谈等的整理汇编,结集出版,建构思想操练和精神对话的空间。
我们深知,无论是推动文化的经世致用,还是促进思想的东西交流,本丛书所能贡献的仅为涓埃之力。但若能成为一脉细流,汇入中华文化发展与复兴的时代潮流,便正是秉承光启精神,不负历史使命之职。
丛书创建伊始,事务千头万绪,未来也任重道远。本丛书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宗教、民俗诸多人文学科,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通力合作。本丛书综合译、著、编于一体,也需要多方助力协调。总之,丛书的顺利推进绝非仅靠一己之力所能达成,实需相关机构、学者的鼎力襄助。谨此就教于大方之家,并预致诚挚的谢意。
清代学者阮元曾高度评价徐光启的贡献:“自利玛窦东来,得其天文数学之传者,光启为最深。……近今言甄明西学者,必称光启。”追慕先贤,知往鉴今,希望通过“光启文景丛书”的工作,搭建起东西文化会通的坚实平台,打造上海乃至当代中国学术高原的瞩目高峰,以学术的方式理解和阐释中国,阅读与走向世界。
“光启文景丛书”编委会
2017年8月1日
谨将此书献给柏林情感库
(Berlin Feel Tank)
图表目录
图1 约瑟夫·勒杜与通往恐惧的两条路径
图2 森政弘与“恐怖谷”
图3 带有铃铛和呼吸管的棺材
图4 愤怒的面部表情
图5 恐惧或恐慌的面部表情
图6 情感语言的类型总结
图7 卡尔·G.海德的“情感流动模型”
图8 悲伤、愤怒还是厌恶?请记下来!
图9 向测试对象展示的面部表情的照片
图10 故事中人物的面部表情
图11 暴露牙齿的行为被视为进化的残余
图12 在恐惧的影响下心率加快
图13 罗伯特·达吉恩的用于测定血压的脉搏描记器
图14 接吻测量仪
图15 菲尼亚斯·盖奇和他的铁棒
图16 铁棒在菲尼亚斯·盖奇头骨中的位置
图17 大脑区域(包括边缘系统)及其功能
图18 沙赫特-辛格的情感模型
图19 fMRI扫描仪的横截面
图20 一条死鲑鱼与有关情感的大脑活动?
图21 爱荷华博弈任务(IGT)实验
图22 BASIS词汇表
图23 罗吉尔·凡·德尔·维登,《下十字架》(1435—1438)
图24 艾滋病解放力量联盟(ACT UP)的海报
图25 哭泣的总统候选人?暴风雪中的埃德蒙·马斯基(1972年2月26日)
图26 哭 ............

书籍插图:
书籍《人类的情感》 - 插图1
书籍《人类的情感》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人类的情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