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好作家的秘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金宇澄:好作家的秘密
著者:南方周末
文本整理:杨昊
编辑:陶伟鹏
策划推广: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4号富盛大厦2座 邮编100029)
(CITIC Publishing Group)
电子书排版:张明霞
版本:电子书
版次:2015年9月第一版
字数:23千字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朝工商广字第8087号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凡购买本社电子图书,如有内容缺失、错误,欢迎随时提报。
中信出版社官网:http://www.publish.citic.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iticpub
更多好书,尽在中信飞书App:http://m.feishu8.com
(中信电子书直销平台)
金宇澄:好作家的秘密
南方周末 著
中信出版社
目录
茅盾文学奖,书单还是榜单?
金宇澄·《繁花》·饭局·口水上海
老爷叔金宇澄其人
金宇澄 好作家要独特
2020年,请看王家卫的《繁花》
中国故事
茅盾文学奖,书单还是榜单?
2015年8月16日午后,作家金宇澄的手机热闹得不同寻常。
就在那段时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评奖办公室在中国作家网上公布了获奖作家、评委组成和实名投票等信息。与上一届相仿,六轮投票,五部作品获奖,按照得票数的多寡,获奖的包括: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以及苏童的《黄雀记》。
茅盾文学奖每四年举办一届,每位获奖者的奖金目前高达50万元。这届茅盾文学奖有252篇长篇小说参评,比上届评奖多出来74部。
得奖后,苏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最近疲累万分”,李佩甫则“扭了腰”。
读书是个体力活
2015年5月6日,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莉接到了一通电话——邀请她担任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随后发来的邀请函中,包括诸多保密协议,譬如接到通知后不能参加参选作品的研讨活动,不能再对参选作品发表相关看法,不能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与评奖有关的文字,未来不能透露评审过程的具体细节。
这是张莉第一次担任茅奖评委。按照评奖条例,评委们分别来自中国作协的聘请和相关机构的推荐,两部分人员分别为30人和31人。
5月6日到7月30日是第一阶段评审。评奖办公室要求,评委要在前期阅读基础上按参选篇目逐一阅读,进组之前要把参选的252部作品读完——平均每天要看3部作品。
“第五届时,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因为其初版字数未达13万字而被拿下。”茅奖评委、《南方文坛》杂志主编张燕玲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入围作品要求达到13万字以上,这意味着,每位评委平均每天的阅读量要达到40万字。一些重要作品评委们可能已经阅读过,打个对折,每位评委每天的阅读量也有20万字。
收到入围书单后,茅奖评委、吉林省作协主席张未民开始上网订购。按照“条例”,评委应当是“关注和了解全国长篇小说创作情况”,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的作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
这两个月时间里,读书成了体力活。“重要的作品重看一遍。名气小的作品看得比较粗,最后也会看到它们离茅奖的标准确实有一定的距离。”茅奖评委陈晓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7月29日到8月16日,评委们被集中在北京西山的某处校园。这段时间里,他们不能走远,每天主要做几件事:阅读、讨论,吃自助餐,业余活动主要是在附近散步、登山。
投票共六轮,252部作品中选出80部之后,再逐步缩小至40部、30部、20部和10部,最后一轮从10部作品中选出最终的5部获奖作品。
评委实际上一共有62位,按照规定,评委会主任铁凝不参加投票,因此总票数为61票。不过铁凝出席每一轮的投票会议,三个组的讨论则轮流参加。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大体延续了第八届的评委制度,评委会同为62人——评委实名投票并对外公开。与第八届的重要不同在于,前五轮投票情况不再在媒体公布,评委名单也一直保密,直到奖项揭晓。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评委员会副主任李敬泽表示,这种变化是为了“评奖过程能够在相对安静、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环境下进行”。
投票评出最后五部作品之前,评委们在讨论中亮出了自己心目中的那五部。听取别人的意见之后,他们还有调整自己选票的机会。在陈晓明的印象里,那时局势实际上已经明朗。从组委会公布的投票结果看,第五名《黄雀记》与第六名阎真的《活着之上》之间,票数差距明显。
茅盾文学奖的品味保守,变与不变,是争议的另一来源。
杨庆祥被问过许多次关于变化的问题。他不认为会有什么巨大的变化:“能变化到什么地方去?你说《红楼梦》,问一千年它还是伟大的作品,你说它怎么变呢?”
他把格非和苏童获奖看做茅盾文学奖多元化的标志。两位作家最初以先锋小说闻名,“虽然他们的作品现在也是在写现实,但是不算严格意义上茅盾文学奖最初规定的社会现实主义”。
在他看来,每一代评委在不同的历史语境里成长的,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的文学观念肯定存在差异,评委的更新换代肯定会导致茅奖发生变化,因为评奖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文学这个东西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
杨庆祥是本届评委中唯一一位“80后”。但参选的80后作家并不少。张莉记得,评奖过程中,在饭桌上或电梯里,她常听到评委们对年轻作家作品的赞叹。“几乎每一位评委都认识到新一代作家在崛起这一事实。”
“在评审工作第一次讨论会上,我特别提到扶持文学新人与多样化问题。《南方有令秧》《我们家》《天体悬浮》《耶路撒冷》《镜子里的父亲》《认罪书》等,尤其《南方有令秧》给我惊艳之感。”谈到年轻作家,评委张燕玲不无遗憾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要看到文学的善意”
作家王蒙81岁,这次是他第一次获得茅盾文学奖。刚开始创作《这边风景》时,王蒙不到40岁,离开北京,正在新疆寻找新生活。等这部尘封多年的小说出版,王蒙79岁。四十多年时光倏忽而过。
杨庆祥对王蒙的评价很高,认为他从事着“非常典型的现实主义写作,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特别优雅的传统”。
从1982年茅盾文学奖初评开始,王蒙就成了常客,但最后总与奖项失之交臂。
茅奖条例规定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金宇澄:好作家的秘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