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信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马克思与信仰
作者:陈先达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300258201
价格:38.00元
目录
CONTENTS
引言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与学术性
一、日常生活
(一)哲学走向生活
(二)化验条中的哲学
(三)要有“烟火气”
(四)两种哲学
(五)有用与无用
(六)生死观
(七)共同富裕
(八)命运与时运
(九)自由与任性
二、文化自信
(一)本质
(二)使命
(三)底气
(四)政治与学术
(五)历史审视
(六)“西方中心论”
(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八)民族解放
(九)民族自强
(十)自觉与传承
(十一)文化与文化名人
(十二)自信之路
(十三)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
三、理论和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一)坚持共产主义理想
(二)社会责任
(三)理论工作者的坚定性
(四)立德与立言
(五)立场与情怀
(六)博士生的培养
(七)一世读书抵封侯
(八)理论研究与地狱入口
四、信仰
(一)两种信仰
(二)马克思主义的威力
(三)不朽的马克思
(四)“姓马”与“信马”
(五)职业选择中的价值导向
(六)边缘化与指导地位边缘化
(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
(八)方向与道路
(九)四个“不是”
(十)龙种与跳蚤
结语 未来属于马克思主义
引言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与学术性
从马克思诞生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已有200年了。这只是世界历史的瞬间,可对中国来说却是沧桑巨变,是从饱受列强侵凌宰割的苦难岁月,到经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走向,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分,与改革开放不可分。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重新回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学术思想,而且具有强烈的政治指向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值得纪念。因为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对人类的贡献是其他思想家难以比肩的。马克思最大的贡献是创立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缔造者。没有马克思,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即使当时会产生另一种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类似学说,但其科学性和面貌可能完全不同。历史不可能同时创造出两个绝对相同的历史人物,同样,历史也不可能创造出一模一样的科学思想体系。当前,我们应该反对那种以学术的名义把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对立起来的观点。有些西方学者甚至引用马克思在特定环境特定语境下说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1]

这句话作为立论根据。其实,1890年恩格斯在批评德国党内的一些大学生的幼稚行为时曾明确指出马克思这句话的真实意义。他说,马克思说这句话是为了批评当时法国的共产主义者,是为了区分“龙种”与“跳蚤”。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学术思想,而且具有强烈的政治指向。我们只要比较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知道。恩格斯曾经批评费尔巴哈谈自然谈得太多而谈政治谈得太少。确实如此,只要读他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就知道,他主要是反对神学和思辨哲学。他说,神学的秘密是人本学,思辨哲学的秘密是神学。改变的方法只要把主词和宾词颠倒过来,将宾词当作主词,就能得到毫无掩饰的、纯粹的、显明的真理。马克思则不同。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既是一个哲学变革的纲领,也是一个革命实践的纲领。纲领第十条明确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2]

。作为整个新唯物主义灵魂的第十一条则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
世界,问题在于改变
世界。”
[3]

改变世界最根本的就是改变旧唯物主义作为立脚点的市民社会,建立一个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世界,即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纲领超出了单纯哲学范畴,几乎可以同时视为以哲学语言表达的变革世界、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政治纲领。
我也从来不同意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政治性的、非学术的,只有回归马克思原典研究才是回归学术研究的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有害的。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性就是源于马克思经典本身的政治性。马克思经典著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明确的阶级性,因为马克思经典著作本来就是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而研究和著述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最著名的经典著作,它至今仍然使资本主义统治者感到震怵和恐惧。可以说,无论是马克思所著的像《资本论》这样的皇皇巨著,还是他发表在报刊上的评论,无论是他正面阐述自己观点的著作,还是他与对手或论敌的论战文章,无不是既具有高度的学术性又具有立场鲜明的政治性。这并不奇怪,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这就决定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不可能只具有学术性而不具有政治倾向性,因而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研究不可能避免双重特性,即学术性和政治性。你只要读读西方有些学者从马克思经典中断章取义得出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就可发现,他们是纯粹的学术研究而不具政治性吗?!事实上,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研究,完全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立场和态度。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学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掌握和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是我们的理论宝库,不能只将其作为注释和考证的文本。即便是只将其作为注释和考证的文本,也必然会渗入研究者诠释文本的理论结论和政治倾向。
另外,在有些人看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没有什么学术性,仿佛只有研究中外某个大思想家的著作才叫学术研究。这是对学术性的错误理解。对中外著名思想家的研究当然具有很高的学术性,我们也需要专门人才进行深入的研究,正确诠译和解读他们的思想,以便继承他们的智慧。但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性而贬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可以说,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具有极高的学术性,因为它是建立在对世界发展普遍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揭示基础上的学说。恩格斯说过: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 ............

书籍插图:
书籍《马克思与信仰》 - 插图1
书籍《马克思与信仰》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马克思与信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