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之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节日之书/余世存著;老树绘.--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1
ISBN 978-7-5699-2781-8
Ⅰ.①节… Ⅱ.①余… ②老… Ⅲ.①节日—风俗习惯—中国—通俗读物 Ⅳ.①K892.1-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66118号
节日之书
JIE RI ZHI SHU
著 者|余世存
绘 者|老 树
出 版 人|王训海
选题策划|高 磊
责任编辑|余 玲 高 磊
装帧设计|熊琼|云中YUNyard Workshop
责任印制|刘 银 范玉洁
出版发行|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http://www.bjsdsj.com.cn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138号皇城国际大厦A座8楼
邮编:100011 电话:010-64267955 64267677
印 刷|北京富诚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电话:010-60904806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开 本|710mm×1000mm 1/16 印张|18.5 字数|190千字
版 次|2019年1月第1版 印次|2019年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699-2781-8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序:在节日里活出中国
春节 取悦天地的礼乐文明
元宵 年岁劳作前的欢聚
春分 情欲萌动的媒介
社日 社会之始的认同和欢乐
寒食 回到更为本真的生活
清明 对家庭的尊崇和对祖先的感恩
端午 节气和操守,辟邪和祛灾
夏至 一年至盛,安居修心养身
七夕 情感交融的桥梁
中元 为生命留有余地
中秋 小康生活的圆满
重阳 大自然最后的壮观
腊八 报告天地的仪礼
年关 文明里的信仰情怀
过年 在时运的变迁里通变重生
在家乡过年
序:在节日里活出中国
一
在太太和相关编辑的提醒下,才知道我有关节日的文章也写了不少。
包括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知识,多年来不是知识界的“显学”。我们有过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社科话语霸权,还有科学叙事霸权,现在又有网文霸权。西学、官学等话语则各唱各调,其要害都在于说的比唱的好。有一次,一个崇敬西学的记者谈起传统文化的沉渣泛起和乌烟瘴气时,大家提到安顿,他恍然,无论主流还是民间,无论西学话语还是官家话语,都未能安顿中国和中国人。在那一特殊的语境中,我们突然理解了前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并非虚言大言,而是人生践履的权利和职责。
我个人误打误撞,介入传统文化领域,几乎把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打碎重来。人到中年,在众多陌生的领域里学习,居然还能开疆拓土,尤其得到读者们的认可;应该感谢青少年时代所受的现代教育。至于今天的教育是否还具有“现代性”,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愿意说,“五四”前贤们“整理国故”的一支在当时异军突起,但成绩终于有限,其原因仍有时间的因素。躬逢其盛的冯友兰教授就说过,“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要解决的是从西方文化中学习什么的问题,现在是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继承什么的问题。就是说,到了当代,“整理国故”更具有现实性了;但遗憾,襄赞此一事业的仍不多。冯克利教授说过,我们今日仍未形成对西方的正确判断。同样地,我们今日仍不了解自家的传统。
但传统仍然活着,我们每隔十天半月就会在生活中跟它们相遇,节气、传统节日,等等,总会时时提醒我们传统文化的效用。百姓日用之道,一直比书上的自由、独立、公益、安全等理论知识更生动。《大时间》一书写完,有两三年的时间我陷入了沉寂,但在内心里却不断为新的知识收获而生狂喜的体验,比如有关空间的发现或印证就是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我发现或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九宫图,九宫八卦指示了每个人的空间偏好。
尽管人们较易适应或忍受空间的感受,因此大部分人对空间的偏好日用而不知,但新的环境仍会暗示他的空间偏好。不同的人对空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学霸”和“学渣”对同一教室都有不同的偏好。我在美国的十几个城市中发现自己不讨厌南边,但在北边似乎要踏实一些。而时间会重复或加剧人们的感受,比如家乡,很多“连根拔起”的人、甚至“父母在”的人,回到家乡的感受是找不到家,这一客人的心态随时间加剧。
因此,我们生活其中的时空有大用,是我们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也有小用,它给每一位研思者以巨大的生命能量。诗人就吟唱过,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二
时间开始了。
但时间是从什么节点开始的?一年的起始点如何划分?稍知两分两至的人多会明白,春夏秋冬都可以成为一年的起点。春分、夏至、冬至三个节气点曾经为很多民族选择其一作为一年的起点。早上从中午开始,是的,春天从夏日开始。
我们以为一年的起点是必然的,天经地义的;但事实上的时间起点更多是偶然的,人为的安排。刘宗迪先生说,“唯因时间成为我们思想和理解的出发点,因此,时间本身,包括作为时间的基本结构的历法制度,就很难成为人们反思的对象。历法,仿佛早就成了一种天经地义的自然现象,亘古如斯,永恒不变。其实,相对于漫长的人类历史而言,我们现在使用的成文历法,还仅仅是非常晚近的事情。”
读过中国史的人知道,在先秦,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纪年开始,夏代的正月是寅月(夏建寅,即以一月开始),商代的正月是丑月(商建丑,以十二月或后人说的腊月开始),周代的正月是子月(周建子,以十一月或后人说的冬月开始),秦代的正月是亥月(秦建亥,以十月开始)。我也问过很多人,为什么公元纪年的1月1日定在1月1日那一天,而不是1月2日或12月25日那一天?这个自我参照的问题如果改为有参照感的问题就一目了然,为什么1月1日定在冬至后的第九天、第十天?显然,冬至才是天经地义的,1月1日倒是人为的。这个编造出来的跟耶稣诞生后一周相关的日子被定为1月1日究竟实用吗?我们很多人习焉不察。
我们现在生活在耶稣纪年的时间里,但我们其实还有很多种类或系统的时间。比如每个中国人至少知道一年的时间有两三个起点:冬至,公元1月1日,正月初一,等等。但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一年的开始,立春即2月5日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大众的心里,不用说正月十五还要拜年,就是整个正月都是过年,过了正月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节日之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