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学问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002  自序
003  一﹑说“怀乡” 
007  二﹑哲学智慧的开发
016  三﹑从西方哲学进至儒家学术
024  四﹑关于“生命”的学问
028  五﹑中国数十年来的政治意识
032  六﹑尊理性 
041  七﹑略论道统、学统、政统
049  八﹑人文主义与宗教
055  九﹑儒教、耶教与中西文化
058  十﹑关于宗教的态度与立场 
066  十一﹑祀孔与读经 
072  十二﹑现时中国之宗教趋势
080  十三﹑为学与为人 
088  十四﹑我与熊十力先生
105  十五﹑王阳明学行简述 
114  十六﹑黑格尔与王船山 
121  十七﹑论“凡存在即合理” 
130  十八﹑人类自救之积极精神 
138  十九﹑自由主义之理想主义的根据 
144  二〇﹑论黑格尔的辩证法 
152  二一﹑水浒世界 
 
 
 
三民文库
 
 
自 序
 
本书所集文字乃是卅八年到台后七八年内在各报刊所已发表过的文章。我自己亦未搜集保存。孙守立君保存无遗,编成此书,以为有便于青年好学之士,乃商之三民书局印行。孙君热忱淑世,处处为青年着想,至为感佩。
 
此书不是一有系统的著作,但当时写这些文字实在是环绕我的「历史哲学」、「政道与治道」、「道德的理想主义」这三部书而写成的,也可以说是以这三部书所表示的观念为背景而随机撰为短章以应各报刊之需要。
 
这些短篇文字,不管横说竖说,总有一中心观念,即在提高人的历史文化意识,点醒人的真实生命,开启人的真实理想。此与时下一般专注意于科技之平面的,横剖的意识有所不同。此所以书名曰「生命的学问」。生命总是纵贯的,立体的。专注意于科技之平面横剖的意识总是走向腐蚀生命而成为「人」之自我否定。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由真实生命之觉醒,向外开出建立事业与追求知识之理想,向内渗透此等理想之真实本源,以使理想真成其为理想,此是生命的学问之全体大用。
 
现代人都去追求理想,而却终无理想。遑急迫躁,不可终日。人究竟往那里走呢?纵使能登陆月球,又有什么用呢?青年人在此不可不端正其最初的心愿,正大其基本方向。恣肆乖戾,虚无邪僻,皆足颠倒其生命,决无关于理想。
 
青年的朋友若从这些较浅近的文字循序悟入,能于自己的生命方向有所帮助,则你将始而憧憬,终而透彻,必有如孟子所谓「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中华民国五十九年六月牟宗三自序于九龙
 
 
一﹑说「怀乡」
 
叫我写怀乡,我是无从写起的。这不是说我的故乡无可怀。乃是我自己主观方面无有足以起怀的情傃。我爱山东,我也讨厌现时的山东,我爱中国,我也讨厌现时的中国。我爱人类,我也讨厌现时的人类。
 
试看,我这种爱憎,完全是一种一般的抽象的,也可以说是客观的情绪。(寡头的客观情绪。)
 
我讨厌现时的人类,但我的内心不能冷到完全是厌离的境地。可是我对于人类有内在的爱恋,因为是「人」,所以我爱他。这还是孔子「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的意识。但这只是抽象地,一般地说。
 
因为是人,就要真正地是一个「人」,同时就要真正地把人当人看。因此,我反对一切不把人当人看的理论与行动,此如共党之类。「人是人」这一句重复的语句,这一句不把人下定义,不还原为另一种动物,或另一种概念的语句,是多么庄严而警策。因为是人,就要真正地是人,这含有多么崇高而丰富的意义。这点,我深深地起敬畏系念。
 
可是,你知道,这只是一个抽象的系念。落在具体上,无论是山东人,中国人,以及现时风气中的人类,我都有点木然。我当然有我所敬爱的知交师友。但是一个人只能说有几个知交师友,那也就太孤零,太寡淡而乏陪衬了。虽说人生得一知己而可以无憾,但是若有陪衬,则以无知己为憾;若无陪衬,而徒有少数知交,则反以无陪衬为憾。在此,我可以说,我的情感似乎是受了伤。所谓受伤,不是所受了什么挫折或打击,乃是说先天上根本缺乏了培养,也就是缺乏了陪衬。
 
对于乡、国、人类,不应当只是抽象的爱,还要有具体的爱。这便需要有陪衬。怀乡,也须要有陪衬。否则,是无可怀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主观方面无足以起怀乡之情傃。
现在的人太苦了。人人都拔了根,挂了空。这点,一般说来,人人都剥掉了我所说的陪衬。人人都在游离中。可是,惟有游离,才能怀乡。而要怀乡,也必是其生活范围内,尚有足以起怀乡的情傃。自己方面先有起怀乡的情傃,则可以时时与客观方面相感通,相粘贴,而客观方面始有可怀处。虽一草一木,亦足同情。君不见,小品文中常有「此吾幼时之所游处,之所憩处,」等类的话头吗?不幸,就是这点足以起怀的引子,我也没有。我幼时当然有我的游戏之所,当然有我的生活痕迹,但是在主观方面无有足以使我津津有味地去说之情傃。所以我是这个时代大家都拔根之中的拔根,都挂空之中的挂空。这是很悲惨的。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又生长于一个多兄弟姐妹的家庭,而又天天忙于生活的穷困家庭,只有质而无文的家庭,本是很少枝叶的。兄弟姐妹多了,父母对子女的娇爱就减少。穷困则无暇多顾念。因此,我自幼就是一个于具体生活方面很木然生疏的混沌。惟一使我怀念的还是那种暮色苍然中几匹大骡子急急奔野店的情景,但这太苍茫了。又使我常常想起的,则是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一个马戏班子骑在马上跑的那个小女孩。我当时莫名其妙地非想去看她不可,这也许就是所谓爱情了。我一生只有那么一点罗曼斯的爱苗。但从此以后,也就斩断了。就是对那个马戏班子的小女孩起爱怜,其情景也未免太流动,太飘忽了。及至在北平读大学了,暑假回家的时候,我还是常常睡在村庄的野外,或打麦的广场上。到上学了,也无人过问,说走就走了。只是先父偶尔嘱咐几句就完了。我现在想想,那还是生命的健旺。各人忙各人的,很少有离别之情。只是抗战那一年,我离家时便不同了。先父那时已年老了。(先母已先去世。)我感觉到他老人家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神色。
 
我这么一个在苍茫气氛中混沌流荡的人,在生活上,实在太孤峭乏润泽了。直到现在,我是一个几乎无生活的人。譬如对于一般人的来来往往,若有若无,似乎皆不在心上。凡足以成礼饰情的事,我皆未寄以任何注意。我不往,你因而 ............

书籍插图:
书籍《生命的学问》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生命的学问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