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
作者:张文喜;臧峰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ISBN:9787300242569
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张文喜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总体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马克思论“大写的人”》《自我的建构与解构》《自我及其他者》《方法与反方法:基于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对话》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230余篇。
臧峰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敦国王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011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之一。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出版专著《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以人学为视角的当代解读》《通往智慧之路:以问题开启哲学的沉思》《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研究》,译著《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恩格斯传》,并在《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总序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政治哲学史”丛书,包括《西方政治哲学史》(三卷)、《中国政治哲学史》(三卷)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一卷)。
哲学中的政治哲学理论历史悠久,但是在19世纪以后沉寂多时,为政治学或政治科学所取代,直到20世纪70年代罗尔斯《正义论》的出版,政治哲学才得以复兴,并且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因其与社会现实在实践性指向上具有密切关系,当代政治哲学俨然成为哲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政治体制改革和新的经济社会形态的影响,政治哲学逐渐成为汉语哲学界的显学,国内的政治哲学研究在基本史料的积累、经典著作的译述、基本概念的厘清以及最新学术前沿问题的追踪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与进步。迈过新世纪门槛之后,全球知识界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人类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启蒙动力日渐衰微,现代性一再遭受质疑,新自由主义面临危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处在探索之中……如此种种,给政治哲学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在此理论困境和现实问题的双重促逼下,越发凸显出中西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然而,与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相比,我们的政治哲学研究毕竟刚刚起步,尤其是基础建设相当薄弱,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政治哲学学科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掌握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趋势,了解哲学家们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哲学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之为中国政治哲学的重要理论资源和主要参照系,乃是中国政治哲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鉴于中国的高速发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何总结出中国政治哲学的独特意涵,发掘传统资源对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的积极作用,深入关注中国现实,回应中国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而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亦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开展的工作。有鉴于此,我们向中国人民大学申请了“政治哲学史(中西政治哲学研究·第一期·七卷本)”这一“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希望立足国际学科前沿,体现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凝聚各高校的优势,培育新兴的政治哲学学科,集中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各学科中相关的学术力量,借助对这些领域内政治哲学的深入研究,为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做一些基础性的准备工作,进一步激发哲学对于当代社会的“批判性”作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政治哲学史”就是该项目的结项成果。
关于这套“政治哲学史”的编写工作,有必要向读者做一些解释和说明。
第一,我们这套“政治哲学史”虽然名为“政治哲学史”,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距离全面、系统、详尽的政治哲学史还有相当的差距。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虽然近些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毕竟基础比较薄弱,梳理基于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基本范畴也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现在编纂一部全面、系统、详尽的政治哲学史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据此,我们这套七卷本“政治哲学史”主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突出那些在政治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与此同时,强化学术研究的深度,以某个问题或主题为研究的核心,以此叙述策略来架构政治哲学史的大框架,意在为将来编纂更加全面、系统、详尽的政治哲学史做一些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第二,与此相关,这套“政治哲学史”的编写模式是,基本上每一章研究一位哲学家或一个流派,并且强调突出相关的主题而不要求全面系统地介绍哲学家或流派的政治哲学思想,因而几乎每一章都可以看作一篇围绕一个人物或流派而展开的论文。尽管我们并没有在政治哲学史的整体性线索上多做文章,但是由于问题意识的自觉、思想谱系的传承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衬托,实际上各章内容之间自有其紧密的相关性。当作者们围绕各自的主题深入论述时,历史背景、问题演变和发展线索已然隐含于其中。
第三,我们这套“政治哲学史”是集体合作的结晶,编写者包括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他们都是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基本上实现了项目启动之初就确立的“最合适的人写最合适的章节”的编写原则。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个别重要人物思想的介绍和阐述由于没有合适的写作人选,暂时付诸阙如,以待将来再做补充。
第四,虽然政治哲学历史悠久,但是作为专门的学科领域,政治哲学的历史并不长,其基本研究范式以欧美学术界为主导。不过,作为对各种政治概念、问题和方法的研究,各种政治哲学思想蔚为大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一方面,当代的政治哲学研究所面临的思想资源、现实难题和研究方法均有共同和共通的地方,另一方面,不同的理论背景和价值取向,也使西方政治哲学史、中国政治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的编纂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特色。我们这套“政治哲学史”的尝试,是以各自的学科取向为基础的。相对来说,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比较成熟,问题、方法与理论的线索比较清晰,而中国政 ............

书籍插图:
书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