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为什么会作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9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本书纸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10月出版
作者授权湛庐文化(Cheers Publishing)作中国大陆(地区)电子版发行(限简体中文)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书名:好人为什么会作恶
作者:托马斯•布拉斯(Thomas Blass)
字数:268千
电子书定价:62.99
THE MAN WHO SHOCKED THE WORLD by Thomas Blass
Copyright © 2004 by Thomas Blass, Ph.D.
目 录
媒体评论
序言 电车上的犹太男孩
测一测:七大著名社会心理学实验,你知道几个?
前言 认识真实的社会世界
01 无名社区走出了高才生
犹太小子的快乐童年
与心理学一见钟情
穷小子的坎坷求学路
阿希与从众实验
向权威发起挑战
02 不同的文化,不一样的从众行为
如何以实验方法研究“国民性”
理论假设和实验结果哪个更重要
实验也有伦理
海外留学的小插曲
挪威人和法国人谁更从众
03 情定“服从权威”
不如意的毕业季
探索研究服从的新方法
好人也会作恶吗
爱情事业双丰收
04 是什么导致了“平庸的恶”
服从实验正式开启
听从命令还是坚守内心
四段距离,四个结果
边叹息边服从
什么样的人会反抗权威
哪些环境能鼓励人反抗权威
05 有关服从实验的诸多争议
欺骗被试是否违反了实验伦理
实验情境能代表真实的人性吗
为揭露人性而伤害被试值得吗
06 六个人连起全世界
重返学术伊甸园
从丢信看态度
我们生活在一个小世界
告别哈佛
07 城市如何影响人的心理
纽约人心目中的纽约什么样
“你可以给我让个座吗”
熟悉的陌生人
暴力电视节目是否会引人犯罪
性格古怪的天才
08 让社会心理学走入大众视野
将目光转向欧洲
画出巴黎人的心理地图
服从实验终极总结
每个人都关心的服从话题
电影是另一种心理学实验
09 我们如何构筑对他人的印象
在电影中探讨实验伦理
你能看出是谁在说话吗
突如其来的病魔
一代心理学大师的最后岁月
10 研究服务于大众的心理学
一个实验影响所有人
洞悉人性,方能完善自我
从“平庸的恶”看纳粹大屠杀
瑕不掩瑜的服从实验
丢信方法和小世界理论
做最有趣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小斯坦利(本照片及之后的9张照片均来自亚历珊德拉·米尔格拉姆的私人收藏)。
犹太男孩成人礼照片,1964年。
皇后大学期间,在佛罗里达州接受空军ROTC培训。
1953年6月10日启程去欧洲,与母亲阿黛尔和父亲塞缪尔合影。
1961年春天服从实验结束后,与萨莎在实验室中。
耶鲁服从实验中的一名被试。
在坎布里奇的家中与米歇尔在一起,1966年1月15日。
米尔格拉姆、萨莎、米歇尔、马克在巴黎,1973年。
在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办公室,1974年。
20世纪70年代末,与学生进行地铁研究。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7年,米尔格拉姆当时心情特别放松,身边是各种版本和译本的《服从权威的实验观点》。
电影《我如伊卡洛斯》(I... comme Icare)拍摄期间,米尔格拉姆、萨莎与亨利·维尼尔(Henri Verneuil)(左)和伊夫·蒙当(Yves Montand)(右)在摄影棚中。
这是米尔格拉姆(右)最后一张照片。他与同事兼朋友欧文·凯茨(Irwin katz)一起庆祝学生克里斯蒂娜·泰勒(Christina Taylor)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照片拍摄于1984年12月20日下午4点,几个小时后,米尔格拉姆离开了人世。
媒体评论
本书是米尔格拉姆经过深入思考和认真整合后所做的一次科学研究,是对几乎整个近代史的一次深刻的科学隐喻,从奥斯维辛集中营一直延伸到米莱大屠杀。这种不可避免的关联中带有一种阴郁悲痛的含义。
——《滚石》(Rolling Stone)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社会心理学界最原创的实验之一……带有欺骗性和操纵性的实验手段得出了重要的结论,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权威的可怕力量。事实上,这种了解过程往往非常艰难且缓慢。如此重大的发现,我们不应该加以阻止。
——《评论》(Commentary)
我们只应对米尔格拉姆教授的研究予以赞赏。此外,我还要说,实验结果和分析过程的呈现方式清晰准确,非常容易理解。尽管这可能并不是学术论文的常态。
——《分析心理学》(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这些实验非常适合以书的形式公布于众。它们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其中还包括对米尔格拉姆个人道德层面的强烈攻击,因为他欺骗被试,有的人甚至将其称为残酷的欺骗。也许,米尔格拉姆在做这些实验的时候,也像那些被试一样,显示出的只是对“科学”权威的服从。
——《英国精神病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我们可以说实验非常冷酷,根本不应该进行;我们可以质疑,这种复杂的欺骗到底能得出多少真相……但是实验结论就摆在那里,真实地摆在那里,并且被不断地重复着。其撼动人心的意义是我们无法回避的。
——《新闻周刊》(Newsweek)
在本书中,米尔格拉姆教授对人类服从权威需求的研究几乎登峰造极,但有些研究结果显得松散、不够精确,这多少有些美中不足。
——《警察评论》(Police Review)
米尔格拉姆的作品非常之重要,不仅因为它解释了人类如何服从,也告诉了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抗。
——《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
如果发现一些不受欢迎的人类真相是“不道德的”,这些实验的确不道德。但是正如这些实验所显示出来的,道德,或者至少说是公共道德,也许还有太多我们并不了解的地方。
——《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London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历史上有太多真实的先例供我们研究探索,难道这种人造的虚假手段真的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启示吗?
——《星期日电讯报》(The Sunday Telegraph)
听说第一个实验的时候,我以为那只是演示罢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这个研究缺乏一个整体的指导理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好人为什么会作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