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0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英)伊莎贝拉·韦廉臣(Isabelle Williamson)著;刘惠琴,陈海涛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1
ISBN 978-7-101-13475-9
Ⅰ.中… Ⅱ.①伊…②刘…③陈… Ⅲ.游记-作品集-英国-近代 Ⅳ.I564.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31962号
书  名 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
著  者 〔英〕伊莎贝拉·韦廉臣(Isabelle Williamson)
译注者 刘惠琴 陈海涛
责任编辑 王 亮 贾雪飞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
版  次 2019年1月北京第1版
2019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880×1230毫米 1/32
印张 10⅞ 插页 2 字数 220千字
印  数 1-4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3475-9
定  价 48.00元
译者序言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我作为译者,自然认为是很有价值的,但愿读者也能有这样的感觉。
作为译者序言,有必要给读者汇报一下翻译本书的缘由。在烟台这座中国北方滨海城市生活的十多年间,形成一种习惯,抑或本能,很早就对她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对其波澜壮阔、甚至带有传奇色彩的开埠历史文化。有感于中文资料的匮乏,遂自十年前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有关烟台开埠早期的外文资料,希望能借助于一百多年前西方人的视野这块他山之石,还原当时的历史点滴。作为阶段性成果,自2006年开始,在齐鲁书社陆续出版了《图说烟台—1936—1937》《芝罘学校—1881—1951年之间的历史与回忆》《烟台一瞥—西方视野下的开埠烟台》和《烟台往事—来自异域的回忆》,以及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近代化进程中的微澜——传教士与开埠烟台》这五部译著。这是在工作之余,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的。虽然出版时间不同,但主题是一样的,都是西方视野下的烟台开埠早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也将其统称为“烟台开埠译丛”,并就此收笔。
也是由于这套“烟台开埠译丛”的缘由,我与海内外许多对烟台开埠历史有共同兴趣的朋友相熟悉。2016年的年底,我的老朋友,加拿大的Ian Grant先生,他是芝罘学校(Chefoo School)校友会北美分会的会长,介绍李昕先生与我相识。李昕先生出生于烟台,虽多年来一直在加拿大发展,因为出生地的关系,也是受Ian Grant先生的影响,对烟台开埠历史也很感兴趣,并且就建立芝罘学校博物馆事宜多年奔走呼号,桑梓之情可悯。2017年正月初三,在我简陋的办公室,我和来烟台探亲的李昕先生初次见面,交流畅谈,相见恨晚。作为礼物,李昕先生送给我一本书,就是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的英文复制版。因为正值春节放假,自己又是背井离乡,当地没有必须要走动的长辈亲属,遂潜心读书,用了一周的时间通读了本书的英文版,立即被它深深吸引,有如发现了新大陆般的喜悦和兴奋。本来刚刚完成了《烟台往事—来自异域的回忆》一书的翻译,想给自己放放假,但在这种喜悦和兴奋的驱使下,决定将此书翻译出来,与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分享我的发现。
喜悦与兴奋的第一个缘由是本书的作者。本书的作者是近代著名入华传教士韦廉臣先生的夫人伊莎贝拉·韦廉臣。韦廉臣出生于苏格兰,1855年受英国基督教伦敦布道会派遣,来华传教,三年之后,因身体原因,回国修养。1863年,韦廉臣代表苏格兰圣经会再次来到中国,此后长期定居烟台,从事教育、学术研究、翻译等工作,为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做出过突出贡献。为了推动中国教会学校的发展,1877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在华传教士大会上,韦廉臣被推选为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即益智书会)干事。在此基础上,1887年,韦廉臣在上海创办同文书会,自任监办,是李提摩太的前任。同文书会后更名为广学会,为中国介绍、翻译、出版了大量近代西方书籍,对清代末期变法改良思潮的兴起,产生过重要影响。1889年,韦廉臣又创办了《万国公报》月刊,成为近代中国传播西方学术和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刊物。1890年,韦廉臣在烟台去世,享年61岁,葬于毓璜顶西侨公墓。但凡对中国近代史略知一二的读者都知道,以上提到的这些机构,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都是名闻遐迩的。相比于韦廉臣先生,夫人伊莎贝拉·韦廉臣虽然没有如此耀眼的光环,但她也绝非一名简单的家庭主妇。她在中国生活多年,能熟练使用中文,交际广泛、处世圆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协助韦廉臣先生之余,作为一名西方女性,她用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体验,关注中国下层百姓的生活,特别是普通女性的生活。女性的特殊身份,可以让她进入大家闺秀的闺房,又可以自由地与村姑农妇拉家常。独特的角度、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经历、细致的描述,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在时代交替的历史大视野之下中国北方社会生活的风情画卷,提供了大量鲜活、具体、生动、丰满的近代社会生活史资料。特别是对于中国女性缠足这一陋习所表现出的那种同情和悲悯,让人印象极为深刻。在近代西方人所撰写的大量对中国当时社会现状的描述作品中,以女性视野观察和分析中国现实的著作并不是很多。在我之前出版的翻译作品中,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其次,是本书的风格。可以设想,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因为各种缘由来到中国的西方人,对这片广袤而陌生的新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神往,自然会有让他们将这些兴奋和新奇留于纸上的冲动。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此类记录而言,是表面的、浅显的、概述化的,多有史实的陈述而少深入的思考。就如同我之前所翻译的“烟台开埠译丛”中的五部书,最大价值在于给现在的我们提供了大量之前未知的史实资料,丰富了我们对烟台开埠历史的知识性的认识,更像是一篇说明文或记叙文,抑或是一部资料汇编。而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则是用细腻的文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世纪交替、时代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 - 插图1
书籍《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