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重洋越过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后记
在异国的一片瓦下沉默
1 离乡和还乡成为一个深刻的悖论
《荷马史诗》被誉为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伊利亚特》的主题是离乡征战,《奥德赛》的主题是漂泊还乡。从《荷马史诗》开始,离乡和还乡,战争与和平,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不朽的母题。
无家可归感恰恰是当今人类的普遍感受,并成为被反复吟唱的主题。正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后现代信息文明的不断扩张,伴随着突飞猛进的全球化进程,技术、资本、功利、实用主义把人引离故土,上天入海,东奔西忙,冥思被遗弃,幸福被剥离,内在安全感和归宿感的丧失使人不再能感受到故乡的温情。对生存的焦虑和功利心,将会抽掉整个人生命的根基,抽掉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据,人不但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而流落异乡,而且会因为精神上的虚无而陷入深重的荒谬感。
现代人都是悲壮的“离乡者”,在匆忙找寻、追逐和奔走的空隙,蓦然惊觉:乡关何处?家园何在?故土永远是梦萦魂牵的地方,故国故乡故园故人,都是生命的渊源和根系所在。对于异国的华人来说,乡愁往往分外浓厚。然而,人们却又不得不选择离乡,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浪潮强势袭来,移民潮、留学热、出国风,风起云涌,驱使着人们去远方追索,仿佛生活的目标总是在别处,理想和利益的磁场吸引人们情不自禁地接近异乡和异国。之后,人们又不断地回头,渴望着还乡,渴望返回到自然的乡土,疗治身体的疲惫、心灵的疾患和爱的伤痛,并从中汲取情感和精神的源泉。可严酷的现实是,曾经淳朴的故园早已不复如斯,故乡成了回不去的伤心之地,他乡成不了故乡,故乡成了他乡。于是,在人们的灵魂深处,离乡与还乡便成为一个深刻的悖论,在追寻中渐行渐远,沧海桑田,灵魂永远在路上,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流浪。
这些离乡的过程和还乡的渴望,因缘而起,各有缘由,既有时势的推助、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开放、世界的变局、资本的流动、人口的迁徙,也有生命的内在驱动和文化的自觉力量。沧海横流之间,众生漂移,此起彼伏,虽有成败得失,却无是非对错。毕竟,一个人道的、宽容的、悲悯的世界,就会对这些芸芸众生的生活意愿理解和尊重。不激励、不鼓动、不支持、不反对、不苛求、不责怪、不抱怨、不羡慕、不赞赏、不嘲笑,只有安静的接受和深沉的观照。
一位华人老者,在生命的临终之时,于病痛中遗憾,在美国吃不上地道的烧饼油条。对于终老异邦的结局,老人是没有心理准备的。他惦念江东父老,忧虑雾霾沙尘,始终关注北京大白菜多少钱一斤,而从不理会新泽西的汽油价格一加仑涨了多少。
“引领人类还乡,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这句诗,因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阐释而广为流传。悠悠万物,生息繁衍,无始无终,作为个体的人却不过是匆匆过客。
故乡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是母亲的子宫、成长的襁褓,是哺育我们的摇篮。哲学意义上的故乡就是生命的本源,接近故乡就是接近欢乐之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恰恰在于这种对本源的接近,绝非其他。所以,唯有在故乡才可亲近本源,这是每个人命中注定的事情。正因为如此,那些被迫舍弃接近本源而离开故乡的人,总是感到那么惆怅。离乡者许久以来一直在异乡流浪,备尝漫游的艰辛和人文的异质。也许有朝一日又归根返本,在异乡异地已经领悟到求索之物的本性,因而还乡时已经获得足够丰富的阅历。
那漂移而去的,其实不是某一个人、某一群人,也不是时代的风尚,而是所有芸芸众生在星辰大海中的泅渡与挣扎。我们讲这些故事,把全世界融入同一个历史中。故事里,没有孰是孰非的价值立场,只有被命运和历史无情裹挟的艰难不易的生灵,让故事脱离了狭隘的民族地域之情,把人道主义的温柔抚摸带给流迁中的亿万苍生。
当我重新徜徉于自然和祖先赐予的这片辽阔大地,总有一种还乡的欣慰与感恩的热望。我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于是,便留下了笔底这一个个的故事。它们是我探寻真源的心灵印迹和设法走出有限生命的深深的感悟。
曾经,在异国的一片瓦下,沉默是金。不管在哪里,在故乡还是在他乡,在故国还是在异国,最终,都要回归生命的常态,因为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平常的,而平常也正是人生的正统形态,不想入非非,不赌咒发誓,不祈求奇迹,平缓负责地走下去,一边追忆,一边向往。珠穆朗玛峰的山顶寒冷透骨,已经无所谓境界,世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故乡和祖国。
2 异质文化下移民的身份认同
故事中这些飘移不定的人们,他们其实都热爱中国,热爱那里的山河大地和传统文化,以及最美丽的母语。或多或少,他们都是民族主义者,同时却又都是世界主义者。生活在中国的人,想出国;出国的人,想归来。归与不归,又何妨呢?去不得,留不得。万种因缘难舍难分。
时光流转,时代向前。出国移居和留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多得像过江之鲫。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把目光投向海外留学、移民定居的生活,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优质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人。
由于全球化现象的出现,民族和国家的概念日益变得模糊,大规模的移民潮也使得身份认知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和不确定。移民的双重属性使他们处于一种身份摇摆的特殊状态中,他们由自己的祖国迁移到其他国家,往来于祖国和新国家之间,始终处于一种飘移和流散状态。
后现代化世界太需要给予移居状态下的生命热切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以其个人化而又社会化、生活化、哲理化的移居现实,书写叙述异质文化下,身处遗忘与记忆、回归与认同,以及自我身份纠葛等语境中的生命抗争,揭示和追问人类生命存在的多重维度和本质。
正是这种异质文化下的生存体验,使得这些“大地上的异乡者”向世界展示了“生存”和“身份”这两个值得深思的主题。他们在祖国和新国家之间摇摆不定,不断寻找自我身份,却陷入自我认知的困惑和自我认同的危机。
因为移民者、客居者跨越了两种或多种文化,他们不但要面对现实生活中尖锐的异质文化,同时又不能忽略自己血浓于水的母语文化。在此过程中,他们自身既接受了新国家的文化、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同化,又无法从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中与自身的本土文化相分离,这种矛盾情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越过重洋越过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