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9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CONTENTS目录
扉页
序篇 提问之道
PART I 提问之前
CHAPTER 1 驱动认知:好奇心
好奇心的起点:未知和无知
好奇心的激发:家庭和学校
好奇心的练习:新手和专家
CHAPTER 2 认知互动:提问力
认知世界:让世界认识我
自我认知:我认识“我”
关键提问:你我之间
CHAPTER 3 案头功课:语言
研究受访者:用背景知识接近对方的认知水平,拉近心理距离
从策划案到问题单:人物分析与主题设定
CHAPTER 4 案头功课:非语言
眼神
动作
服饰
PART II 提问开启
CHAPTER 5 暖场:破冰原则
称谓的分寸
谈资的选择
对白的预热
CHAPTER 6 关系原则
开放与闭合
相近与关联
尊重与赞美
PART III 场景化提问
CHAPTER 7 抵达—现实场景
场景:背景信息的集散地
场景:情感信息的发散点
CHAPTER 8 重返—特定场景
调度:两种记忆
驱动:两种时刻
PART IV 共情式提问
CHAPTER 9 共情于“共同”
作为“人”的真实:互惠
作为“人”的差异:求同
CHAPTER 10 共情于“共识”
提问者之“识”
受访者之“识”
PART V 假设式提问
CHAPTER 11 隐形假设提问
提问:价值观假设
提问:描述性假设
CHAPTER 12 具象假设提问
适用
通用
慎用
PART VI 转场式提问
CHAPTER 13 转场:从连接词到关键词
切换:精确转场
过渡:模糊转场
CHAPTER 14 串场:从特写到特稿
开场:情绪中的人
中场:事件中的人
终场:我眼中的人
PART VII 阐述式提问
CHAPTER 15 引文式阐述
对方和第三方
复述和诠释
数据和例证
CHAPTER 16 类比式阐述
相似(相反)组合
“最”式组合
PART VIII 质疑式提问
CHAPTER 17 质疑之“理”
追问
直问
CHAPTER 18 质疑之“力”
反问
激问
CHAPTER 19 质疑之“礼”
PART IX 婉语式提问
CHAPTER 20 禁区左右
禁忌与触及
桥接与迂回
CHAPTER 21 修复前后
问前与问后
PART X 提问中的留白
CHAPTER 22 倾听中的沉默
语空与放空
激励与欣赏
CHAPTER 23 倾听中的反馈
“听”还是“听见”
听觉还是视觉
PART XI 结语式提问
CHAPTER 24 提问暂停
两种方向:遗产和预言
两类定格:高光与火花
CHAPTER 25 提问待续
未问之问
全书注释
Landmarks
Table of Contents
封面
扉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提问 / 杨澜著. -- 杭州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3
ISBN 978-7-5339-6027-8
Ⅰ. ①提⋯ Ⅱ. ①杨⋯ Ⅲ. ①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 ①I26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23861号
提问
杨澜 著
责任编辑 金荣良
特约监制 李志新
特约策划 王楚婷
装帧设计 马娴
出版发行 
地址 杭州市体育场路347号 邮编 310006
网址 www.zjwycbs.cn
经销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开本 710毫米×1000毫米 1/16
字数 202千字
印张 22
印数 1-80,000
插页 4
版次 2020年3月第1版
印次 2020年3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339-6027-8
定价 68.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果麦文化 出品
序篇提问之道
2019年,在我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30年之际,新华社人工智能主持人问世。“他”中文标准,英文流利,将来讲上百种语言也不在话下;“他”断句准确,没有口误;还有“分身术”,可以同时出现在数个新闻现场。“他”会不会抢走我的饭碗啊?
值得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主持人应该更适合有固定脚本的新闻播报。对于提问、采访、对谈、论坛等需要互动与即兴的主持形式就不一定能胜任了。这两年我正好在制作《探寻人工智能》第二季,在采访人工智能科学家、曾经主管过谷歌大脑的吴恩达时,他突然说:“我觉得你们记者的工作很有趣,要做那么多功课,研究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了解我个人的背景,然后把有针对性的问题提炼出来,并不断追问。这中间一定有一些规律,是可以用算法来表现的。”他越说越兴奋,眼睛里闪着亮光。我却出了一身冷汗:曾经让机器“认”出猫的他,是想创造一个会采访的人工智能主持人吧!
那他得先从人类的好奇心开始算起。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
“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宝宝。”
“那我是怎么到你的肚子里去的呢?”
“嗯……”
面对孩子的热切追问,多少父母无言以对?
如果你仔细观察儿童,就会发现,他们对世界和对自我的认知几乎都是从提问开始的。他们刨根问底的十万个为什么正是构建智慧大脑的一砖一瓦。
研究表明:人类跟黑猩猩98.5%的基因是相同的,有1.5%的基因不同。随之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跟黑猩猩的基因只有1.5%是不同的,可是我们和黑猩猩的现状却有如此大的差异?答案之一就是:语言对于大脑进化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人类的孩子而言,2—6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它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重合,绝非巧合。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史中,语言能力,正是人类智能发展超越其他动物的重要转折点。我把它称为智能进化的撑杆跳。
有了语言,人类组织起来围猎、耕作;有了语言,人类向下一代传授经验和技能;有了语言,人类坐在篝火边,讲起祖先的传说和故事,从而有了共同的身份;有了语言,人类汇聚起来,有了氏族、村庄、民族和国家;有了语言,人类既能娱乐、八卦,也能够表达出抽象的概念:道德、价值、信仰……以语言为载体的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塑造了人类文明。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甚至就是思维本身。
人类智能的发展,是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我们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看待自己、解释自己的过程。从某种意义 ............

书籍插图:
书籍《提问》 - 插图1
书籍《提问》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提问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