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讲演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第一讲 引言
第一节 “哲学方法论”的概念
第二节 古代至近代中西哲学典型的方法论
第三节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之争
第二讲 分析哲学方法
第一节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第二节 逻辑经验主义的思想原则
第三节 现代分析方法
第四节 亨普尔的科学说明模型
第五节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理解”论与“描述”方法
第六节 德莱、温茨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三讲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
第一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的来源
第二节 弗洛伊德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三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概念框架
第四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的运用及其影响
第五节 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学派的情况与争议
第四讲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
第一节 胡塞尔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胡塞尔现象学的问题:“认识如何可能”
第三节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先验的还原
第四节 把握本质的方法:本质直观
第五节 意向性与意义建构的先验思想方法
第六节 胡塞尔现象学方法论的影响
第五讲 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一节 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
第六讲 德里达的解构方法
第一节 德里达的生平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德里达的语言模式
第三节 解构的方法
第四节 对语音中心主义、在场形而上学的解构
第七讲 解释学方法
第一节 解释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狄尔泰的人文科学方法论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解释学方法
第四节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理解”方法
附录
一、我的学问之路
二、主要著作简介
三、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第一讲 引言
第一节 “哲学方法论”的概念
我们要讲的这门课程,名称叫做“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今天第一讲,叫“引言”或“导论”都可以。我们先把“哲学方法论”的概念界说一下。哲学方法论,顾名思义就是教人一种方法。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假如给你一条鱼的话,你享受一餐就没了,受益不过是一下子的事情,但如果给你“渔”,也就是教你渔猎的方法、工具,那么你可以受用很长的时间,甚至终生。即使像鲁滨孙那样漂泊在荒岛上没得吃,它也可以成为一个生存的手段。思想的方法可以类比为一种工具,它可以让你受用终生。方法论就是一种思想的方法,对于学习与研究来说,它是工具性的东西。
这一课程名称涉及两个概念,一个是“方法论”,另一个是“现代西方哲学”。第一个概念是有关认识方法、思想方法的一些理论。当然哲学方法论也可以是关于行为方面的,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讲事物向相反方面的转化,“柔弱胜刚强”。老子的书在“文化大革命”中甚至被批判为“阴谋哲学”,说它讲权谋,在行为方面表面上示人以弱,实际上很刚强。这是一种手段。“辩证法”也是既有认识意义上的,也有行为方面的。如何抓主要矛盾,就不仅是认识上的,而且也可以是行为上的。但是,作为一种学术,我们的课程主要是从认识方面、思想方面来讲方法论的。
第二个概念是“现代西方哲学”,我们的课程限定在这么一个范围——现代西方哲学的范围。当然,古代和近代哲学也有它们的方法论。比如说,在现代之前,西方哲学已经产生过一些著名的方法论,如培根的经验论的归纳方法,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命题中所包含的怀疑的方法、假设演绎的方法,康德的先验哲学方法,黑格尔的思辨的辩证方法,等等。以笛卡儿的方法论为例,它首先要求人们在思维中应当尽可能地对对象进行怀疑,包括怀疑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父母所教给我们的、在书上所看到的,总之,对一切以前的东西统统进行怀疑;此外,在普遍的怀疑之后,我们还应当找到一个确定的、不可怀疑的思想的立足点。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基础就是“我思”。在这一基础上,笛卡儿要求尽可能详尽地、循序渐进地演绎出他所能够演绎的一切东西,亦即从公理中详尽地演绎出定理。
与笛卡儿所代表的这种西方近代哲学的方法论相对比,中国古代哲学比较缺乏这种方法论的意识。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经典的文献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著作大多没成系统,多采取“语录”或“集注”的方式,这在书名上就表现得很明显,如《论语》《朱子语类》《四书集注》等。它们要么属于语录性质的,把孔子、朱子等教导学生的话记录下来;要么是注释性质的,把儒学大师们的思想言论注释一遍,并在此过程中加进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我注六经,六经注我”,通过这种方式,中国的古代的哲学思想得以流传。这跟笛卡儿的思维形成很明显的对比,后者表现为一种逻辑思想系统,依靠演绎的方式来推导出系列的思想。像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就都是用数学的方法来写就的,即从公理出发进行推演,展现出思想的一种逻辑的方法,他的哲学也由此表现为一种体系。
如果说得远一点,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们所说的“中国古代哲学”那里,对于儒家的开山鼻祖孔子来说,他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进行“哲学”的思考?有没有想到诸如存在论、认识论、方法论这样的东西?假如没有,那么孔子的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别就显示出来了。
在西方哲学的源头那里,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立者,“三段论”是著名的演绎方法,因此他对方法的关注自不待言。此外,在研究对象上,亚里士多德明确地以“存在”为对象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他询问“存在”是什么。存在表现为实体,可以通过九个范畴来规定它,如质、量、关系、能动、被动等。他的“形而上学”因此是一种“存在论”,有很明确的哲学对象,是对存在问题的思考。后来他的学生把它加以编纂并取名“Metaphysics”,放在物理学的后面,我们翻译为“形而上学”。
而在中国古代,儒学主要关注的是道德行为的规范,是关于为人在世如何安身立命的学说,学问主要是关于圣贤之言的学问。儒家哲学讲的是立德立言,将先师们讲的那些话奉为个人行为与社会秩序的准则。因此,讲到中国传统哲学,显然孔子的学说与西方意义上的“哲学”概念是不同的,他们思考的并不是同样的问题。主流哲学在源头上所奠定的这种思考对象与思考方式,决定了中国哲学后来走着一条与西方哲学不同的道路。我们好好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孔子本人显然没有我们现在的“哲学”这一学科意义的概念,这使儒家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讲演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