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4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序言
在过去几十年间,社会学以及更广义的社会科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大部分只是在较为复杂的文献中才得到讨论,对于不熟悉这一题材的人来说,他们通常难以理解它们。本书的写作在于提供一个反映社会学当前发展的导论,以使初学者也能够了解它们。我之所以称之为“批判的导论”,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对于那些长期被看作是社会学既定智慧的一系列观念来说,它是批判性的;同时,我也认为,从本书所理解的社会学而言,它与社会批判之间存在着必然而直接的联系。社会学不可能是一种中性的知识活动,它不能不关心其分析对其研究对象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
本书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社会学的其他导论性文本。它检视了社会理论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学与所有社会科学共同关心的理论核心。我并不认为,对于那些对社会学只想有粗浅了解的读者来说,这些问题就不重要。我也不接受这样一种共识:在读者对社会学的经验内容有更多的了解之前,这些问题过于复杂,以至于难以理解。同时,即使在分析这些经验性内容的时候,我也强调了一些迥异于其他导论性著作的重点。许多社会学著作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社会而写的——它所针对的是作者和读者都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我将力图避免这种偏狭的形式,我认为,社会学思想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打破这种熟悉环境的限制。但是,本书最突出的特征或许在于其强烈的历史取向。“社会学”和“历史学”或许可以作为两个泾渭分明的研究领域而得到传授,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尽可能做到简洁,但这也意味着在广泛性方面必须有所牺牲。我无意写作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以此涵盖所有符合社会学旨趣的主题。读者倘若需要的是这样的一本书的话,那就只有另觅高明了。
安东尼·吉登斯
致谢
作者和出版商谨向下列友好地允许我们使用其版权材料的个人或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皇室出版管理处(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的管理员,我们从《社会趋势》(Social Trends)中引用了相关数据;联合国1983年出版的《联合国统计年鉴(1981)》,我们从中引用了相关图表。我们愿意向版权持有者负责,倘若中间存在任何无意的遗漏,出版商乐意在适当的时候予以补正。
第一章社会学:议题与问题
社会学是一门毁誉参半的学问。一方面,许多人把它看作是一种煽动反抗和激起反叛的力量。尽管他们并不清楚社会学到底研究的是一些什么样的议题,但他们总是把社会学与颠覆性联系在一起,把它与激进学生的尖锐主张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那些在大学或学院中对社会学有着某些直接接触的人,则对社会学持一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是一种比前者更加普遍的看法。他们认为,社会学实际上不过是一门枯燥无益的学问,与其说它能刺激学生走向街垒,不如说它以其陈词滥调使学生无聊到了极点。在这种学院格局下,社会学尽管呈现一副科学的外观,但它并没有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启蒙效果——一种其从业人员能够以它为目标的效果。
我认为,那些对社会学持第二种看法的人具有相当的理由来抱持这样一种观点。因为社会学的许多支持者们——甚至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喜欢玩弄一套虚假的科学语言来包装其陈词滥调。那种认为社会学从属于自然科学,从而应当一成不变地套用后者的程序和目标的观念是错误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学的一般批评者对它所提出的成果抱怀疑态度是相当正确的。
在本书中,我的观点比较接近于第一种看法,而不是第二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学必须对大多数人所秉持的良善行为进行猛烈的非理性攻击。尽管我的确主张,社会学必须被看作是具有颠覆的品质。我要说明的是,这种颠覆或批判的品质,并不表示社会学在知识上是一种声名狼藉的事业(它也不应当如此),相反,它之所以具有这种品质,是由于它所处理的是一些跟我们每一个人都切身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中重大冲突和争论的对象。不论激进学生或任何其他激进分子是循规蹈矩,还是激越狂暴,在刺激他们行动的动力与他们对社会学的意识之间,的确存在着相当广泛的联系。这并不是说社会学家在直接倡导革命,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相当罕见的情形,正确的理解应当是,社会学研究必然要揭露当今世界所必须面对的基本社会问题。事实上,每个人对这些问题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只不过社会学研究可以将他们带入更深层次的核心。社会学不能只是一种纯粹的学术研究,如果“学术”指的是在大学封闭的围墙内所出现的一种漠不关心和冷眼旁观的态度的话。
社会学并不是一个包装得整整齐齐的礼包,只消拆开它就可以看清它的内容,除此之外,不再有其他的要求。像所有其他社会科学——它包括许多其他学科,如人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一样,社会学也内在地充满了争议。也就是说,各种关于社会学性质的争论已成为社会学的一大特色。这并不是社会学的缺陷,尽管对那些自称为专业“社会学家”的人来说,或者对那些被无数对抗性观念(有关各种社会学问题应当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得到分析)所困扰的门外汉来说,情况的确如此。社会学的争论永无休止,对于应当如何来解决这些争论通常也缺乏共识,对那些被这种情况所困惑的人来说,他们认为,这是社会学尚不成熟的表征。他们希望社会学像自然科学那样,形成一组可以予以证实的普遍性规则。但是,根据我在本书中将要阐述的观点,这种认为社会学应当一成不变地模仿自然科学,或者把它看作是一门有关社会的自然科学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必须强调的是,我说这些并不含有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目标与对人类社会行为的研究完全不相关的意思。社会学研究的是可以实际观察得到的题材,它依赖于经验研究,并尝试提出理论和一般框架以解释这些事实。但是,人类不同于自然界的物质材料,从某些极为重要的方面来说,对自身行为的研究必然完全不同于对自然现象的研究。
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要理解社会学的发展及其当前的关怀,就必须首先了解那些创造了现代世界的各种变迁。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社会转型的时代。在过去两个世纪里,这个世界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社会变迁,迄今为止,这些变迁的脚步并未减弱,反而得到了增强。这些变化最初发生在西欧,现今已影响了整个世界,它们几乎完全瓦解了历史上经历了数千 ............

书籍插图:
书籍《社会学》 - 插图1
书籍《社会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社会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