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汇-303】侠隐(《邪不压正》原著小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如果想用kindle读精品图书,
就关注这个微信号。
微信号:啃读精品汇
至臻阅读 精品荟萃
自序
这里的北京,不是今天的北京。
这里的北京,是没有多久的从前,古都改称“北平”那个时代的昨日北京。
故事的历史背景,其事件、人物、市容、生活等等,作者都力求符合史实。
虚构部分则纯属虚构。
抗战烽火前夕,走进这虚实两个世界,是一位现代江湖游侠—越洋归来,替天行道,一了恩仇,穿云而去。
感谢世纪文景为我出这本小说。《侠隐》因而再次回到了北京,也因而有缘与各地读者相会。
二〇〇七年,纽约
1前门东站
2巧红
3蓝公馆
4燕京画报
5八月节
6蓝兰的舞会
7小跨院
8圆明园废墟
9夜店
1.无觅处
11长城试枪
12一宇洋行
13火烧仓库
14卓府堂会
15羽田宅
16掌毙羽田
17“燕子李三”
18什刹海
19盗剑
20香槟鱼子酱
21冬至
22访客
23蓝氏兄妹
24卓十一
25查户口
26腊八
27东宫
28顺天府
29春节
30春饼
31卓府留帖
32断臂
33午夜的承诺
34绑架
35五月节
36事变卢沟桥
37围城
38东站送别
39第一件任务
40第二件任务
41血溅顺天府
42夕阳无语
后记
十年前,《侠隐》首次和中国大陆读者见面,我当时觉得是我回到了三十年代出生之地。
我在那篇序文中说:“这里的北京,不是今天的北京。这里的北京,是没有多久的从前,古都改称‘北平’那个时代的昨日北京。”
物换星移,但是昨日北京的史实,仍然是史实,虚构部分则纯属虚构。
“抗战烽火前夕,走进这虚实两个世界,是一位现代江湖游侠——越洋归来,替天行道,一了恩仇,穿云而去。”
昨日游侠也就这样和昨日北京先后消失,一去不返,再也没有了。
感谢读者多年来的支持,同时感谢世纪文景重新出版《侠隐》,并感谢编辑王玲对作者的信心。
没有这次出版,“燕子李三”也就无缘和今天的读者见面了。
二〇一七年,纽约
《侠隐》作者张北海答客问
杨泽 张北海
编:当然非得问不可的,您写作这么多年,这是第一部长篇武侠,为什么以前不写这个题材呢?又为什么现在要写呢?
答:《侠隐》是我第一部武侠,也是我第一部长篇。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到要写长篇,或写武侠。现在写,主要是为了退休之后找件事做。既然没写过长篇,也没写过武侠,那就决定不妨试试。而且,写了三十年美国,也有点烦了。
编:书中有关庶民生活的资料相当有真实感,尤其关于街道巷弄,各个地点的对应,在在予人感觉您写作时有份翔实的地图,不知您当初下了多少准备的功夫?这份工作做起来想必特别有趣吧(尤其看您对李天然每顿饭在哪儿吃,叫了什么样儿的菜,吃了多少分量,总是写得巨细靡遗)?否则您大可捏造某个朝代的某座城市为背景,省去许多考据功夫,不是吗?
答:既然我把小说的历史背景放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又把这个侠放在现实社会,那三十年代北平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市容街道……就不但在所必需,而且变成书中一个角色。
早在我一九九六年底动笔之前两年,我就开始做笔记了,包括整理出一份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北平市街道图。另外,我的书架上有关老北京的参考资料,总有好几百本,其中大约四分之一是英文著作。一点不错,考据工作费时费力,可是对我来说,也不是那么苦,许多参考书籍,我早就有了,而且也不是为了写小说才买的,所以,就算不写这部武侠,通过这些书来了解一下我出生的古都,认识一下我成长的年代,也未尝不是一件蛮有意思的消遣。况且,这是一部写实小说,越能多给读者一点真实感,作品就越有意义。当然,我也大可捏造一个朝代和一座城镇,作为小说背景,何况又省去了许多考据功夫。
可是,这部《侠隐》,除了带动故事情节的报仇主题之外,尤其对我个人来说,还有一个也许更重要的主题:老北平的消失,侠之终结。当然,这是我给予小说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无论这在历史上成立与否,这是我个人对老北平和侠的一个看法。但是,也正是因为我要小说传达这一层意义,那就自然地排除了凭空捏造一个朝代和古城的可能了。
编:在书中得来的印象,这本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追怀与纪念一个已经逝去的老北京,那个北京如何定义?它对您的意义是什么?在您心目中,它跟更早的北京和更后来的北京,差别是什么?
答:前一辈老作家都没有能够为三十年代老北平下任何定义,我怎么敢?
我只想指出,小说里几个主要人物的家世,大部分属于中上阶层,今天,我猜多半只是这些人会去追怀那已逝去的老北京和好日子。这么说好了,如果骆驼祥子没有死,而且拉了一辈子洋车,我怀疑他会认为三十年代北京有过什么好日子。可是如果硬要我来为这个老北平——北伐到抗战这十年——下任何定义,那我可以这么说:老北平这“金粉十年”,是有关有钱人的乐园,老百姓的清平世界。至于把这期间的北平和更早或更晚的北京相比,我只能说,更早的(民前),不必提了。更晚的(中共),不提也罢。
编:李天然虽受过西洋教育,懂英文,但其他方面还是跟随传统武侠小说男主角的模式,例如书里有五个年轻漂亮的女性都爱他,个个想跟他上床,但其中只有三个有幸“得沾雨露”。而他最后挑中的也是个性最传统保守的巧红,您觉得这安排合理吗?是为了迎合武侠小说的传统读者而这么写?这是否也代表李天然人物个性中的一些局限呢?写作过程中曾经考虑过其他的安排吗?
答:书中五位女士都对男主角有意,可以说是作者在自我过瘾。可是我既非第一,更非唯一,多半也非最后。但是李天然中意关巧红,却不是为了讨好任何读者,而是根据他的个性为人。
李天然是接触到一些西洋教育,但基本上仍然是中国传统下的产物。不说别的,单凭他是一个侠,就已经不能更中国传统的了。而在男女关系上,他应该有同样的传统观念,君子有所不为。至少盗亦有道。
顾丹青可以不算在内,二人是青梅竹马师兄妹。小说开始,她早已经死了。可是李天然没有去反应有欠成熟的苏静宜,也不肯去碰尚未成年的蓝兰,更不会去招惹黑吃黑的唐凤仪,换句话说,他不是那种有机即乘的人,至于马姬,二人有情有欲,这段在当时几乎是禁忌的热恋,除了可以表示马姬的个性为人之外,也暗示天然既不保守,更 ............

书籍插图:
书籍《邪不压正》 - 插图1
书籍《邪不压正》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精品汇-303】侠隐(《邪不压正》原著小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