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古诗词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7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专家推荐
谢琰老师这本《课本里的古诗词》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他把适合小学生读的古诗词分为“启蒙阶”(25首,适合1~2年级)、“成长阶”(33首,适合3~4年级)、“提高阶”(42首,适合5~6年级)三个阶段。孩子们年复一年地长大,生活阅历在丰富,聪明才智在增长,这三个阶段的诗词深度和难度不断增加,谢琰老师也不断加多加深了他的讲解。他讲得那样明白、那样通透、那样有感染力,形象在语言中凸显,思绪在韵律里流出。这里凝聚着他深沉的教育情怀、独到的生活体验和满满的艺术才华。这里没有泛泛而谈,更没有夸夸其谈,也不需要傻呵呵地死记硬背。听了谢琰老师的讲解,美好的情境心领神会,做人的道理豁然开朗,兴味在其中,感受在其中,短短的几句诗词还愁记不住?读了这本书我满心欢喜,不论是体现在书中的对古诗文阅读的理念,还是充裕在书里安静地品读诗词的氛围,都让我想说:这是一本我们一直期盼的书,一本值得推荐给孩子、介绍给家长的好书。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王宁
谢琰博士是北师大文学院古代文学学科的青年才俊,学问扎实,授课精彩,深受学生欢迎。他对古典诗词的解读,精准、深入、生动、活泼。特别推荐《课本里的古诗词》,品之有味,读之有道,值得品读!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康震
谢琰老师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出题专家,在我们每次极其“烧脑”的题目策划会上,谢老师总能用自己的方式将诗词之趣和诗词之美巧妙地融入题目中,让诗词更加灵动,更加立体。在《课本里的古诗词》这本书里,谢老师以自己专业又生动的解读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让古诗词拥有了温度和厚度,让学习拥有了别样的风景。推荐大家细细品读,愿更多的孩子喜欢古诗词,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 颜芳
序言
一个诚恳的开场白
·为什么学古诗词?
我认为,学习古诗词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一,通过最优质的语言去认识美。对于美的事物,大家可以看、听、闻、触、想,也可以用绘画、摄影、音乐等艺术形式予以表达。相对来说,语言是最综合的表达方式,它既有形象性,也有音乐性;可以灵动,也可以静穆;可以揭明,也可以暗示。世界上一切文化中,最优质、最美好的语言一定会出现在诗歌里。大家学习古诗词,就能学习到最优质、最美好的汉语。古诗词就像一只神奇的鼠标,大家点击它,就会连通古往今来那么多诗人的心灵;借助他们博大而敏感的心灵、多姿多彩的语言,大家可以感受到无穷无尽的美,进而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比如大家读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就会在荷塘边逗留、观察;读过“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想去内蒙古大草原骑马、眺望;读过“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才会在别人只想着吃遍成都美食的时候,跑到武侯祠去凭吊、瞻仰;读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才会在欣赏到世界上一切瀑布的时候,不至于只会叫着“哇”“oh my god”。
第二,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中国,无论老幼,无论尊卑,只要是有文化的人,几乎都会写诗。诗词不仅仅是文人墨客吟风弄月的奢侈艺术,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用一种优美易懂的形式、一种亲切自然的态度、一种无孔不入的眼光和笔触来记录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诗词就是认知、学习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一种捷径。比如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可以了解成都的地理与交通;读“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能了解金陵城,也能了解六朝贵族;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便知道古人如何过春节;读“旁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便知道古人如何体察圣人心境,如何享受道义学问的快乐。
·我讲哪些古诗词?
对于古诗词,大家常有一种误解:读得多,背得多,尤其是读过、背过一些相对偏僻、生疏的诗词,就是本事。换句话说,似乎“诗词储备量”越大,就具有越高的诗词修养。
我曾面试过一位学生。他抱着一摞书进来,往桌上一放,说这里面的诗词我全都会背,您随便抽背!我问他,《春江花月夜》这样的长诗也能背吗?他说可以,于是马上开始背。我打断他,说我不想听你背,只想问你一个问题,这首诗到底写了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他居然完全语塞,呆呆地站立了大约五分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大家想想,这是不是很可怕?一首如此著名的诗,他能倒背如流,但是对诗歌意蕴的理解,居然如此生疏、麻木!
大家不要取笑他,应该以此为鉴,反省自己。这些最常见、背得最熟的古诗词,大家真的理解吗?这些诗词里所包含的知识,大家真的知道吗?比如“日照香炉生紫烟”,“紫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紫色的烟?再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朝人真的会喝葡萄酒吗?又比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为什么王昌龄要向“洛阳亲友”强调自己心灵纯洁?你给家里人发短信说:你们放心,我现在心地可善良、可纯洁了。真的会这样吗?你不怕家里人担心你脑子坏了?还有,写《泊船瓜洲》的王安石,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写“欲把西湖比西子”的苏轼,到底为什么来杭州当官?白居易写“半江瑟瑟半江红”“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么重复,这么啰唆,为什么你这样写就会被老师骂?崔颢的《黄鹤楼》为什么能让李白都自愧不如?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有个词叫“灯下黑”。越是常见的诗词,越是倒背如流的诗词,大家就越容易对其产生“审美疲劳”和“认知疲劳”,既认识不到美,也错过了很多知识。更要命的事实是:让大家感到“疲劳”的这些诗词,恰恰是整个中国古代诗词中最优美、最基础的部分。如果对这部分诗词,草率学习,轻率对待,然后急于去学习字数更多、难度更大的作品,结果就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因此,孩子们、家长们、老师们,都应该高度重视那些最常见的诗词,力求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词达人”。
基于以上认识,我以最新的“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词篇目为主体,兼顾以往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同时适当从初中语文课本以及课外读物中遴选作品,最终选定了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课本里的古诗词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