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对联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7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华经典故事
出版说明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女娲造人、刻舟求剑、苏武牧羊、美人计、新亭对泣、割发代首、毛遂自荐……这些故事穿越历史、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它们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浓缩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智慧,同时还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纷繁历史变迁的窗口。为帮助当代读者了解中华五千年的辉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积淀,陶冶情操,并引领大家由此阅读古代经典,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故事”丛书。
丛书精选中华故事中的经典篇章,在保留传统故事精髓的基础上,更加贴近当代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使读者更容易领悟经典故事所传达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
故事内涵有提升。每个故事之后用简练的语言联系实际,进行解读,以唤起读者更多的思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
故事后或附经典原文,让读者通览经典原貌,整体感知;或附“博闻馆”,链接与故事相关的其他故事或知识,拓宽思路,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故事。
故事配图丰富新颖,力求趣味性和知识性并重。巧妙的配图文字,帮助大家轻松阅读,并开阔视野,从多角度扩展知识。
对于故事中的生僻字词均加注汉语拼音及注解,以帮助阅读和理解。
本套丛书由富有研究成果的专家学者协力创作,在此对所有参与编写的人员表示由衷感谢。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3年3月
前言
对联雅称楹(yíng)联。楹是房屋前部的柱子,楹联即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楹联是以独立使用的对偶句来进行表情达意的文体形式,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门类。楹联又与民俗宗教、书法镌刻、建筑园林等相结合,形成了楹联文化。“楹联习俗”已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联在流传过程中,往往连同创作的背景和情节,以对联故事的形式口耳相传。《中国对联大辞典》关于“对联故事”的定义是“关于对联为内容的故事和传说,侧重于讲述一副对联产生的经过,通过故事情节和对联内容,表现撰联人的身世、遭遇、情操、情感和智慧,或表现出句人与对句人出题、答对中的性格冲突和戏剧性的变化,便于口头讲述和流传。因其中一部分内容只是民间传说,故不能视为史料。”
对联故事首先属于民间文学中“传说故事”的范畴。传说类的对联故事,可分为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三类。人物传说的主人公一般是以聪慧、机敏略带诙谐而著称的文人,如苏东坡、解缙、唐伯虎、郑板桥、纪晓岚及地方性的知名文士等。史事传说是针对重大的或较有影响的历史事件而产生的对联故事。地方风物传说是关于山川景物及风土人情的对联故事。
除传说外,对联故事中还有生活故事和笑话两种类型。生活故事又分生活斗争故事和爱情故事。生活斗争故事多展示特定的矛盾双方如财主与长工、神童与腐儒、百姓与贪官通过对联斗智的故事。爱情故事多以才女为主角,大多讲述以联试才、以联招亲、以联谏夫的故事。笑话类的对联故事多讽刺撰联、改联、读联过程中所出现的错位与不协谐,产生出奇不意的喜剧效果。
对联故事在给人以愉悦和欢笑的同时,也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还具有讽刺、戒勉等社会功能。但对联故事毕竟只是传说故事,不可以看作真实的历史事实,如本书卷首的“王羲之写春联”的故事就是完全出于杜撰,因为在王羲之所处的晋代最多只有在桃木板上画神像的桃符习俗,以红纸书写春联的风俗要到明代中早期才得以形成。
本书精选了数十篇精彩有趣的对联故事,大致以故事主角的历史年代排序。故事还附有“博闻馆”及相关插图,以期起到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的功效。最后,谨向参与了文字改写润色工作的卜用可、张志强、刘红艳、缪旭东、贾雪梅、刘明、渠芳慧、吴民富等同仁表示真挚的谢意。
刘太品
2013年元月1日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半截春联防偷盗
陆云荀隐报家门
蜘蛛虽巧不如蚕
王安石三难东坡
苏东坡智服辽臣
东坡兄弟对佛印
苏东坡兄妹趣对
苏小妹三难新郎
松雪佳联惊四座
小子拈句对尚书
对联天子朱元璋
小和尚联对尚书
解缙改联服尚书
徐晞妙对讽幕僚
于谦儿时巧应对
敏政妙对做快婿
李东阳智讨风筝
叫花子佳联成姻缘
祝枝山巧断联句
蒋焘智对拆字联
唐伯虎巧对来客
白阳妙句对伯虎
十岁孩童对奇对
杨慎巧对交至友
炭黑火红谷米白
戴大宾应对如流
文长无言对知府
螃蟹八足横九州
文章桥上晒文章
宰相巧对状元郎
杜秀才联斥贪官
试问泉自几时冷
气节有亏遭联讽
主考佳对镇考生
揭时弊科场赋联
蒲松龄巧骂乡绅
师生席间试高下
半副妙对戏盐商
都是一百四十一
纪晓岚应对船夫
自解妙对正应景
朋友共同续佳联
王尔烈联激考官
雨村巧对回文联
独眼进士斗皇帝
刘凤诰信手写联
武官对句成文官
稚儿撰联封秀才
皇上上联臣下联
识炎凉状元拒客
出口成对交朋友
用心良苦劝戒联
魏源续对斗文痞
曾左互对显才情
五品官和六味丸
做生老爷刮地皮
妙趣横生藏谜联
老中医药名巧对
总兵联对斗知府
秀才佳联求佳偶
幽默大师奇对联
宰相司农互嘲弄
笼花袖底入长安
梁启超见张之洞
华罗庚自对巧联
半截春联防偷盗
有一位大书法家,过年时,自己写了副春联贴在门口: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书法家的字写得很漂亮,为人们所景仰,很多人欲求一副他的墨宝而不得。书法家的儿子刚把对联贴于门口,还没等浆糊干透,春联就被人悄悄揭走,当作墨宝收藏起来。无奈,书法家只好再写一副:
莺啼北里
燕语南邻
他叫儿子把春联再次贴上,不料又被一位酷爱他手迹的书法爱好者“盗”走。俗话说:“二十四,写大字。”大书法家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写春联,直到腊月三十,春联写了不少,可是在自家门口一个字也没留下。他一赌气,不写了,没春联也照样过年。
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红彤彤的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夫人着急了,说贴春联是自古传下的规矩,能驱除晦气,带来好运,直催丈夫想个办法,一定要在门上贴上春联。书法家思考一会儿,微微一笑,运笔走腕,又写了副七言对联,让儿子拦腰剪断,先把上半截贴出去。那些“书法真迹收藏者”早盯着这家的动静,等人家贴完春联进屋,到门口一看,两旁贴着:
福无双至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华对联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