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关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金钱关系
作者:[英]尼尔·弗格森
译者:唐颖华
ISBN:9787508632186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导论
旧的经济决定论及其新版
人人都道有钱能使鬼推磨。
——《酒店》(1972)
正如歌舞片《酒店》中所唱,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虽是一句老话,但时至今日仍耐人寻味。关于金钱,《旧约》和《新约》中均有提及,我们来对照这两句话:“金钱万能”(《旧约·传道书》10:19),以及“对金钱的执迷乃万恶之源”(《新约·提摩太前书》6:10)。贪欲在摩西律法中固然被视为难赎之罪,可正如上述第二条警句所言,在基督教教义中,即便转转致富的念头也同样会受到责难。基督教中极具震慑力的灌输手法之一,便是断言富人将被摒弃于天国之外。俗语说,一个富人进入天国之不易,更甚于一头骆驼穿过针眼。
幸而这些陈规旧律没有吓退人们赚钱的念头,否则西欧也不能成功完成从封建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当然,这些教条在抑制人们对金钱的追逐方面毫无作为,它旨在安抚那些不名一文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穷人,又能让那些腰缠万贯的富人们心怀愧疚。这一石二鸟之法对一个试图网罗人心,又寻求上层精英阶级丰厚捐资的组织而言,无愧为上上之策。
道德与金钱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造就了近代史上一个最成功的“世俗宗教”。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资产阶级令人厌憎之处在于它所奉行的“赤裸裸的自我利益”以及“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马克思提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将加速其灭亡的论断,按说也是科学的、客观的。正如资本主义制度与资产阶级势不可当的崛起推翻了封建制度下的贵族秩序一样,进而言之,工厂里集结起的一贫如洗而声势浩大的无产阶级势必也将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统治阶级。《资本论》痛斥资本主义的累累罪状,宣告它即将到来的灭亡,预言审判正等着那些无视历史进程和目标的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的清算。
我们也可以把理查德·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解读成对资本主义进行的一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批判。该剧的核心论点便是金钱,抑或更确切地说,是经过开采加工过的黄金,即权力。在第一幕中,莱茵河的仙女便告诉侏儒阿贝利希,莱茵河黄金铸成的指环可使他脱胎换骨,赋予他无边法力,全世界财富尽归其有,但有个条件,他唯有舍弃爱情的力量,唯有撒手爱的欢乐,方能获取魔力,将莱茵河黄金幻铸为指环。换而言之,便是财富与情感乃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阿贝利希起初对莱茵河仙女色胆包天地求爱,已招致断然的拒绝和耻笑,故而此时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财富。更意味深长的是,他是靠窃取黄金来完成他第一笔资本积累的。
这还不是唯一一处经济象征。紧接下来的一幕便着重于众神之王沃坦和刚为他盖成沃尔哈拉神殿的巨人发生的合同纠纷。而在第三幕中,经济象征更为明显。此时的阿贝利希已摇身变为冷酷无情的尼布尔海姆之主,在尼伯龙根的巨大金矿里,毫不手软地榨取着他的侏儒同胞们的血汗。正如他同样卑劣猥琐的弟弟米梅所唱,他的同胞们原是“无忧无虑的金匠,为女人们打造细软,为尼伯龙根装点门楣,劳作之际充满欢声笑语,而如今,这个恶棍将我们驱使,在洞穴中为他卖命……无休无止,不得安宁”。阿贝利希高压之下马不停蹄的工作节奏化为锤敲铁砧的急管繁弦,令人过耳难忘,而在稍后齐格弗里德为父亲重铸诺顿剑时,我们再次听到这段组乐:这大概是将武器锻造谱写成曲的先例吧。
当然,如今仍倾向于夸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经济主题的严肃的瓦格纳研究者已经为数不多了,这出歌剧1976年在贝罗伊特上演时,阿贝利希头戴一顶高帽,齐格弗里德身着工人的蓝衣劳动服,但这种在当时来说颇有新意的创造,到了1991年就成了老调了。而从另一方面看,正是瓦格纳本人将当年烟雾笼罩的伦敦与尼布尔海姆相提并论,也正是在1848年的欧洲大革命时期,瓦格纳开始了对这出歌剧的首度构思,不久之后,他便跟随现代无政府主义创始人米哈伊尔·巴枯宁前赴德累斯顿的兵营(在此期间,两人勾画了歌剧《拿撒勒的耶稣》,并在剧中设计了一出渎神的十字架场景)。到了1876年8月,谱写完毕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首演时,瓦格纳已然褪去年轻时激进的政治观念,但是对于那年刚满20岁的爱尔兰年轻剧作家萧伯纳而言,瓦格纳歌剧中的经济意象仍是跃然纸上:人们看到萧伯纳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一边研习《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歌谱,一边参看着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法译本。在萧伯纳眼里,《尼伯龙根的指环》是一则影射阶级制度的寓言:阿贝利希是个“贫贱穷困,粗野下流”之徒,企图跻身上流社会,而嗤笑和嘲弄让他认识到,只有成为百万富翁才能将那个社会踩于脚下,此外还能购得一位美丽优雅的如意夫人,他别无选择,只能像其他千千万万的人们每天所做的那样,弃绝爱情,而选择将金钱攫于手中。
瓦格纳这出气势恢弘的歌剧中,关键之处在诸神偷走了指环之后,阿贝利希加诸指环的一道诅咒:
我以金子赋予我的无尽魔力诅咒:
无论何人戴上此戒都将招致死亡,
拥有此戒者将忧烦无尽,
无缘此戒者则嫉妒钻心!
世人皆欲图夺魔戒,
可无人能从中得到欢愉!
占有者的守护终为徒劳,
因为它只会给他招来死神!
在《诸神的黄昏》一幕中,这道咒语终于应验,齐格弗里德遇害,此幕结尾时,布伦希尔德纵身跃入齐格弗里德的火葬堆,她把魔戒扔回莱茵河,并点燃了沃尔哈拉神殿,神殿在熊熊烈火中轰然坍塌。
无独有偶,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第一卷中也预言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类似下场——这部巨著虽在美学上逊于《尼伯龙根的指环》,但其意义却远胜之。在第32章中,马克思描述了这样一段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发展,令人印象深刻:
个人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积聚的生产资料,从而使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土地、生活资料、劳动工具……人民群众遭受的这种可怕的残酷的剥夺,形成资本的前史。靠自己劳动挣钱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即以剥削他人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所排挤。
此处“小财产”与“大财产”颇有些暗示性。另外,和瓦格纳一样,马克思也预言了清算的这一天:
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 ............

书籍插图:
书籍《金钱关系》 - 插图1
书籍《金钱关系》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金钱关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