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异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作•者•简•介
张海斌
1975年生于江西新干,法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主要研究兴趣为宪政理论与行政法治,法哲学与法律史学等。曾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合著有《西方宪法史》等,曾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法律的异邦/张海斌著.—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1
(独角札丛)
ISBN 978-7-80219-799-2
Ⅰ.①法… Ⅱ.①张… Ⅲ.①法学—文集 Ⅳ.①D90-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253979号
图书出品人
/肖启明
文 案 统 筹
/赵卜慧
责 任 编 辑
/庞从容
书名
/法律的异邦
FALÜDEYIBANG
作者
/张海斌 著
出版•发行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里7号(100069)
电话
/010-63292534 63057714(发行部) 63055259(总编室)
传真
/010-63292534
网址 Http:
//www.rendabook.com.cn
E-mail:
mzfz@263.net
经销
/新华书店
开本
/32开 880毫米×1230毫米
印张
/10
字数
/230千字
版本
/2011年1月第1版 2011年1月第1次印刷
印刷
/北京佳顺印务有限公司
书号
/ISBN 978-7-80219-799-2
定价
/28.00元
出版声明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如有缺页或倒装,本社负责退换)
代序
想象一种活法
有时候 我很想做另一种人
譬如一个门卫 每天
我捧着一杯茶 目光安详
望着每一个经过的人
我的眼神 隔着茶色玻璃
深不可测 像一个过气的克格勃
有空的时候 我就读人民日报
逐字逐句 并为报纸上的话
感到欢欣鼓舞 大多数时间
我就望着墙上的挂钟 发呆
我想 这家伙走得越来越慢了
就把它摘下来 小心翼翼地拆开
看不出毛病 又重新装好
再把多余的零件 统统扔掉
剩下的时间 我偶尔会打个哈欠
或伸一个很懒很懒的 懒腰
如果觉得无聊 就用回忆来打发
有时想到一件 好笑的事儿
于是噗嗤一声 自己笑出来
就像监狱里的莫尔索
绝大多数时候 我都正襟危坐
从不打瞌睡 也不胡思乱想
更不去琢磨苹果 为什么落到地上
或恰巧砸在牛顿的头上
我只是一个门卫
所以我得像一个门卫
张海斌
2009年2月28日
目录
Contents
第一辑 若有所思地生存
人世沧桑读史始
纠缠于真实与荒谬之间
话份与发飙:发言的社会学
评论、评论家与评论界
重返乌托邦
我们是如何欣赏电影的?
幽暗意识发凡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论标准答案意识
盖棺定论的历史哲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之忧思
关于禅的另类解读
如何无欲则刚?
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网聊与文字乌托邦
人生不过五种境界
歧路丛生的历史记忆
大学生自杀现象之冷思考
“还债”与“出息”考
“工作”与“务农”考
撒娇的现象学
识时务者如何为俊杰?
所谓检讨文化
当我们已被选择
农民做骗子的资格也没有吗?
方法论主义的谬误
为何沉默是金?
我们该如何对待英语?
有效学术批评如何可能?
国人是如何对待批评的?
沦陷于身份的焦虑
文学化思维的迷局
第二辑 法律本来就是俗物
上访和截访之间的吊诡
弗兰克与“基本法律神话”
警惕法律威吓主义
权利观念的演变
审判中的裁量与限制
所谓司法职业道德
法律本来就是俗物
古代希腊的哲学与法学
不该被忽视的“残疾人”
西方衡平思想的演变
西方自然法思想的演变
警惕法律依赖症
正义与迷信:《魔鬼的律师》
男权社会的话语实践
犯罪嫌疑人该被剃光头吗?
中世纪英国律师学院
作为知识与德性的法律
认真对待大学生的住宅权
地铁工程验收造假曝立法缺失
大学生奖学金评定之反思
对当前法学研究状况之反思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
拿破仑与《法国民法典》
苏力,你很狡猾
多元社会与法律信仰
作为历史画卷的宪法
论法学著述的文风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判决书?
我为何不关心法律修改?
上海红烧肉和法律移植
第三辑 重返抒情时代
突然消逝于陌生
上海:一座想象的城池
我怎么做起博客来?
拍照以及人生随想
却上黄山观风雨
河南归来不喝酒
纸上得来终觉浅
重返抒情时代
他们那一代的爱和怕
寻求一种炫耀性生存
口号消费主义
露天电影与古典爱情
日渐消逝的生活艺术
老张的买菜哲学
金刚不坏的人生
避与无可避的虚无
《四手联弹》:一个简单的野心?
沈阳此去说寂寞
为何要回家过年?
古代书生的理想与爱情
重温一种生活哲学
所谓存在的勇气
忆里不知身是客
兄弟我刚从美国回来
我的歌唱生涯
何勤华教授二三事
飞往纱窗的路上
我的爷爷:一段家族史
后记
第一辑 若有所思地生存
人世沧桑读史始
阅读民国诸大师的作品,每每谈到一些抽象的理念,总不免将一些历史掌故信手拈来,权作佐证,稍加发挥,便有新意,让人喟然叹服。其实,人类的经验和教训,如果细致梳理一番,恐怕基本元素是有限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与事件中,以不同的组合粉墨登场罢了。毛主席就很喜欢读史,他老人家说过:“太阳底下无新事。”这实在是一种洞见了。譬如关于政治手段的花样和招数,譬如关于知识分子的命运,譬如关于爱情的死去活来等等。展开《二十五史》,恐怕基本情节都差不多,不同的是演员和道具“与时俱进”罢了。
可见,读史对于为人治学而言,实在是一项必要而有益的课程。譬如对于知识分子的命运来说,如果认真地读一读历史,恐怕就可以理解他们在历史上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一个角色,进而具有什么样的命运。如果有人归纳起来,恐怕不会超过四条:要么帮忙、要么帮闲、要么捣糨糊、要么装疯卖傻。前些年,有个八十多岁的老先生在《随笔》上纪念胡风,掷笔长叹:直到现在才知晓知识和权力的关系,知晓知识分子和政治家的关系了。这是读史的功课没有及格的缘故。即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法律的异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