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淮人物与晚清社会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曾国藩和他的时代
曾江交谊与湘军的创立
曾国藩的天人观探析
曾国藩、左宗棠关系中的性格影响因素论析
曾国藩批点《仪礼郑注句读》稿本述评
湘军饷源探析
清御敕湘淮军平定太平天国战图考略
李鸿章与直隶练军
略论李鸿章幕府的两个阶段
李鸿章平捻政策出台前后
薛福成与曾国藩、李鸿章
丁日昌与曾国藩、李鸿章交往关系探微
张树声督粤政绩述略
从《开县李尚书政书》透视李宗羲的宦海生涯
试论北洋集团与淮军集团的渊源关系
晚清直省“公费”与吏治整顿
晚清“地方财政”形成疏证
同治初年的关厘之争
近代经济新闻价值取向及其政治语境解读
旁观者观察清末民变的视点与反应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城市管理制度:以晚清北京为例
晚清维新派、立宪派的兴起与清朝的覆灭
戊戌时期李盛铎与康、梁关系补正
绍英与《绍英日记》
杨度与清季制宪
近年中国大陆与台湾晚清秘密会社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天地会和兴中会
论罗长裿与清末民初之藏事
后记
曾国藩和他的时代
姜涛
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的大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理学家——旧式的正统学问家。怎样看待他的是非功过,怎样看待他的政治和文化思想遗产?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严肃课题。我于曾国藩并无专门研究,兹摭拾相关问题一二,略作探讨,因均与时代问题相关,故而命题。不当之处,尚祈教正于方家。
一 《讨粤匪檄》的是与非
《讨粤匪檄》
[1]

是1854年初曾国藩率湘军出征时发布的讨伐太平天囯的檄文,表达了曾国藩和以他为代表的一班湖南士绅们的共同心声。从清王朝的角度看,这当然是一篇政治正确的宣言书。这篇檄文,现在又被一些人当作完全正面的东西进行宣扬。对此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
首先当然是看它到底说了些什么,是否符合实际。因为中国政治家们的宣言,往往是做给别人看的表面文章。其所叙内容大多靠不住,甚至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讨粤匪檄》一开始就列数并申讨了太平天囯军兴五年以来的所谓罪行:“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男子日给米一合,驱之临阵向前,驱之筑城浚濠;妇人日给米一合,驱之登陴守夜,驱之运米挑煤……”
对这些官样文字必须联系当时的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甚至完全可以从其字里行间获得相反的信息。
所谓“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其实正是表明了太平天囯势如破竹的胜利进军:从偏于西南一隅的广西,北上进军两湖,再转而沿江东下,直至占领南京(定都为天京),累计行军5000余里,影响及至沿途的数以百万计的民众百姓。所谓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被“抢掠罄尽”,也恰恰说明太平天囯初起之时极得人心,受到沿途民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金田起义之初,太平军将士连同家属不过两三万人,在广西境内则始终未超过五万人,转战湘桂边境时甚至还遭到严重损失。而其全军人数的大发展,正是在进入湖南以后。据太平天囯后期的军事领袖忠王李秀成回忆:太平军在初入湘南的道州时,所招之众,“足有二万之敷”,继而转赴郴州、茶陵一带,“亦招二三万众”。
[2]

曾国藩的情报官员张德坚也认为:太平军入湖南后,“由江、永而至郴、桂,更得挖煤矿徒刘代伟之党,已倍前数”。
[3]

至于大小船只之扫数入太平军,是在其北上进军益阳并进入洞庭湖之后。太平天囯从此有了规模空前的水军。从前的船户、水手变身成为水军的将士。素孚人望的水手唐正才也一跃成为统率水军的将领。湖北巡抚常大淳曾花费经月时间在临资口沉载巨石大船堵塞水路,以为从此可以阻挡太平军向湖北的进军。但太平军水路兵马到达后,“役民夫数万人去沉船,一日而通”。
[4]

这正是其时人心向背的最好说明!
至于所谓“日给米一合”云云,更是不值得一驳的谎言。太平天囯实行“圣库”制度,实即军事共产主义,在占领南京之后,一度敞开供应,“发粮无数”,即使后来造册按人头供应,也远比“日给一合”为多。
[5]

而初兴的太平军军纪之严明,乃至清军之腐败扰民,都是当时人所共知的事实。就连曾国藩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近日官兵在乡,不无骚扰,而去岁潮勇有奸淫掳掠之事,反谓兵勇不如贼匪之安静。”他声称要把湘军练成一支“秋毫无犯”的军队,“以挽民心而塞民口”,“以雪兵勇不如贼匪之耻”。
[6]
如果我们不是了解到太平天囯初兴时期深得民众拥护的历史事实,如果我们不是看到曾国藩的上述信函内容,还真的要被他那表面上气壮如牛的檄文所欺骗了!
其次,我们看一篇政治宣言,还要联系到它的时代背景,看它是否较前人有新的贡献,是否不负于自己身处的时代。曾国藩所生活的时代已是世界的资本主义时代。十多年前的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身不由己地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体系。《讨粤匪檄》当然无法与世界先进相比。早在此前六年的1848年,两个年轻的德国人——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已写有不朽的名篇《共产党宣言》。这是为人们所熟知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文献,在这里就不去细说了。更早些时候,相当于中国的乾隆年间,先有美国的《独立宣言》(1776年),后有法国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相继问世。
1776年7月4日,北美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在其开始部分即庄重宣布: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为了慎重起见,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应当由于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予以变更的。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是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为了本身的权益便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但是,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 ............

书籍插图:
书籍《湘淮人物与晚清社会》 - 插图1
书籍《湘淮人物与晚清社会》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湘淮人物与晚清社会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