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澄华谈纪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前 记
安得列·纪德
《地粮》译序
试论纪德
《新法兰西评论》与法国现代文学
一 绪 论
二 NRF史的发展
三 法国现代文学的演进
四 结语及展望
普卢及其《往事追迹录》
纪德艺术与思想的演进
纪德的文艺观
介绍一九四七年诺贝尔文学奖金得主纪德
纪德在中国
附 录
纪德作品年表
纪德书简
忆盛澄华与纪德
父亲辛笛与他的挚友盛澄华
紀 德 手 蹟
献给师友
温德Robert Winter先生
——指引我法国现代文学道路的第一人
前 记
这本集子,附录除外,共收九篇文字,称“研究”,似乎口气嫌重了一点。其中最早的,写于一九三四年;最晚的,成于今年一月。将近十五年来我所发表的论纪德或与纪德有关的文字,大体已都在里面。
各篇文字,性质很不统一:有为译书而写的,有为各文艺刊物编者的催促而写的,也有为社团演讲而写的;因此,重复之处,在所难免。这次收编成集,除校正、删节,及人名书名使尽可能划一外,大体仍是原先发表时的面貌。附录中暂先刊出一部分纪德近年手札,这对读者认识纪德,或能略有帮助。
这书出版,友人中得助于辛笛兄的地方最多。此外佩弦先生也一直鼓励我完成这工作。今日拉开抽屉,还积存着不少他的园内短简与便条,其中之一说:“我赞成早些将您论纪德的那些文章和往还书信印出。这年头有书总是赶紧印的好。我觉得抓住现在这句话很好,特别是我们的现在。”但朱先生已于周前凄风苦雨中长逝,园内从此失去了一位可亲的师友,文坛丧失了一位诚实的作家。
执笔书此,正当清华园遭军警昼夜包围的第三日,人人无法进来,也无法出去。但园内依然静穆安谧,窗外是秋蝉,鸣禽,藤萝,绿阴……只是这“现在”不仅快抓不住,且也已不值得去抓住。黑夜步步逼近,待它吞噬尽一切时,曙光也终将来临。
盛澄华
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一日
于北平西郊清华园
安得列·纪德
(1)
纪德近来在点滴地被介绍到我国来。
这一位法国当代最大的散文家,今年正六十五岁。称他散文家,实在是一句极笼统的话;纪德不但是小说家、思想家、文艺批评家,而同时也是诗人。
在法兰西爱明朗、轻快、流畅、有条理的国民性中,纪德是一个小小的例外。我不是说纪德没有这些他祖国的风格,我是说他有比这些风格更可宝贵的东西,因为,除了他应有的一切以外,他还有极坚强的个性与独创性。这些,却是一般法兰西作家所缺少或是不足的。
这多少由于纪德的家庭环境所致:纪德的父亲生长于法国南部,而他母亲却是北部的诺曼第(Normandie)人;因此,由他父亲那方面带来的是接近于意大利的Provan
al的气质:明朗的阳光,愉快、轻捷、火热的心,微笑的眸子;而由母亲那方面带来的却是北方人的固执、沉郁、结实的体质,铁硬的心。纪德是更爱他父亲的,但他父亲却在他十一岁时便已去世,此后的岁月,纪德——这早熟的孩子,便不得不被幽囚在峻严的母教下,从而,激动了他日后对家庭强烈的反抗。
纪德的姑母克拉拉是一个十足蒲尔乔亚的典型。她坚执着旅行非坐头等车不可,进戏院又非包厢不坐。纪德的母亲终年穿着黑色的衣服,整个家庭笼罩着幽郁的阴影。纪德是不许离开家门一步的,他母亲的格言是:孩子用不到发问,他应该无条件地服从,因此当纪德稍长时,母子间的隔阂几成无法避免。
不久,青春的欲火开始燃烧在少年纪德的心头,但严峻的宗教影响却使他对无法遏止的肉欲发生极大的颤栗。一个春日的傍晚,当他看到街头的神女跑来和他搭讪说:“标致的年青人,不要怕!”他几乎吓得眼泪都挂下来了,他把这事在当日的日记中这样写着:“可怕!可怕!假使这样的就叫作生活,我情愿永远在梦幻中……在梦幻中!”
接着,读书欲也开始发酵起来,雨果(Hugo)、波特莱尔(Baudelaire)、海涅(Heine)的诗篇,都曾使他沉醉;但他一生中受影响最大的两部书却是:《圣经》和《一千零一夜》。
在他十二岁时,他的表妹Emmanuel是他唯一的游伴。童年的爱!难以忘怀的童年的爱!当他年岁逐渐长大时,对于这位童年的游伴的爱情也显得愈切。他决心要写一本书,心想书成以后,便不难博得他衷心念念不忘者的欢心。他母亲对于儿子想作著作家的愿望倒是极为同情的。她把印刷纪德早年著作的用费也列入在家庭预算项下。为要著作,纪德便自早至晚把自己锁在室内,他把钟表全停了,在室内除了书桌只留下一架钢琴。每当思索得疲倦时,他便探首窗外:啊!栗树花正盛开着!他宁静的心再不能安定,青春的欲火一刻不离地纠缠着他。
他变作极度不安。他幼年的家庭教育从没有启示过他这一刻的来到。“怎样好呢?”他踌躇起来;“莫非真的我非委身于踯躅街头的可怕的女人吗?”他想把自己的面具拉下,但是他所受的清教徒教育却又阻难着他。这灵与肉的斗争即是他第一部小说《凡尔德手册》(Les Cahiers d'André Walter)的主题。
《凡尔德手册》于一八九一年匿名出版。但出版以后竟使他大失所望:没有人能认识这作品的真价值。于是,他设法把自己的书寄赠给素不相识的作家们。这次却应验了,他立刻被当时象征派大师马拉尔美(Mallarmé)和勒尼哀(Henri de Régnier)等所赏识,很快他便被介绍进当日的文坛。这时青年人中与纪德友谊最密切的是日后有名的肉恋讴歌者鲁意斯(Pierre Louys)以及今日法国文坛最享盛名的哲理诗人梵乐希(Paul Valéry)。但以纪德的羞涩与不善交际的性格,处处他感觉自己行动的笨拙。虽然他日日辗转在象征主义派作家群中,但他总觉得他所要探求的真理丝毫没有得到,于是在一八九三年十月(当时他二十四岁),他决定和友人Laurens出发赴非洲旅行,以冀在烈日飞沙中觉得宇宙真理的启发。
日光,沙漠中高大的植物,赤裸的孩子们……大自然的一切增强了他对生的意志。远离文明的嚣扰,宗教的毒素,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发见了自己。他不再疑惧,他不再对肉欲发生颤栗,他沉醉在一切可能的快乐中。在这情景中他开始写他的《地粮》(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虽然这沙漠中的两个年头,他的健康常受到威胁,但他的心灵却是自由的,痛快的,这是他一生中最富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盛澄华谈纪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