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未来:重塑世界的五大发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发现未来
——重塑世界的五大发明
[英] 加文·维特曼 著
张金凤 译
中信出版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鸟人
第二章 看得见影像的盒子
第三章 沙滩上的字
第四章 提花织布机织出的计算机
第五章 从空线圈里发出的声音
后记 抛弃自己年代的所谓智慧
致谢
前言
尤里卡时刻:(名词)某项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突破发生的那一时刻……
——《牛津英语词典》
所有的现代发明都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这就是本书的主题。本书详细记述了20世纪的5项重要发明背后的漫长酝酿史,如今这5项发明已经无处不在、深入人心,它们分别是飞机、电视机、条形码、计算机和手机。每一项发明都来源于之前的多次创新与发现,而这些早期的创新与发现便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将讲述许多关键技术的发展史:从平版印刷术到纺丝技术,再到无线电技术,其中的每一项技术都在某项新发明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往往并非有意为之。
本书每一章的叙述都始自某个“尤里卡时刻”,即某一项新技术(无论其如何粗陋)首次出现的时刻,然后追溯其历史,挖掘出那些最终发展出这一现代发明的科学突破。最终,本书将重新聚焦于这一现代发明,但不涉及随后对这项技术的种种改良,比如,手机发明之后很快又出现的智能手机和数字广播。
每一项发明背后的历史都非常令人着迷。通常情况是,就在这项技术被证明可行之前不久,最聪明、最博学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仍然宣称它不过是痴人说梦,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一旦第一架动力飞机升上天空,电视屏幕上闪出第一幅图像,第一件商品成功扫码,第一台个人计算机开始工作,手机通话得以第一次实现,那么之后的创新就突飞猛进了。这就好比一粒种子在几百年的沉睡之后,终于迎来适合的气候,便开始迅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发明创造自有其时。1945年,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局长范尼瓦·布什博士曾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过同样的观点:
莱布尼茨(1646——1716)发明了一台计算器,其中已具备近期出现的键盘装置中的大部分关键技术,但这台计算器不可能投入使用。因为当时的各种经济条件都阻碍了它的运用:建造计算器需要巨大的劳动力成本,在实现大规模生产之前,这些劳动力成本远远超过运用这台机器所能够节省的劳动力,因为运用纸和笔完全可以替代它的功能。另外,计算器可能经常会出现故障,运行不够稳定可靠。在那个时代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复杂性与不稳定性几乎是同义词。
巴比奇虽然得到了对于他那个时代来说不同寻常的慷慨支持,但他也依然无法生产出他的运算机。他的想法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建造和维护成本过于高昂。假使我们详细告诉一位埃及法老如何制造汽车,他也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但他依然需要举全国之力才能制造出一辆汽车的成千上万个零件,而这辆车在第一次开往吉萨的路上可能就会抛锚。
所有的发明创造,无论它们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是多么新奇,都依赖于一些前期的发现和创新,所以我们永远不能说它们是专属于某一个天才的杰作。但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是,那些做出重大突破的发明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游离于现存主流产业和技术之外。他们经常是彻头彻尾的业余爱好者。美国著名发明家查尔斯·詹金斯曾在其于1925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上表达过这种观点。他提出疑问,有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奇怪的事实,那就是尽管大型实验室曾对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过难以估量的贡献,但它们从来没有产生出重大的、革命性的发明,并由此开启一个新的产业,比如电报、电话、望远镜、电影、印刷机、留声机、打字机、自行车、火车、汽车、飞机和收音机等。通常的情况是,某个穷人首先设想出这些东西,并且这个人越穷,其想象力越是惊人”。
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要贬低科学家和专业工程师们,就因为他们没有想到如何将某个理论突破应用于实际,从而抬高非专业人士,我们只是在强调,尤里卡时刻经常发生在门外汉身上:他们不一定都很贫穷,但他们所掌握的资源非常有限,而且不为某一项现存技术所束缚。
本书重点介绍5项产生于20世纪且现今人们都很熟悉的技术,追溯每一项技术背后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历史。每一项都从尤里卡时刻开始讲起,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视角:我们会发现,自行车成为飞机的灵感,留声机引出了电话的发明,早期电视机利用了与风管有关的发现,而微芯片的制造居然使用了19世纪的印刷技术。
像本书这样的历史读物,有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发明的时间先后问题,比如,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和伊莱沙·格雷之间的专利权之争:是谁最早设计出了电话机?然而,因为这类争端无法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所以在这里讨论这类争端也就毫无必要。对本书来说,那些未申请专利的发明家所做出的贡献反而更重要,比如英国著名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美国科学家约瑟夫·亨利等。实际上,发明家通常会非常大度地承认自己的发明得益于一些早期发现。当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也可能会陷入专利权之争。威尔伯·莱特和奥威尔·莱特兄弟向德国飞行员奥托·李林塔尔致敬的故事就非常动人。李林塔尔大胆的滑翔机飞行试验激励了他们二人。在莱特兄弟成功实现了动力飞行、名利双收之后,威尔伯亲自到柏林拜访李林塔尔的遗孀,后来两兄弟还送给她一份圣诞厚礼。
绝大多数的发明创造并不涉及时间先后之争,这仅仅是因为人们对它们的商业利用前景没有多大兴趣。有人曾经说过,知道去发明什么和知道如何发明是同等重要的。这本发明史中的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就是,极少有人能想象到某个新奇物件会大受欢迎,比如19世纪70年代的电话机。人们根本想不到必须靠发明某个新物件才能解决某个现实问题。当时英国邮政总局的首席电气工程师威廉·普利斯爵士就是个著名的反面例子。1879年,电力照明委员会开始担心会受到来自电话的干扰,于是咨询普利斯爵士,是否认为“电话会成为未来的重要工具,并被公众广泛使用”。他的回答是,在美国也许会的,但在英国不会,“我们国家信童、邮差什么的都绰绰有余,而美国没有”。
这种缺乏想象力的例子在某些成熟的产业中比比皆是。发明家们努力在做的事情经常会被大众看作是愚蠢的,因而,科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发现未来:重塑世界的五大发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