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布鲁克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后记
创作一部小说意味着回到过去,重拾当初的期望与幻想。这是一段情绪激荡的旅程,有时小说中人物的言行并不如作者所愿。经常有人要我解释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我答不上来——当我沉浸于小说中时,这一切都说得通。然而,一旦从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走出来,我发现自己很难再重回那条在创造人物之前曾走过的路。我猜从很多方面来讲,作者笔下的人物们其实一直都存在于“某个地方”。
在我还没有开始创作奥古斯特、琪琪、安吉拉和西尔维亚的人生时,很久以前,我就在思考对于这个国家的女孩来说,成长意味着什么——我不断地回忆着、想象着,就如诗人里尔克所言:“这个伟大而充满预见的时刻,这些石头的觉醒。”因此,虽然《另一个布鲁克林》是一部小说,但在写下它、让故事渐渐丰满起来的这些年里,我都生活在书中人物的身体里,不断地追问自己他们每个人的生存与命运——谁成功了?谁没有?谁活下来了?他们穿什么?做什么?说什么?他们的头发有多长?故事开始时他们多大,结束时又是多大?他们会爱谁?他们会如何离我们而去,又会留下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故事想要阐述什么?
我知道,当小说在纸上成形时,故事中人物的生活很难不与作家本人的生活纠缠在一起。当我们展开这些角色的故事和活动时,很难不去展开自己的过去。在《另一个布鲁克林》中,我回顾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不断地挖掘,重新找回我与年少时好友间的深厚情谊,初恋时的怦然心动、欣喜若狂和患得患失,对于生活的强烈意志,以及童年即将终结时那迟缓却强烈的痛楚。
在创作《另一个布鲁克林》之初,我想写的是年轻人之间的亲密纽带,以及这些细节背后的种种寓意。我想把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布什维克——我童年时生活过的,曾经无比熟悉的地方。
作家写作的目的就是传递和延续。我想让自己童年时期的布什维克重现纸上,被人铭记。于是我塑造了四个迷人而陌生的女孩,与童年时期的我大不一样,然后把她们安置在那个无比熟悉的街区里。
我不知道奥古斯特、西尔维亚、安吉拉和琪琪会做什么、怎么做。我不知道她们谁会活下来,谁不会。我还不知道在小说结尾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或是我希望有什么样的感受。但我写作时心怀希望,渴望她们能生存下来。我带着那些问题写作,仿佛能用文字耕耘,收获它们的答案,变得越来越清醒、思路清晰。
现在的我是否了解了更多事?关于少女时期?身为一位充满活力、引人注目,受人喜爱的黑人女性意味着什么?坚守一份爱情,又迅速地放手意味着什么?我是否对此有了更多了解?我想是的……
《另一个布鲁克林》带我走过了一段旅程。当我终于从案前的手稿中抬起头时,我年长了一些,也成熟了一点,变得更有思想,同时无比感激那群在写作时给我以支持的女人:我的搭档朱丽叶·维多夫,以及那些与我亲如手足的姐妹——琳达·维拉罗莎、亚娜·韦尔奇、托希·里根、鲍勃·阿洛塔、安·纳、切尔·威廉斯、南希·保尔森、凯瑟琳·西本、柯比·金、夏洛特·谢蒂、简·塞西恩、雅伊梅·莱茵斯、欧黛拉·伍德森……还有很多很多人。
感谢我的“非亲兄弟”——艾勒里·华盛顿、尼克·弗林、克里斯·迈尔斯、克沃密·亚历山大、贾森·雷诺兹……同样,还有很多很多人。
这本书的问世,同样离不开我曾经的同事们——唐纳德·道格拉斯、迈克尔·缪伯恩、和山姆·奥卡西奥和玛丽亚·奥卡西奥夫妇、埃米利奥·哈里斯和蕾妮·哈里斯夫妇、索菲娅·弗格森、帕特·黑思。
特蕾西·谢罗德和罗斯玛丽·博特姆帮助我将这部小说润色得更入人心。感谢你们。
长日将尽,作家孤身一人,唯有故事陪伴,思考着人物和故事背景,以及如何点亮或淡出某一个画面。故事的深意常常从身边溜走,有时文字自然而然地从我笔端涌出,有时又毫无灵感,不由得诅咒起缪斯女神。然而一路走来,我每天都活在深切的感恩中。
杰奎琳·伍德森
这句话出自里尔克的德语诗歌《回忆》。——编者注
版权信息
书名:另一个布鲁克林
作者:[美]杰奎琳·伍德森
译者:张维营
ISBN:9787508679389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怀念布什维克的岁月(1970—1990)
一切已成记忆
布什维克:位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北部的一个工人阶层社区。——编者注
沿着这条街区一路向前,然后右转,你会看到一树桃花正在盛开。
——理查德·赖特
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美国黑人作家,作品反映美国贫富悬殊、种族歧视问题,代表作有《土生子》等。——编者注
1
在母亲去世前的一段漫长时光里,我的故事原本可能更加悲惨。我父亲本可能变成酒鬼,或是染上毒瘾,抑或沉迷于女人,抛下我们姐弟俩,任我们自生自灭——或者比这更糟——把我们丢进纽约市儿童服务中心,父亲说过,凡是被送去那里的孩子大都没有好结局。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所谓悲剧,不在于当下,而在于回忆。
如果那时就听了爵士乐,我们的人生是否会变得跟现在不一样?如果早就知道我们的故事是一曲回旋往复的蓝调,不断重复同一段副歌,我们是否会抬头,对彼此一遍又一遍地说“这就是记忆”,直到生活变得有意义?如果早就知道那疯狂的青春里嵌着一段旋律,现在的我们又会在哪里?当年呀,西尔维亚、安吉拉、琪琪还有我,四个女孩聚在一起,像极了爵士乐的即兴演奏——头几个音符试探着相互靠拢,渐渐地,乐队找到了相同的步调,音乐随即自然而然地流淌起来——可惜,我们当时还不知道爵士乐,也无从知道自己就像一首爵士乐歌曲。20世纪70年代最流行的那四十首歌曲都在试图诉说我们的故事,却从未真正把我们说清。
十五岁那年夏天,父亲把我带到了一个女人面前。那女人是他在伊斯兰民族组织的兄弟介绍认识的。他说,这位女士受过教育,我有什么话都可以跟她说,因为那时候,我几乎总是缄默不语。在那之前,曾经口齿伶俐的我突然变得沉默,像是被夺走了呼吸,陷入了一种令家人不解的忧愁之中。
索尼娅女士瘦瘦的,她棕色的脸蛋严严实实地遮掩在黑色的头巾下。从那以后,这个戴着头巾、手指纤细、黑色眼眸里闪烁着疑问的女人就成了我的治疗师。但那时,也许已经太迟了。
“谁还没经历过一些沟沟坎坎呢?”索尼娅女士经常这样问我,似乎理解了人类的苦难是如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另一个布鲁克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