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堂财富课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与创富
  [美]陈志武 著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推荐序一 陈志武的“私塾”教案
推荐序二 爱国教授可贵的企图心
推荐序三 一份亲子对话范本
推荐序四 志武实现了我们的约定
自序
第1课 盖茨和他的微软:边际成本为零的商业模式
第2课 舒尔茨与他的星巴克:不花钱做广告就建立顶尖品牌
第3课 老沃尔顿与他的沃尔玛:通过规模压低成本
第4课 戴尔的成功秘诀:定制加直销的模式
第5课 我想开糖果连锁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商业原则
第6课 “我要办电力公司”:政府管制与行业发展
第7课 如何让员工心疼公司的钱:产权制度与激励机制
第8课 投资太阳能:垂直一体化整合的商业模式
第9课 为什么有些中国公司喜欢行行都做:资产结构与效率
第10课 投资还要考虑些什么:社会文化与商业模式
第11课 跨国经营个性化服装:全球化下的创业模式
第12课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第13课 杰克在中国:创业是一件体验人生的事业
第14课 尹明善先生主宰命运的故事:创业不论年龄
第15课 无股权不富:把未来的收入变成今天的财富
第16课 犹太人的钱袋:金融生意赚的钱是“好钱”吗?
第17课 把餐馆做成规模化的公司:如何升级商业模式
第18课 狂跌过后买哪些股票:如何找到高增长前景的行业
第19课 爸爸的基金公司将面临一场大危机:股权结构与公司命运
第20课 家族企业如何接班:能力问题与代理人问题
第21课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笔交易:市场如何解放个人
第22课 借钱花好不好:当下与未来的平衡
第23课 中美家庭模式比较:把家庭从经济利益中解放出来
第24课 洛克菲勒的财富和公益事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附录 给女儿的信之一
附录 给女儿的信之二
版权页
推荐序一 陈志武的“私塾”教案熊晓鸽和志武认识的时间并不长,却一见如故——记得是在哈佛商学院的一个研讨会上,身处美国,乍闻乡音,由异域见老乡的亲切感而萌生的信任和坦诚,在几番你来我往且多半是在饭桌边进行的探讨和交流之后,迅速升华成一种相见恨晚的知交情谊。于经商之道,我是半路出家,尽管在投资界摸爬滚打近二十年,积攒了无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实战经验,却经常觉得难以“以理服人”,让国外的同行透彻地理解风险投资界的“中国特色”,从而明了我们这群当初的“外行”何以曲径通幽,最终奇迹般地“猴子称大王”,在这片风险投资的“不毛之地”小有建树。志武是地道的学院派,却能恰到好处地灵活运用美国那套经济学原理,诠释中国种种光怪陆离而又光芒璀璨的经济现象,从一堆乱麻中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地抽出其理论依据,不仅让我大开眼界,更让我常常笑着感叹: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本书。于是恳请志武将他读到的或者他自己刚刚写完的好文章发电邮给我,让我这没时间读书的人,也能一目十行地概览当今经济学界的潮流与风向。在世界经济动荡不安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听到来自经济学界的不同的声音。从这些迥异的声音中,依稀可辨他们不同的背景:服务于政府部门的经济学家多少都有为其政党政策辩护之嫌;来自金融机构的首席分析家更是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地为其公司和客户摇旗呐喊;唯有少数来自学院的学者,虽然也难免学派学术之争,但至少保持了相对的利益超脱与立场中立——只要我们保持兼听则明的警醒,便往往能从他们严谨治学的研究成果中大获教益。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珍惜与志武这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也始终将志武的文章和著作视为了解经济学界风云变幻的最直接可靠的信息源。然而,《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与创富》在志武的著作中是如此与众不同。它不是一本研究高深莫测的金融数理模型的鸿篇巨制,甚至也不是一本循规蹈矩的经济学普及读物,而是一位世界知名学府的金融学教授为他12岁的小女儿量身定制并因材施教的“私塾”教案,是一位满怀爱心的父亲与一个对未来充满野心、雄心与好奇心的少女的平等对话和智慧交流。仿佛一对醉心于探宝游戏的父女,父亲循循善诱,女儿孜孜以求,他们在人们熟悉的富豪名企中寻找成功的人格特质和商业模式。从小女孩喜欢的糖果店漫谈到“好钱”和“坏钱”这类严肃的商业道德命题,又从令人闻之色变的金融危机追溯犹太人钱袋永不枯竭的奥秘和现代金融制度的必要与必然……看似取材随意,却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润物无声。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陈大教授,既要绞尽脑汁,教导女儿识水性、辨风向、观鱼汛的基本常识和技巧,又不得不小心翼翼,以免让商海的险恶乃至某些时刻的丑恶挫伤了少年那跃跃欲试、生气勃勃的求知欲与上进心,用心良苦,心长却并不语重,许多话题也只是点到为止,举重若轻。难得志武本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将这本写给爱女的著作公开出版。我以为,这的确是一本值得父母与儿女一起阅读的开智启蒙的经济学读物。(作者为IDG资本创始合伙人,著名风险投资家)
推荐序二 爱国教授可贵的企图心徐小平我一直是陈志武教授的忠实粉丝。他和女儿有关商业模式、商业思维的对话,在《创富志》专栏和他的博客上连载时,我是他沉默而快乐的读者。陈教授人在耶鲁,但他对中国经济、金融和商业的各种评论文章,写得非常精辟有趣,是我获得思想火花的火种之一。现在他把与女儿的这些对话整理出版,使我们能够读到一本角度独特、观点新颖的趣味读物,对我们建设现代商业文明、普及商业文化、传播商业意识非常有价值。我在1996年加盟新东方之前,曾经于1994年回国创业一年,结果大败而归。回头看来,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自己“缺乏商业意识、不懂商业模式”。而这种缺乏,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事实上是一代人的事情。在“文化大革命”和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我们,基本上都缺乏商业意识和商业思维。虽然在经济建设大潮中,人人都意识到了挣钱的重要性,却发现要创业致富,还得补上一课。欲望的释放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但商业文明的建设却需要长久的工夫。时代对经济建设、商业成功的渴望和呼唤,与社会在商业意识上的淡薄甚至扭曲、个人对商业文化的陌生乃至盲目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痛苦的根源之一。人们只会 ............

书籍插图:
书籍《24堂财富课》 - 插图1
书籍《24堂财富课》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24堂财富课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