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校注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15BZX056)前期成果
校注说明
一、谢无量《中国哲学史》(以下简称“谢著”),是中国哲学史研究开山奠基之作。不同于时下“选出而叙述之”“以西解中”主流范式,谢著既立足于中国思想学术史固有脉络,又融贯西学原理,深具“中国效度”与“哲学效度”。“谢无量范式”开辟了一条中国传统思想现代化“以中化西”之道路,为我们当下思考中国哲学如何返本开新,具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
二、谢著有大陆版及台湾版两个版本系统,皆为繁体竖排,旧式句读。简体标点本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谢无量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则所据非民国五年初版本[1],再则点校错讹及疏漏之处甚多,颇不便于研习,实有重出整理本之必要。
三、校勘以谢著1916年初版为底本(简称“底本”),以1927年八版(简称“八版”)、1967年台一版(简称“台一版”)、1976年台四版(简称“台四版”)、《谢无量文集》(简称“人大版”)等四种谢著版本为对校本。
四、对谢著所有引文,皆详加校勘并注明出处。引文校勘所据文献,以《文渊阁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清人注疏》《二十四史》《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理学丛书》等常见易得、精校精勘本为主。
五、凡订正谢著正文、引文之讹脱倒衍,考辨异文、存疑、考证者,皆出注说明。
六、根据我们对谢著原文及引文的理解,在必要处重新施以现代标点。凡不同于谢著句读及人大版标点处,皆不出注。
[1] 如,谢著初版“是因盗儒为害者,而遂谓儒之不可为,可乎?”(第三编上第55页)一句,八版(第三编上第55页)、台一版(第383页)、台四版(第383页)皆脱二“儒”字。人大版(第398页)亦脱二“儒”字,并以二“□”标示脱文,可见其所据非初版。
绪言
今世学术之大别,曰哲学,曰科学。哲学之名,旧籍所无,盖西土之成名,东邦之译语,而近日承学之士所沿用者也。虽然,道一而已。庄周论道术裂而后有方术,道术无所不统,方术则各明其一方。道术即哲学也,方术即科学也。古之君子,尽力于道术,得其全者,是名曰儒。扬子云曰:“通天地人曰[1]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2]伎”[3],儒即哲学也,伎即科学也,故“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4]。在古之世,道术恒为士君子之学,称学而道在其中。及官失学散,乃谓之曰儒学,谓之曰道学,谓之曰理学,佛氏则谓之义学,西方则谓之哲学,其实一也。地虽有中外之殊,时虽有古今之异,而所学之事,所究之理,故无不同者矣。
哲学之名,实自拉丁文之Philosophia转译而来,本意为爱智之义。故苏革拉第曰:“我非智者,而爱智者。”智与哲义本相通,《尚书》“知人则哲”[5],《史记》作“知人则智”[6],《尔雅·释言》“哲,智也[7]”[8],《方言》“哲,知[9]也”[10]。孔子为中国哲学之宗,尝自居好学,又曰:“好学近乎知[11]”[12],是即以爱智者自居矣。智者,致知之事,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自吾一身以至于宇宙万事万物之理,莫非学者当知之事。知有大有小,有偏有全,见其全者为哲学,见其偏者为科学,故哲学备矣。善夫斯宾赛尔之言曰:“世所谓下学,不备之学也;科学,偏备之学也;哲学,全备之学也。(Knowledge of the lowest kind is un-unified knowledge;Science is partially-unified knowledge;Philosophy is completely-unified knowledge.)”(《第一义谛》,第二编,第三十七节)[13]凡科学之原理,无不出于哲学,及其日趣精密,则离哲学而独立,别树一科以去。然则科学实自哲学而分,哲学实为科学之原矣。
所谓哲学之分类,今昔略有不同。近世学者,论其大别,率分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三种。吾国古有六艺,后有九流,大抵皆哲学范围所摄。至于哲学史之作,则在述自来哲学变迁之大势,因其世以论其人,掇学说之要删,考思想之同异,以史传之体裁,兼流略之义旨。溯厥前例,远自孔门,如《论语·尧曰》章述尧舜禹“执中”之传,而《系辞》载伏羲至尧舜之取于《易》道者,宜是哲学史之滥觞也。若夫庄子之《天下篇》,荀卿之《非十二子》,司马谈之《论六家》,淮南之《要略》,刘向之《别录》,班固之《艺文志》,虽辞有详略,而谊贵通方,皆折群言以居要,综百氏以辨类。于是又有列史之《儒林传》,创自马迁,而后世承之(亦有名《儒学》者[14])。惟《宋史》别出《道学传》,盖《儒林传》本以识经术之传授,其后义例稍广,所取或杂。故宋世理学大兴,遂创为《道学传》,以居纯理之儒也。至记述一学派之源流而为书者,莫精于朱晦庵之《伊洛渊源录》,统一代之学派而为书者,莫详于黄宗羲之《宋元学案》及《明儒学案》。此其体例皆近于今之所谓哲学史者也。
自宋以来,叙述学派源流之书,视古加详,而门户之争亦渐盛。盖莫不推尊濂洛,上绍孔孟,于七十子之徒及汉唐学者,皆有所绌焉,于是有汉学宋学之分。晚清汉学之帜复张,其绌宋学也又甚。故同一宋学也,当时则有洛蜀之分党,有朱陆之异同,有永嘉永康之杂学,明以后又有朱学王学之争,交相非而未有已也。又况宋学之外,又有汉学,汉学之外,又有异端释老之说,尤道不同不相为谋者哉!虽叙述源流之书,亦视出于何派之学者,其抑扬进退,恒各殊科,是以学者欲通观古今学术之变迁,实难得一适当之书也。
兹编所录,起自上古,暨于近代。凡哲人巨子,树风声于当时,标新义于后来者,皆掇其学说之要,用今世哲学分类之法述之,以其条纪贯串,便易观省也。约其精蕴,故无取繁词;求其会通,故并存异学。惟载籍极博,挂漏者众,率尔诠次,尤多未安。聊因载笔,备遗忘云尔。
[1] “曰”,诸本皆误作“之谓”。据《诸子集成七·法言》第39页,《法言义疏》下第514页改。
[2] 同上注。
[3] 《君子卷》:《法言义疏》下第514页。
[4] 《子张》:《论语注疏》第257页。
[5] 《皋陶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哲学史校注 》 - 插图1
书籍《中国哲学史校注 》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哲学史校注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