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的观念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编者引论
关于第二版
现象学的观念(五篇讲座稿)
讲座的思路
A.现象学考察的第一阶段
B.现象学考察的第二阶段
C. 现象学考察的第三阶段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文章的考证性补充
关于文章的构成
关于文章的考证性注释
第一版译者引言
第二版译者后记
第三版译者后记
编者引论
“现象学的观念”
(“现象学与理性批判的主要部分”
导言)是胡塞尔1907年4月26日至5月2日在哥廷根所做的五次讲座的文稿。如果我们企图弄清,这五次讲座稿是在胡塞尔精神发展的哪一种情况下产生的,它们在胡塞尔的思维中意味着什么样的转折点,那么它们的意义是非常明确的。这篇序言的任务正是在于说明这一点。
在《逻辑研究》
注1
发表之后的六年里,胡塞尔经历了严重的危机。在这段时间里,他也蒙受了屈辱,教育部建议任命他为哲学教授,但是这个建议被哥廷根大学拒绝了。看来,这种“同行相轻”对他的触动远比他愿意承认的更大。但较之于这种外在的失利更为严重的是他对自己的怀疑,这种怀疑折磨着他,以至于他竟不能肯定自己是否能够作为一名哲学家而生存。
从这种绝望中产生出这样一个决定:弄清楚他自己和他自己的任务。
1906年9月25日,他在他的笔记本
注2
中这样写道——他常常像记日记一样在笔记本中记下一些评语——
“如果我能够称自己为哲学家,那么我首先提到的是我必须为自己解决这个一般的任务。我指的是理性批判
,是逻辑理性和实践理性、普遍价值理性的批判。如果我不在大致的轮廓中弄清理性批判的意义、本质、方法、主要观点,如果我还没有设想、计划、确定和阐述它的一般纲领,我就不能真正而又真实地生活。我已经受尽了模糊性、左右摇摆的怀疑的折磨。我必须达到内在的坚定性。我知道,这是事关重要的事情。我知道,伟大的天才们曾在这里失败过,如果我想和他们去比较的话,那么从一开始我就不得不绝望……”(第17-18页)
这里所说的“理性批判”听起来与康德的主要著作的标题相一致,这并非偶然。胡塞尔这时正在深入研究康德哲学,在研究过程中他产生了作为超越论哲学
、作为超越论观念主义
的现象学的想法,以及关于现象学还原的想法。
注3
(这里不得不放弃对康德的思想和胡塞尔的思想之间差异的追究,尤其是对“构造”的基本思想的追究。)
现象学的还原
构成了导向超越论考察方式的通道
,它使得向“意识”的回返成为可能。我们直观到,对象在意识中是怎样构造自己的。因为,随着超越论观念主义的提出,对象在意识中的构造问题就移到了胡塞尔思想的中心,或者,按胡塞尔的说法是,“存在在意识中的消融”(“die Auflösung des Seins in Bewußtsein”)。
在五篇讲座稿
中,胡塞尔第一次
公开地阐述了这些可以说决定了他以后全部思想的想法。在这些讲座中,他既清楚地阐述了现象学还原的思想,也清楚地阐述了对象在意识中构造的基本思想。
关于还原
理念的最初表露,我们可以在1905年夏的名谓西费尔德文稿
(“Seefelder Blattern”编号:A VII 25
注4
)中找到,但它和五篇讲座稿有很大区别。实际上1905年只能说是第一次胆怯的触摸,而在五篇讲座稿中,这个思想已经在它的全部意义上被表述出来,并且已经可以看出它与构造这个根本问题的联系。
从保存下来的手稿中可以看出,胡塞尔此后一直没有离弃五篇讲座稿中的基本思想,我们只想指出这些手稿中最重要的和直接的联系。1907年9月和1908年9月的手稿B II 1、B II 2,以及1909年的讲座“现象学的观念及其方法”(F II 7),1910年至1911年关于扩展了的还原的讲座(F I 43),1912年关于现象学还原的讲座(B III 9),最后是1915年的与1909年相似的讲座“现象学的问题选讲”(F I 31)。在其中的一篇手稿(1907年9月,B II 1)里,胡塞尔联系《逻辑研究》,对他新获得的观点做了如下解说:
“《逻辑研究》赋予现象学以描述心理学
的意义(尽管在《逻辑研究》中,对认识论的兴趣已经占了决定性的主导地位)。尽管可以把描述心理学理解为经验的现象学,但是必须把它从超越论的现象学
中分离出来……
在我的《逻辑研究》中称作描述心理学的现象学的东西,却只涉及体验
注5
的实项内容的领域。体验,只要它们在经验上同自然客体性有关,那么它们就是体验者的自我的体验。可是对于一门愿意成为认识论的现象学来说,对于一门(先天的)认识的本质论来说,经验的关系却始终是被排斥的。这样,就产生了一门超越论的现象学
,它已经在《逻辑研究》中被零零碎碎地阐述出来。
这门超越论现象学与先天本体论无关,与形式逻辑和形式数学无关,与作为先天空间论的几何学无关,与先天的计时学和运动学无关,与任何一种形式(关于事物、变化等)的先天实在的本体论无关。
超越论的现象学是构造着的意识
的现象学,因此它不包含任何一条客观的公理(指那些本身不是意识的对象)……
认识论的兴趣、超越论的兴趣并不在于客观存在和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的指明,因而也不在于客观科学。客观的东西恰恰属于客观科学。完善那些客观科学尚未完善的方面,这是客观科学的事情并且仅仅是它的事情。而超越论的兴趣、超越论现象学
的兴趣则毋宁在于作为意识的意识,它的兴趣只在于现象,双重意义的现象:(1)一方面是在客观性显现于其中的显现的意义上,(2)另一方面,在客观性的意义上仅仅就此来考察,这个客观性恰恰是在显现中显现出来的,而且是“超越论地”、在排除了所有经验前提的情况下显现出来的客观性……
阐明真实的存在
和认识活动
之间的这种关系,以及探讨行为、含义、对象的相互关系,这便是超越论现象学(或超越论哲学)的任务。”
(摘自原文稿:B II 1,第25页张及以后各页张)
由于这篇手稿和“五篇讲座稿”一样,都写自1907年,因此,关于胡塞尔直到1913年才随着《纯粹现象学和现象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现象学的观念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