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
作者:【美】托马斯·C·谢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ISBN:9787300162492
本书由北京人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译者序
作为译者和审校者,我有幸仔细阅读了托马斯·C·谢林教授的《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一书。书的主题是关于个体动机、行为(或微观动机)与所带来的总体结果(或宏观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在书中不仅探讨了个体行为所导致的令人惊奇的宏观结果,也讨论了宏观结果中所蕴涵的个体动机或行为,以及是否可以从所观察到的宏观行为中推导出微观动机。由于有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经济学教育背景,以及在美国社会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再加上在美多年的工作经历,因此,我对美国人的行为和思想较为了解,对书中的内容深有体会。
在人类的行为中,我们常常观察到一些特异的集体性行为,如一个民族聚集为一个国家,或聚集在一个国家的局部地区,如世界各国的唐人街,德国人、意大利人、黑人或拉丁人邻里等的存在。更为常见的日常行为包括男生和男生习惯一起活动,女生和女生习惯一起活动,社会上关于吃、喝、穿、用等方面的规范,以及关于人们交往的各种风俗习惯、社会地位与等级的形成。
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并不相同,甚至是出于完全相反的原因。比如,流行趋势和游行示威或暴动的形成可能是出于从众心理,即为了不使自己看起来和其他人不同。有时是因为法不责众,比如大家都违规驾驶或停车时,自己也这样做;或者大家都贪污或考试作弊时,自己也贪污或作弊。
这类问题中的一个特殊例子被作者称为“抢凳子游戏”。如果一个房间中的凳子数少于要坐凳子的人,那么不管这些人如何行为,最后总有一些人没有凳子可坐。这种在物理学上一般被称为“宇宙守恒”现象的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扑克游戏、麻将游戏以及公地问题等。扑克游戏和麻将游戏都是零和游戏,赢家的数量和输家的数量总是相等。在经济学中著名的“公地悲剧”问题说明,一种不能排除其他人使用的公共资源,如公地、公共水源、海洋等,由于其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一部分人或全体人的滥用将会导致其他人或全体人的效用受到损失。
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有多种不同的理论描述,除了上面提到的“抢凳子游戏”外,还包括“自我证实的均衡”、“临界质量”、“次品”、“加速原理”等。“自我证实的均衡”模型说明,只要人们能够预期到某种结果会实现,那么这种结果就会实现。就像原子的质量集聚到一定的质量(即临界质量)后,就会发生核子爆炸;雨水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洪水;货币集聚到一定程度也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经济学中著名的“次品”理论说明,如果一个集合中存在次品和非次品,那么这两类产品会自动形成各自分隔的市场,如旧车和新车市场的分隔。“加速原理”说明,在人们的分离和融合的过程中,一开始也许分离的速度较慢,但是这一过程会逐渐自我加快,以实现分离的结果。比如说,如果在一个混合居住的居民区中有白人开始搬离,一开始也许搬离的白人较少,甚至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随着白人在该居民区的减少,更多的白人也许会决定快速搬离,从而加速该社区的分离速度。
利用以上原理,谢林教授用几章的篇幅分析了各种类型的相关问题,包括人们在衣、食、住、行等行为活动中如何受离散变量如种族、肤色、性别或语言的影响,如何受连续变量如年龄、收入、技艺水平等的影响,以及如何受将来可能出现的变量如性别选择的影响。
为了解释这些普遍的现象,谢林教授对常见的“囚徒困境”模型进行了扩充,得到了一个“多人囚徒困境”模型(MPD)。在这个模型中,每个人都面临一个二元选择,而且选择的收益都一样;同时,不管其他人选择什么,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偏好的选择;不管一个人选择什么,如果其他人中选择不受他偏好的选择的人越多,他的境况就会更好。最后,存在某种规模的联盟,从而使其中的成员通过选择不受偏好的选择来改善他们自己的境况。我们知道,“囚徒困境”的重要特征是,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最优策略选择,最后的结果将是非合作性的占劣均衡,即劣于每个人都选择非最优策略时的合作结果。但是后者并不是一个稳定均衡,而前者的占劣均衡却是一个稳定均衡。所以为了维持“囚徒困境”博弈中的非稳定均衡,常常需要一定的强制性协议或外部力量的存在。根据行为人选择不同策略时的收益函数与选择非偏好策略人数的关系,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均衡结果,甚至可以得到多个均衡,包括稳定和不稳定的均衡。
尽管书中讨论的各种问题很有趣,但是它仍然有一些明显的不足。第一,它不是像书名表示的那样是一本纯学术性的著作。书中不仅引文较少,而且论证和模型也多为叙述性的,很多推理过程和结论只是一概而论,未能详细说明。第二,它探讨的许多问题的实质是基本相同的,但是所举的实例并不很实际,如书中开头所说的关于就座的例子,其实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能作为一个具有一般意义和代表性的事件来对待。第三,有些假设虽然符合逻辑的一致性,但是并不能说明由该假设得出的结论就是合理的。举例来说,书中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关于社区分离的游戏(第4章),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假设是每个格子中的硬币要求相邻格子中的白色和黑色的硬币必须是某种比例。如果使这一假设贯彻始终就会得到书中所说的结果,但是一般情况是,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这种对邻居的比例要求才会贯彻始终。当社区颜色的硬币比例达到某种水平后,或者某种颜色的硬币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这种对严格比例的要求可能不再重要,从而不会导致书中所说的结果。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的例子中,如学生在不同餐厅的就餐模式等。
尽管如此,但总的来看,它不失为一本佳著,它能够启发我们对很多社会问题的广泛思考,特别是当每个个人将自己放在集体或社会环境下来考虑的时候,这种考虑对于邻里社区的形成、社会风气的产生和维护,以及众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促进具有重要作用。
李天有
芝加哥大学 ............

书籍插图:
书籍《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 》 - 插图1
书籍《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 》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