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华章经典·经济
生活中的经济学
The Economics of Life
[美]贝克尔(Becker,G.S.)
[美]贝克尔(Becker,G.N.) 著
章爱民 徐佩文 译
ISBN:978-7-111-42200-6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bbbvip.com
新浪微博 @言商书局
腾讯微博 @bbb-vip
谨以本书献给
我的好兄弟:
英年早逝的马文·贝克尔(Marvin Becker)和埃米尔·纳沙特(Amir Nashat)
致谢
本书得以付梓,首先要感谢默纳·海克(Myrna Hieke)又一次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感谢杰米·约翰逊(Jamie Johnson)为本书编排了索引并提供了其他帮助。同时,我们的好朋友理查德·斯特恩(Richard Stern)对各部分导言的修改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还要感谢出版商麦格劳-希尔公司(McGraw-Hill)的精诚合作,特别要感谢苏珊·巴里(Susan Barry)、帕蒂·阿莫罗索(Pattie Amoroso)及丹尼尔利·穆恩利(Danielle Munley)等人的支持与合作。
推荐序 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
市场归市场,生活归生活,恐怕是世人对经济学最深的误会。他们以为,只要不涉及商品、价格和市场,那么人的行为和选择,就只与亲情、道德和文化相关,而不受任何经济规律的制约。所以不难想象,当本书作者加里·贝克尔教授最初提出“生儿育女”可以与“购买耐用消费品”相提并论时,别说经济学的门外汉,就连专业经济学家,绝大部分都坐不住了。
令人坐不住的论述,在本书里比比皆是:政府不应该管制油价、最好的产业政策就是不扶持任何产业、义务兵役制只会对军队造成危害、应该废除保障工人利益的劳动法、“同工同酬法”只会伤害妇女权益、资源将要耗尽的预言只是庸人自扰、政府不应该直接资助公立学校、毒品应该合法化……这些似乎都不是“经济”问题。
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这些题材不仅都变成了经济学研究的典型领域,上述观点也逐渐构成了自洽和相联的体系。换言之,本部文集所讨论的种种话题,成了检验市场经济信念的试金石。一位读者,如果反对本书的绝大部分观点,那么他很可能是对经济学思维一无所知的;如果他赞成本书的绝大部分观点,那他很可能已经融会贯通了经济学分析方法;如果赞成和反对各半,那他很可能还需要加强举一反三的练习。
这是说,本书精彩纷呈的观点,背后有着一以贯之的逻辑: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需求之间的取舍,哪里就适用于经济规律,哪里就自然是经济学研究的地盘。在这种逻辑的驱使下,经济学本身,还有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在过去半个世纪都经历了视角和方法的革命。这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革命,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运动,而加里·贝克尔教授本人,正是这场运动的始作俑者之一。
在1955年,加里·贝克尔以论文《种族歧视经济学》取得博士学位。他认为歧视者必须付出代价,而市场竞争能减少种族歧视。作者深信,人们总是以稳定的偏好,根据各种各样的约束条件,在谋求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有鉴于此,他继续把经济分析用到犯罪、毒瘾、执法、刑罚、家庭、离婚、生育和教育等领域,从而引发了经济学对社会学、法学和人类学研究方法的革新,而他的贡献也在1992年得到了诺贝尔奖的嘉许。
本书是加里·贝克尔教授(在其夫人吉蒂·贝克尔的协助下)在长达10年时间里对日常经济现象做深刻思考和浅白解释的结晶。它尤其适合三种读者:一是数学训练有余、世事所知甚少的经济学学生,他们在这里得到的不是乏味的维生素,而是香甜有肉的苹果、鲜橙和香蕉;二是道德感有余、分析力不足的时事评论员,他们在这里得到的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基于数据和逻辑的因果规律;三是对经济学怀有戒心的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学者,他们在这里感受不到咄咄逼人的气势,有的只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新范式。但不管是谁,看完本书都会说: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
薛兆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2013年5月4日于北京大学朗润园
引言 走出象牙塔
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
加里很早就是公认的学术权威,但十多年前,他毅然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开始从业“记者”。1985年初,加里接到《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编辑西莫·扎克(Seymour Zucker)的电话,扎克问他是否有兴趣为该周刊定期写稿。此前,加里从未给报刊或其他大众期刊写过只言片语,而且,他的著作和论文是专门写给专业人士的,充斥着数学术语,所以我俩对扎克的邀请感到非常吃惊。
《商业周刊》希望加里每隔三个星期为他们写一篇专栏稿,和另外三位已同意写稿计划的作者轮着写。他们是阿兰·布林德(Alan Blinder)、罗伯特·库特纳(Robert Kuttner)以及保罗·克雷格·罗伯茨(Paul Craig Roberts)。人们认为,这四个人当中,库特纳和罗伯茨的政治立场分别代表左派和右派,而布林德和加里则站在学术的中间立场,前者是中间偏左,后者是中间偏右。
对于这份邀请,加里知道很多经济学家会欣然应允,但他本能的反应是拒绝,因为他觉得为普通读者写稿可能会占用大量时间,何况他缺乏相关经验,而且这可能会分散他从事诸多研究项目的精力。
那个时候,几乎所有定期为报纸或杂志撰写经济评论的人都对宏观经济问题感兴趣。这些议题包括:经济将持续改善还是将进一步恶化而陷入衰退,失业率和利率在未来数月里会出现何种变动,如此等等。但这些问题并非加里研究的兴趣所在,其部分原因在于,他认为经济学在短期经济波动的预测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因为上述疑虑,加里起初并不愿意为《商业周刊》赐稿,他最大的担心是会失败。除此之外,专栏稿要求不长也不短,必须刚好一整页,这更容易导致他失败。不少优秀作家说过,写短文要比写长稿难得多。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 ............

书籍插图:
书籍《生活中的经济学》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生活中的经济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