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可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Copyright c 2011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和收费用途。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茶可道/潘向黎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
ISBN 978-7-108-03614-8
Ⅰ.①茶… Ⅱ.①潘… Ⅲ.①茶—文化—中国—文集 Ⅳ.①TS971-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243620号
责任编辑 张 荷
封扉设计 蔡立国
责任印制 郝德华
出版发行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邮 编 100010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鹏润伟业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1年2月北京第1版
2011年2月北京第1次印刷
2016 螺旋楼梯 e书架 本e书版由爱好者搜集整理,按原书目录编排,增补了少许作者其它与茶有关的文章。书后附录数篇对该书的评论。
开 本 635毫米×965毫米 1/16 印张9.25
字 数 155千字
印 数 00,001-10,000册
定 价 29.00元
茶话 闲话
茶可道否?
文化人翻翻古书,喝喝茶。再有闲与钱,大概就要去研究文物之类的。道可道,非常道。喝茶聊闲话,谈古论今,倒也增添了喝茶的乐趣。
喜欢潘向黎的小文章。讲"茶"这样有趣的题目,有考据,有诗词,还有体验。有评曰:"(潘)不是老先生,却谈出了新意……文字并不艰深枯涩,毫无考证群众的弊病,流畅通达,一读就懂。"深以为是。
潘向黎写茶的兴起,最早要追溯到十多年以前,后来一直零零星星写了四、五年然后做了一个告别。可能一起头也并没有准备数年之久的写下去,很有点兴之所至,随意漫笔,兴尽则想停就停。
写到的很多茶,如今得来都并不困难。普洱也好,老君眉也好……茶饮是比以前方便很多了。然而不管怎样描写,这一杯的口味却是非得自己来体验才行。
喝茶的时候,常常会想起潘氏的片段文章,再想时时重读,倒也成了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作为报纸副刊,本来应该每天读完就算了?好在终于结集出版,是为本书。
作者写告别时曾说"切莫相思",然对于曾经忍不住时时重翻起多年前旧报纸的读者,这一点相思之情,总是无法避免的吧。
2016 春夏之交
梁文道赞《茶可道》有趣
凤凰卫视 2011年7月13日《开卷八分钟》栏目中,主持人、凤凰卫视评论员梁文道向观众介绍了作家潘向黎的一本书《茶可道》。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
:我有时候跟别人开玩笑,我每次去北京,其中一个最头疼的东西是什么,是喝茶。什么意思呢?在北京跟朋友吃饭、聊天,要是喝茶的话,我发现大部分都在喝花茶,这个饭馆问都不问,一上来就给你倒花茶。我觉得花茶是北方人,尤其是北京人好像很爱喝,但是在我们南方人看来,这是什么?这简直就在糟蹋茶,这根本就好像不懂茶的真滋味,搞什么花茶。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它的作者跟我有相同的想法,这本书就叫《茶可道》,作者是小说家潘向黎。潘向黎在这本讲茶的小书,这本文集里面,有一篇文章叫《花是花,茶是茶》,她就说到了我们这种南方人看不起北方人喝茶的这些故事。她里面也说,“我没有地域偏见,唯独在这一点上,觉得是南方人高出一筹,北方人喝一辈子花茶,其实是不懂真茶滋味的。”可是她又有一个反省,她说“后来读《浮生六记》,‘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为芸娘的慧心感动,从此对花茶虽敬而远之,但可以坐视别人弃明前龙井而痛喝香片,但笑不语,不再以己之所好强加于人了。”这个讲的是什么,这是要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放在荷花的花心,然后到了第二天早上取出来。这样的茶叶,你想想看,它不是一般的花茶,它是放在荷花花心,放了一晚上,含苞待放,第二天开的时候,再拿出来的这样的一个花茶,天啊,对不对?
然后后面又说到,一些我们喝茶的人都了解的情况。她说“中国的爱茶人,基本上分为两大阵营,一边是绿党,历史悠久,人多势众。一边是乌龙党,一旦加入,忠贞不二。”我跟潘向黎小姐一样,我是两边通吃,虽然我也常喝绿茶,但是我觉得到底还是比较倾向于乌龙党多一点,大概我们福建广东两省的人,乌龙党是不少的,台湾人也是。在中国历史上,乌龙茶其实是一种很新的茶,是清朝才有的。但是乌龙茶,原来对很多人来讲,因为它的兴起的时间比较晚,而且大家会觉得它的味太浓,很多人就嫌它太苦,像中药一样,不会很喜欢它。真正使得大家对它印象改变的,可能就是才子袁枚。
我们看看袁枚《随园食单》,有《武夷茶》一条,这本书里面照录下来。说什么呢?袁枚自己说了,我从来不喜欢武夷茶——也就是讲的我们的乌龙——嫌它的浓苦像喝药一样,但是丙午那一年的秋天,我由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峰诸处,当地的和尚道人都拿来茶,献出来待客,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就不忍马上吞下去,先闻闻香味,再试试其他的味道,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心情越来越好,才开始发觉到龙井虽然很清,但是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这就说到了,我们常常讲到的乌龙茶里面很重要的一些韵味到底是什么,那就是所谓的喉韵,尤其铁观音还有观音韵,这观音韵到底是什么呢?坦白讲我每次看到大家去描写它,都说那是种说不出来的味道,这说不出来的味道是怎么回事,都说说不出来。我怎么给大家说那是个什么味道呢?
这本书里面也谈到了很多茶的故事,茶人的故事,也写到了很多茶具的故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假如你想看一看,了解一下喝茶的文化,这本小书各方面涵盖就已经相当齐全,而且也是写得非常有趣,甚至还谈了今天的中国一些喝茶文化的事。比如说这里面就提到,在一篇文章叫《听茶哭的声音》。茶为什么呢?是这样,我们作者说她在一个著名的风景区,还是个茶产地,一帮人在那儿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茶可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