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国学论丛》序
【综合类】
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献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与贡献
从出土简帛文献看战国楚道家的道说及名论——以帛书《道原》、《太一生水》与《亘先》为核心
先秦道家的道气论及其发展模式
【定州竹简《文子》研究】
古本《文子》思想论题厘测
从竹简《文子》看古今本《文子》与《淮南子》的先后关系
定州竹简《文子》及其相关问题
【郭店出土文献研究】
《太一生水》研究综述及其与《老子》丙的相关问题
郭店儒简的外王思想
郭店儒简《性自命出》所显现的思想倾向
从郭店竹简《五行》检视帛书《五行》说文对经文的依违情况
再论简帛《五行》经、说文之歧异
从郭店儒简看孔孟间礼、义之因承与转变
从传世儒典与郭店儒简看先秦儒学的忠信之德
从传世与出土儒简看先秦儒学的圣、智之德——从孔子到子思学派
【上博楚简文献研究】
《性情论》说“道”
《性情论》说“性”、“情”
由表述形式与义理结构论《民之父母》与《孔子闲居》及《论礼》之优劣
《容成氏》的列简错置问题——兼论第三十一、三十二简的离合与禹、启的相世
上博(三)《亘先》的义理与结构
上博(四)《曹沫之阵》所显现的治政与领军原则
上博(五)《三德》的义理
上博(七)《凡物流形》研究综述与哲学思想
从《凡物流形》的鬼神祭祀谈起——兼论《鬼神之明》
注:□同原文

中国古佚文献的出土并不始于近四十年,但近四十年来地下古文献的相继出土与面世,却为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研究揭开了新页,开拓了新领域。就出土文献而言,一九七二年银雀山古兵书,一九七三年马王堆帛书《老子》与大量儒、道、法、方技、数术类帛书文献,定州八角廊古《论语》,残简《文子》,一九九三年郭店竹简《老子》、《太一生水》,及多种儒家文献的相继出土,或重出于传世文献,或为未曾面世的古佚籍,或儒、或道、或兵、或法,或古方技、数术,为上古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增添了丰富的新材料,印证、校补了传世儒、道典籍的内容,填补了老子到庄子、孔子到孟子间儒、道两家思想发展的空缺。部分文献亦解决了长久以来传世文献载记的疑惑,甚至掀起了中国传统古医学疗法再度抬头、受到重视的风潮。就一九九三年以后,或因购买、或因捐赠而面世的古文献而言,上博藏战国楚竹书、清华简、北大简的出现,除持续扩大上述出土文献的功能外,也让学界有了再见部分古佚的古文《尚书》内容的机会,或使长久以来言之凿凿的古史载记有了大不相同的说法,或让秦汉以来文字统一后的某些官版字书得以面世。总之,这四十年来出土与面世的文献,或掀起《老子》版本学说重探的热潮,或揭开黄老之学研究的序幕,或引发思孟学派探索的思潮,或开启古文《尚书》研究的契机。这一波又一波的探古风潮,终于将出土简帛文献的研究推向了高峰,使之逐渐成为近四十年来国际汉学研究的显学。
面对这些丰富的新古文献研究资料与风潮,本书作者深感不能置身事外,故自一九九二年的教授升等论文议题——马王堆黄老帛书的研究开始,到接下来的定州竹简《文子》研究、郭店儒道文献研究、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研究,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清华竹简研究、北大汉简研究,都从思想史的角度,就其与中国哲学研究较密切相关的理论内容,进行梳理与探讨,完成了近三十篇学术性专题论文。其后在个人所任教的系所开授“近年出土儒道文献思想专题研究”课程,一方面希望个人的研究能与当代汉学研究的显学接轨,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借由开课,引导学生了解进而参与近年这些新材料与显学的研究工作。
为了梳理个人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也为了让有兴趣参与此一研究工作的学界同仁在资料搜寻方面能多一点方便,现将个人近年来的二三十篇研究成果结集成书以出版。清华简的研究因个人目前正在进行中,尚无相当分量之篇幅参与集结,北大简的研究则因目前除《文物》有数篇专刊报道外,图版、释文均未正式出版,个人尚无完整而满意之成果出现,故暂从缺,以待来日。
陈丽桂
序于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八日
《国学论丛》序
当今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距离已被技术革新大大破除和缩短。东西方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虽然各国在军事、政治等方面界限重重,但从学术文化的角度来看,各种思潮之间彼此交汇融通,让世界舞台呈现出多样化的思想格局。透过历史文化的智慧结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才能够相互了解,欣赏彼此的独特性,并探讨其间的共通性。因此,在东西文明交相激荡的当下,在了解异质文化之余,继承与弘扬自己的文化传统已经显得尤为紧要。
我的师辈们大多学贯中西,具有良好的西学功底。但是,他们晚年却多选择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上建构其学术灯塔,留下的学术成果也多是对本国文化的深刻反思。在当代中国哲学家中,除冯友兰先生之外,金岳霖先生,虽最早将逻辑知识论介绍到中国来,但其形上学的体系架构却围绕“道”而展开,将蕴含中国文化象征性的“道”内化于生命,既追索理智的了解,又寻求情感的满足。又如,我的指导教授方东美先生,在我受业期间,主要讲授西方哲学,但他在晚年却选择经由汇通儒释道三家而构建起旁通统贯的思想体系。通过对他们学术历程的观照,我感受到庄子“万物殊理”、“道通为一”的精神,也深切地体会到弘扬与传播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价值。
最近十几年,我发觉两岸学界大量翻译和出版西方经典与前沿研究方面的成果,对有关本国文化的研究著作未能给予应有的关注。为此,我萌生了汇集海峡两岸文献功底深厚且别具创新观念的学者的稿件,来编辑一套名为《国学论丛》的丛书的构想。承蒙孔子学院总部“孔子新汉学计划”资助,这套丛书如愿出版,我对此深表感谢。我期待,借由此套丛书的付梓,以探索民族文化艰苦历程中的延续性,找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生命力,整合并推动中国文化中坚力量的持续发展,使传统学术在多元世界中展开新的气象。
2015年4月
【综合类】
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献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与贡献
对中国思想文献的研究者而言,一九七三、一九九三、一九九四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代,继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两座汉墓《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大量古兵书,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辛追夫人不腐遗体及殉葬物的先后出土,一九七三年, ............

书籍插图:
书籍《近四十年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 - 插图1
书籍《近四十年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近四十年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