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丧葬风俗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0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突厥丧葬风俗研究
作  者:刘永连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1.能否从文化一角解构突厥历史
2.古突厥与今“突厥”究竟是什么关系
3.怎样看“突厥学”与突厥研究
第二节 成书的基础
1.前人研究成果
2.文献资料基础
第三节 几点说明
1.“突厥”概念的界定
2.写作内容、思路和方法
3.本书写作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突厥丧葬风俗内容考述
第一节 丧葬礼仪
1.丧礼概要
2.葬礼概要
3.另外几个问题
第二节 墓地设施
1.突厥人的墓地
2.特色鲜明的石人雕像
3.各种类型的墓地围墙
4.蔚为壮观的“巴尔巴雷”
5.从纪念柱到墓碑
6.突厥的祠庙艺术
第三节 葬穴遗迹
1.墓坑
2.葬具
3.葬法、葬式
4.葬品
5.人、马殉葬
第三章 突厥丧葬风俗的内涵探讨
第一节 透视突厥丧葬风俗的表象
1.有待解释的种种民俗事象
2.探讨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节 从生存环境看突厥丧葬风俗
1.突厥人的自然环境
2.突厥人的社会环境
3.环境制约下的突厥丧葬风俗
第三节 从宗教信仰看突厥丧葬风俗
1.萨满教的基本特征与突厥丧葬风俗
2.突厥萨满教特点及在丧葬中的表现
第四节 从死亡意识看突厥丧葬风俗
1.死亡意识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2.死亡考虑及在突厥丧葬中的体现
第四章 突厥丧葬风俗的源流变化
第一节 略论突厥丧葬风俗的渊源
1.突厥丧葬风俗的渊源
2.突厥早期可能存在的葬法
3.从风俗角度论突厥族源
第二节 突厥丧葬风俗的发展演变
1.突厥丧葬风俗的层层积累
2.突厥丧葬葬法的演变
第三节 突厥丧葬风俗的汉化历程
1.墓地立碑——初步沾染汉文化色彩阶段
2.墓起封堆——对汉文化进一步模仿阶段
3.改行土葬——汉化进入实质性阶段
4.陵园祠庙——文化内涵深层汉化阶段
5.融入中原——突厥本部完全汉化阶段
第四节 从丧葬风俗看突厥伊斯兰化问题及其他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
1.突厥伊斯兰化论题的源起及其理论前提
2.突厥民族、突厥汗国和“突厥人”
3.从突厥丧葬风俗看突厥伊斯兰化问题
4.突厥丧葬风俗中的其他民族文化因素
第五章 突厥丧葬风俗的传播和影响
第一节 突厥文化在其所控制部族中的渗透
1.突厥与草原铁勒诸部
2.突厥与中国东北民族
3.突厥与中国西北民族
第二节 突厥部落的流散和突厥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1.突厥部落的流散
2.突厥文化对中原地区丧葬风俗的影响
第三节 突厥文化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及突厥化问题
1.突厥及其文化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2.中亚各民族文化同化的复杂面貌
3.9世纪以后的中亚及突厥化问题
4.突厥丧葬风俗在中亚流转渗透的迹象
第四节 突厥丧葬风俗在欧亚大陆的长期影响
1.唐宋以降突厥丧葬风俗的传播线索
2.突厥丧葬风俗在近现代各地尚存的遗迹
主要参考文献
一、基础文献
二、学术成果
后记

马驰
在暨南大学任教的刘永连博士,于十余年前曾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唐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作为其指导教师,我对他今天的专业成就甚感欣慰。值此其又一部学术专著《突厥丧葬风俗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即将出版之际,禁不住想说点什么。
其一,十年磨剑,《考论》炼成《研究》。
1996年,即刘永连“读硕”的第一学期,我曾要求新生们及早考虑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对于导师的未雨绸缪,多数人姑妄听之,只有永连同学牢记于心并付诸行动。记得是第二学期开学初,他就以《突厥丧葬风俗考论》(简称《考论》)为选题征求我的意见。由于研究此课题的史料奇缺和零散,可借鉴的学术文章更如凤毛麟角,我深感此选题完成的难度太大。但看到永连同学胸有成竹的样子,犹豫再三之后,还是认可他的选择。当他于1999年3月将论文初稿交由导师审查时,我为之愕然并大开眼界:这哪里是硕士论文,洋洋洒洒17万言,与博士论文何异!感叹之余,对其鸿篇巨制,我只提出一条意见:为便于答辩委员们审阅,烦将篇幅压缩在10万字以内。毕业答辩会上,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其论文以优秀硕士论文全票通过。应当强调的是,《研究》就是在《考论》的基础上,又经过十多个寒暑的千锤百炼和精雕细刻的结果。《考论》原设三章八节,《研究》增扩为五章十八节,不仅内容大大拓宽,《研究》的学术价值更非《考论》可比。与之同时,作者又在国内核心和重要刊物上陆续发表了《突厥丧葬礼仪》、《试论突厥丧葬风俗的流变》、《祭帐仪式·置尸马上·待时而葬——突厥葬礼三考》、《突厥汉化问题述论》、《试析突厥丧葬风俗的历程》、《突厥石人新探》、《“狐”与“胡”关系再探》等与《研究》有极大关涉的学术论文。古人云“十年磨一剑”,而《研究》的成书过程,又何止十年!作者做学问之谨慎和用功之勤奋,确实感人至深。
其二,资料钩沉,涵括古今中外。
突厥是6-8世纪活跃于大漠南北和中亚细亚的一支强悍部族,其先后建立的突厥汗国和东、西、后突厥汗国,最盛时“控弦百余万”,与中央王朝分庭抗礼,给中华民族乃至亚欧其他民族打上深深的烙印。因此我国正史纷纷为之立传,留下了突厥政治、军事方面的丰富史料。但不无遗憾的是,有关突厥文化的记述,尤其是丧葬风俗方面的史料却少得可怜,仅有《周书》、《隋书》、《北史》、《通典》、《太平寰宇记》等因史料同源而大同小异的百余字记载:
死者停尸于帐,子孙及诸亲属男女,各杀羊马,陈于帐前祭之。绕帐走马七匝,一诣帐门,以刀蛈面,且哭,血泪俱流,如此者七度乃止。择日取亡者所乘马及经服用之物,并尸俱焚之,收其余灰,待时而葬。春夏死者,候草木黄落,秋冬死者,候华叶荣茂,然始坎而瘗之。葬之日,亲属设祭及走马蛈面,如初死之仪。葬讫,于墓所立石建标。其石多少,依平生所杀人数。又以祭之羊马头,尽悬挂于标上。是日也,男女咸盛服饰,会于葬所。男有悦爱于女者,归即遣人娉问,其父母多不违也。
全文只有185字,却是突厥丧葬风俗的最原始最具体也是最权威的记载,凡以突厥丧葬风俗礼仪为研究对象的学者,莫不从引用此条史料出发,拓展自己的研究内容。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位学 ............

书籍插图:
书籍《突厥丧葬风俗研究》 - 插图1
书籍《突厥丧葬风俗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突厥丧葬风俗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