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的真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Contents
前 言
序曲:事件的回声
第一章 印度:初次相逢
第二章 阿赫梅达巴的研讨会
第三章 难以捉摸的事件
第一部分 调查
第一章 见证人
第二章 对立者
第三章 四位印度老人
第二部分 往昔
第一章 童年与青年时代
第二章 从誓言到天职
第三章 在南非做家长
第三部分 事件
第一章 个人言辞
第二章 本国的先知
第三章 同伴和对手
第四章 事件重述
第五章 尾声
第四部分 真理的杠杆作用
第一章 虔敬之人
第二章 器具
尾声:向大海进军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 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1902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39年入美国籍。
埃里克森1933—1939年先在波士顿开业,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并在哈佛、耶鲁等医学院和人类关系学院任职,又曾与人类学家一同去印第安人居留地对苏人和尤洛克人进行文化人类学调查。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福利学院“纵向儿童指导研究”,涉及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冲突的解决及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等。后去加利福尼亚、堪萨斯等处任教,逐渐形成人格发展渐成说。
1950年,埃里克森出版重要著作《童年与社会》,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1961年后,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和精神病学教授。这时期的研究和著作主要以他所发展的新学说为基础并着重于自我同一性问题。他的自我心理学理论已超出精神分析的临床范围,广泛渗透到社会科学诸领域,其声誉也超出了美国国界。
埃里克森的主要著作:《童年与社会》、《青年路德:精神分析与历史的研究》、《同一性:少年和危机》、《甘地的真理:好战的非暴力起源》、《新同一性的因次》、《生活史和历史的瞬间》等。
甘地的真理——好战的非暴力起源
〖美〗埃里克·埃里克森 著
吕文江 田嵩燕 译
【心理传记学译丛】 主编 罗凤礼 萧延中
GANDHI'S TRUTH: On the Origins of Militant Nonviolence by Erik H. Erikson
CopyrightⒸ1969 by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First published l970; reissued as a Norton paperback 1993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书简体中文版由W. W. Norton & Company通过博达授予中央编译出版社独家出版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甘地的真理:好战的非暴力起源/(美)埃里克森著;吕文江,田嵩燕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5
(心理传记学译丛)
ISBN 978-7-5117-0314-9
Ⅰ.①甘…
Ⅱ.①埃…②吕…③田…
Ⅲ.①甘地,M. K. (1869~1948)—传记
Ⅳ.①K833.517=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79896号
甘地的真理:好战的非暴力起源
出 版 人 和 龑
责任编辑 翟民刚 贾宇琰
责任印制 尹 珺
出版发行 中央编译出版社
地 址 北京西单西斜街36号(10032)
电 话 (010)66509360(总编室) (010)66509350(编辑室)
(010)66161011(团购部) (010)66130345(网络销售)
(010)66509364(发行部) (010)66509618(读者服务部)
网 址 www.cctpbook.com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中兴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87毫米×960毫米 1/l6
字 数 392千字
印 张 26.75
版 次 2010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 价 68.00元
本社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律师 鲁哈达
凡有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电话:(010)66509618
总序:在明澈“冰山”之下的幽暗底层
萧延中
生命的河流可以因一个人的性格而改道。如果米提亚底斯在马拉松逃跑,查理·马特在普瓦提埃逃跑,西方文明可能会与今不同。而如果基督在彼拉多面前否定了自己的教理,一切也可能是另外一副模样了。
——S. 弗洛伊德
历史之谜——不在理智之中,而在愿望之中;不在劳动之中,而在爱情之内。
——N. 布朗
一、缘何想起要编译这样一套丛书?
如果说到这一“译丛”的缘起,那么,就难免回忆起上个世纪80年代的往事。当时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的《未刊稿》中,读到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鲁迅心理结构的文章,瞬间被大大地震惊了。“伟大的鲁迅”居然还存在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自此以后,在泛泛的阅读中发现,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均有其“童年丧父”的相似经历。后来又接触到梁漱溟因其父梁巨川自杀而致使其人生发生重大转折,以及洪秀全、康有为分别“大病生幻”造就其思想、事业的案例。这引发了我的好奇心。“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偶然性’这样的说辞能够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吗?”于是,在“好奇心”引领下,一方面,我对弗洛伊德的学说越来越感兴趣,另一方面,也经常性地观察那些著名人物的童年时期。后来才知道,其实诸如孔子、孟子、秦始皇、汉武帝、曹操、诸葛亮、成吉思汗、范仲淹、欧阳修、岳飞、康有为、孙中山、冼星海、茅盾、傅雷、亚里士多德、但丁、哥白尼、达·芬奇、彼得大帝、牛顿、门捷列夫、巴赫、马丁·路德、华盛顿、亚当·斯密、乔治·桑、拜伦、毛姆、尼采、安徒生、托尔斯泰、马克·吐温、列宁、斯大林、高尔基、甘地、卓别林、松下幸之助、川端康成、曼德拉、希特勒等等中外著名人物,其早年经历也都呈现相同的轨迹。〔1〕
后来在“西方史学理论”的课程中,我知道了“心理史学”(Psychohistory)〔2〕这一流派。在读书的过程中按图索骥,在著述的注释中发现了不少关于著名人物心理传记的著述目录,不是一两本、几十篇,而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甘地的真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