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经典文献九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公共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编委会
主 任 刘小兵
副主任 方 芳 何精华
编 委 (按姓氏笔画排序)
方 芳 王 峰 刘小兵 朱为群李 华 任晓辉 陈 杰 何精华岳 崟 赵永冰 陶 勇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是一个既富有历史积淀,又充满新生活力的多科性学院。其前身财政系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中第一批以财政学为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单位。经过60多年的变迁和发展,财政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教育部和财政部重点学科,为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在财政系基础上,整合投资系,新建公共管理系,组建了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从而形成了以公共财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投资三个方向为基本结构,以公共事务为纽带,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公共管理人才为使命,以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学研究为核心的跨学科教学和研究机构。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具有海纳百川的悠久文化渊源。半个多世纪以来,创立和推动学科发展的知名教授中既有毕业于美国、日本和法国等著名国际高等学府、具有极高学术声望的海外归国学者,如杨阴溥、冯定璋、曹立赢、席克正、周伯康、尹文敬教授等;也有长期致力于中国财政经济、投资经济研究、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著名教授,如苏挺、李儒训、葛维熹、俞文青教授等。他们曾引领了我国财政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学科人才的培养基础,也为上海财经大学在公共经济领域开拓了一片沃土,培育了一批财政、投资和税收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经济体制改革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也给学院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目前学院已经发展成为由财政、投资、税收、公共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五个系组成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10个本科专业、15个硕士专业和7个博士专业授予点,同时建立了以9个研究所中心/所为基础的科研团队。2012年年末,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诞生;2013年,作为上海市教委建立的十个智库之一的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成立,从而构成了以学院为主体,以两个研究院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教学科研组织结构,成为以公共经济和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以提供政府公共政策咨询为己任的开放型、跨学科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开启了学院融教学管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为一体,协同发展的新征程。
传承历史,继往开来,学科建设是学院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的龙头工作。而课程建设既是学科建设的中心环节,又是承载专业教学重任的关键桥梁。抓好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学科自身建设的根本大计。为了深化学院课程体系改革,推动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学院在课程建设上,明确了名师领衔、团队攻关,“以系列教材建设为品牌,以精品教材建设为目标,以实验性和务实性教材建设为特色”的教改思路。
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旨在推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课程建设的成果。这套丛书既是学院全体教师劳作的园地,又是学院教学展示的窗口。
在公共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出版之际,谨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刘小兵
2014年9月10日
第一讲导论
在正式开讲我们这门“财税经典文献选读”课程之前,主讲人先安排一讲导论,目的是交代一下本课程的宗旨、基本概念,并大致交代一下课程的总体安排。
□ 一、为什么要开这样的课程?
这是一门以解读与财税专业相关的经典著作为宗旨的课程。因此,“为什么要开这样的课程”问题,就被转化成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首先说了很多关于什么是经典的话。〔1〕他说的这些话本身,也已成为人们广泛引用的经典言论。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如下言论:“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之中”;“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总之,经典作品就是那些塑造文化总体并进而塑造每一个人人格的那些东西,阅读经典作品“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到达的位置”。因为经典具有这样的重要性,所以卡尔维诺呼吁人们多读经典著作,“中学和大学都应加强这样一个理念,即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书的书,所说的都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最后,卡尔维诺也许给予了这个问题一个终极性的答案,那就是“读经典总比不读好”,因为他不想让人们觉得是因为有什么功利性用途才去读经典。
美国学者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 )也曾回答过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问题,他认为经典能带给人的,“是对自身孤独的恰当使用,而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与自己的有限生命照面”。〔2〕揣摩他的意思,大概是说,之所以要阅读经典著作,是因为它们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考的契机,让我们与自己的心灵展开对话,理解我们自己、理解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从而为自己接下来的可能行动提供指南。
为什么要给财政学、税收学专业的研究生开设“财税经典文献选读”这门课程?为什么在盛行轻阅读、浅阅读的今天,要提倡阅读经典?为什么在财经类专业研究生热衷于搜索数据库、运行统计软件来快写论文、多写论文的时代,开设这样的课程?除了以上卡尔维诺和布鲁姆的说法外,主讲人至少还有以下两点考虑。
第一点考虑是,稍稍改变一下许多大学生直到硕士阶段仍然让人遗憾的状况:“有知识,没文化”;“必须上学,不准读书”。这些说法是别的学者提出来的,主讲人也深有同感。大学四年念完了,很多学生说他们没知识确实不对,但他们却普遍地没什么文化,没有多少人有能力甚至有意识去思考宇宙、社会和人生的那些问题。九年义务制教育,加上家长的督促和自身的努力,到硕士阶段为止,许多 ............

书籍插图:
书籍《财政经典文献九讲 》 - 插图1
书籍《财政经典文献九讲 》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财政经典文献九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