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音乐?谁的古典?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自序
《诗大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又云:情发于声,声成文为之音。文者,绚烂云从,美轮美奂,而被之以名教,覆之以大义,乃为诗、乐之所通用,又合此二者为一体矣。中国曩时论诗如论乐,泰西近世则以乐为诗,且以音声视通万国、同气八荒,然揆其意则均也。是以观泰西乐风之隆替,亦如观彼之政教,非特政教,其人情、风俗、食货、学术之得失,莫不毕备于八音克谐、金石相和之中。方其初起之际,虽简朴粗砺,左衽茹血,然敬天爱人之意存焉;及其繁盛之时,叠兴功利,远事八纮,亦彬彬而成一代之章;逮其回光之世,纤丽若鲁缟,险玄若庄梦,虽足以发骚人哲士之思,而其势不能震凡俗之聩。是以音乐之于欧罗巴,竟视洛中之苑囿而度天下之兴亡者欤!
夫天命循环,运势周星。中古之代,诸夏制礼乐以郊庙、舞霓裳以荐岁,则泰西遭阳九而媾离乱也;汨及近古,中国不振旅而履崩坏,则海客交逼、荒服皆叛也。岂生尚无为之世,卒见汉祚之衰。乃知东夷西夷,已非重华文王,江表长安,实无洛下言咏。泰西之学与乐,趁时入据于中土,其势较罗什重译而来、玄奘负笈而去,周武亲抚五弦、祇婆贡其八调又不同矣。及于今日,旧邦或待重光,彼运亦尽百年,然人心之涣散,岂一时一事所能焕发振奋之哉!好之者虽众,率亦习大乘而不晓梵语,惟听愚陀变文,惑其驰骋想象,不悟皆穿凿设喻,其实惟一空也。若求务实之道,则我圣人之言虽至简易,皆接于实地,是体有尽而用无穷也。
余以及冠之岁,自西蜀来居海滨,尔来一十三年矣。既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亦无嫌于世人之所嗤。尝亦习其说与术,沉迷往返者终日,局隅而不得出,又反躬自溯,终折中于圣人之教训、六艺之津梁。乃谓泰西近代之艺术,初视之气象万端、声色绮丽,如须弥莲座、蓬莱瀛洲,及去其表而直造乎内,率皆镜花水月、南柯黄粱,得合于我之道者亦鲜矣,间有踵武诗骚、趋平远幽寂者,不过一二不世出之徒。虽然,西乐之足为炯鉴者,亦深著白云苍狗、皮里阳秋,其传述彼方文脉士心之用意,虽典册汗青亦不可及。彼之枕清云而扬素波者,亦身经离乱、洞悉情伪而浩叹之、沉思之、痛疾之,初非欲自炫自媒于世也。盖殊方异域、东西万里,其为人之性者,略而将同,其所异者,性之形也,此犹义之于仁、德之于道矣。故每见国人燃顶攘臂,非其鬼而祭之,遂起南风之唱、兴西陵之悲,欲著论而辟之,兼用以自省,俾循先儒得其髓而余其滓之心法。又闻乐之法,虽贵适意而任逍遥,然风教之迹,关乎国脉,此衣冠之人,不能须臾忘之者也。
余性质愚钝,身无寸长之技,惟为文如牛马耕以安步晚食于此财赋之藩。顾江南郁勃之王气,数百年沦丧而至于今也。恒以戚戚之心,慕王谢之意气,怅戴陶之高蹈。昔元遗山有吴侬锦袍之月旦,江湖之人意不能平,吾乡家铉翁遂明中州之不限地域南北,而在浑茫浩气之消长。若以此而论,陆平原之抗声座中、萧摩诃之挠挠不屈,则江左固不失为中原也。乃知味诗论乐,虽始于章句雕虫之学,必不限于对属百工之巧,其指归必能去伪存真、幽微天人、通达古今,得风流蕴藉于挂角无形之刹那矣。
余观泰西之乐,亦如吾国之诗,其出入神逸者,必以气韵为先,元性为体,本心为主。其一动而三叹者,亦每有金城司马之伤,霸陵夜猎之痛;其以音声发无穷之遐思者,其所悟必不止于其所闻:盖中外歌哭虽不同,而乐与诗之动人者,皆在其境外之象无穷尽也。然仁山智水,象喻有差,其所以得为我所用者,在我心主之耳。若出主入奴,以西乐为俎豆而物于彼,必有邯郸学步之忧,遗磨砖作镜之笑。若胸次大块烟霞,登高而望无限之远景,或可一麾名相之繁琐,而垂明见之至谛。区区谰言淫俗,又岂得限我哉!但以此心待天意之悔祸,泰西之学亦终同于天竺之教,汇宗入海,而为我之恣睢矣。
丙申季秋江阳伍维曦识于上海
漫谈音乐与人生
音乐大约是人类所能创造的最具悖论性的文化产物。音乐最易于传播,但又很难被记录;音乐可以超越语言被接受,但其意义又难于言说;音乐既是人类最原始的需求和能力,也是最具精神复杂意味的艺术。音乐就像和氏璧,有时知音难求,有时又蔚然成风。音乐是文明与文化的表征,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印迹。
音乐源于声音,是人类所能发出的音响之中最为神奇的一种。在古代先民“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之际,音乐与舞蹈和诗歌共生;而人类最初有意识地以固定的音高和周期性的节奏发出的音声,乃是为了祭祀与降神,从而建立起人们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秩序。所谓“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亓,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周礼·春官·大司乐》)。上古时的巫师被视为“精爽不携贰”的“神士”,其所拥有的乐舞技能是与天地相通的手段;可以说,在“轴心时代”以前,音乐家与神王祭司是合而为一的,而能占卜预言和制作礼乐的巫师是最早的知识人。
举凡人类文明,在经过长期演进之后,终将渐渐逼近某种临界点。在孔子、苏格拉底、摩西和佛陀的时代,东、西方主要文明共同体均蕴育出了超越原始宗教的新知识体系,取代了“蒙昧时期”的原始宗教。神王巫师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既大不如前,其拥有的各种“绝技”亦被新兴的社会阶层所分割,人类认识世界、表现自我之手段也越来越丰富细化。而音乐作为一种特殊技能,开始与其孪生姐妹语言艺术一道,成为保存文化记忆的主要手段。《诗经》中的“雅”、“颂”、印度的吠陀史诗、希伯来人的《诗篇》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都大致同时产生。闻一多说:“人们都歌唱起来,并将他们的歌记录在文字里,给流传到后代”。这种精神产物代表了人类最早的历史意识,虽然其曲调没有像语言那样被文字记录并流传,但如果不是借助音乐,这最早的韵文诗篇是无法产生的。
社会的演进使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斗争随之产生。而音乐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既能挑起斗争,亦能平息斗争。它可以成为战斗时的军乐,亦可成为平息愤怒的安慰剂。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中提到:罗马军团在号角和喇叭的帮助下,战胜了蛮族;而普鲁塔克的《名人传》却描述了一种名为“菲斯图拉”(fistula)的“定音笛”使演讲时经常激动失态的盖乌斯·格拉古平静下来的情形。柏拉图和中国古代诸子一样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他在《法律篇》中主张禁止毫无节制的淫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谁的音乐?谁的古典?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