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_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李松蔚著.—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10
ISBN 978-7-5113-7254-3
Ⅰ.①难… Ⅱ.①李… Ⅲ.①心理学-通俗读物 Ⅳ.①B84-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99778号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
著 者:李松蔚
出版
人:刘凤珍
责任编辑:付改兰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880mm×1270mm 1/16 印张:15 字数:160千字
印 刷:三河市文通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版 次:2018年7月第1版 2018年7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113-7254-3
定 价:49.80元
中国华侨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静安里26号通成达大厦3层 邮编:100028
法律顾问:陈鹰律师事务所
发行
部:(010)82068999 传真:(010)82069000
网 址:www.oveaschin.com
E-mail:oveaschin@sina.com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如果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可联系调换。质量投诉电话:010-82069336
李松蔚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注册心理师,专栏作者,一个女孩的父亲。
在家庭关系中,我们常常会寻找那个“犯错”的人,有时是“犯错”的孩子,有时是“犯错”的父母。这本书记录了我作为一个系统式家庭咨询师,同时也是一个儿子、丈夫与父亲,这些年与家庭共同成长的过程。无论是我受的专业训练,还是我的个人经验,都让我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存在一个“问题”的话,这个问题是所有人用各自的方式共同维持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囚徒,也是彼此的狱卒。找到一个人犯错并不难,难的是在这当中发现新的可能一自由的可能,解放的可能。
这本书旨在告诉大家,对于家庭,我们总是可以找到积极的、不指责的、寻求改变的态度。每个人都不自由,每个人也都是自由的。
——李松蔚
目 录
1 认知误区:你是否自己主动选择了不幸
我不应该被如此对待
“我是抑郁症,你帮不了我”
那些道理很好,但我只是在吐槽
“不是你的错,你干吗还不走出来呢!”
你不面对它,不等于它不存在
痛苦是无法掌控的
我管不住孩子玩游戏,所以游戏公司该替我管
2 关系视角: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分清你和我,不等于不管你死活
“怎么可以有这种人?”
如何正确安慰一个倒苦水的人
你的好心指点有时会适得其反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
人自私一点儿,未必对别人没有贡献
3 亲密困境:你是否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凭什么每次让步的人都是我?”
回一次家受到一万点伤害?
别人说的,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在哄你
有时候,“不靠谱”的父母也很重要
放轻松,不过是在孩子面前吵个架而已
为了孩子,好好离婚
4 育儿观察:请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人
孩子的需要,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需要
一个孩子的“网络成瘾”
成人的规则与儿童的江湖
育儿文章说得很对,但你最好不要看
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质是什么?
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恰恰是因为你的重视
就算看不惯别人家的育儿方式,也可以允许它先存在着
5 家庭系统:家庭当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合谋
确定的一代和不确定的一代
我们真的可以挣脱原生家庭吗?
我们能帮孩子制造“主动性”吗?
我压根儿就不信“丧偶式育儿”那一套
孩子有分离焦虑,大人也有分离焦虑
1
认知误区:
你是否自己主动选择了不幸
我不应该被如此对待
某种意义上,越能展现出不幸的人,就越有力量。
关于霸凌事件的讨论,最让人欣慰的一点,就是很多曾经有过类似遭遇的人站出来发声。有的人说,我活了几十年,从来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别人。直到今天,才觉得可以说出来了。这是他们的成长,也反映了风气的进步。
一个没有纷争伤害的社会,当然是理想世界。但是,如果不可避免地还是会被伤害,而受害者不需要过了几十年才敢讲出来,而是在事件发生当时,就知道自己受委屈了,立刻找人求助,向人倾吐,这也是一种进步。
最起码,受害者知道“我不应该被如此对待”。
一
这是最近想到的一个角度。
由于职业的原因,我常年打交道的都是各种不如意的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的烦恼与不幸。从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人相信自己是低人一等的“弱者”。但是换一个角度,一个人把自己的不幸讲出来,多少也证明了他的底气和信心。能看见自己的“不幸”,意味着他们对生活是充满更高期望的。
我总是问他们:“你们是怎么想到来做心理咨询的呢?”
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核心都包含了一个意思,就是他们意识到,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他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光是意识到这一点,有的人说,他们已经忍受了许多年,但几乎没有改变的念头,是因为他们并不相信那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带着痛苦来求助,说明他们终于攒足了挑战痛苦的勇气。
看到这一点,会让人在同情之余感到振奋。我再问他们:“是什么让你在最近有了这种勇气呢?”他们会告诉我,他们终于开始相信,一切可以变得更好。某一些事情让他们获得了力量,他们开始允许自己设想更好的可能性。
二
在农村,我曾经为一些处于底层的人提供过福利性质的咨询服务。但这些人反而坐立不安,找不到想谈的主题。某种意义上,真正不幸的人感知不到自己是“不幸”的。生活不就该是这样吗,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抱怨,说明他清楚更好的生活是什么样。我认识一个山西人,他说:“在我家,空气乌黑乌黑的,我们从来也不觉得有什么。这几年,才知道原来那就是雾霾啊!”
面对苦难,承认苦难,是走出苦难的第一步。
孩子被打了,是一个悲剧。被打了之后能够向父母哭诉,是不幸中的万幸。凭这一点,说明孩子心中清楚自己不应该受气,而且相信父母可以为自己撑腰。有的父母一听说孩子被欺负,第一反应就是:“你怎么这么懦弱?给我打回去!”久而久之,孩子不会再向他们求助。有的父母说:“哭个屁,哭能解决问题吗?”孩子就不会再哭。能让孩子哭出来,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_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