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早期工业化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
(修订版)
李伯重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修订版)/李伯重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ISBN 978-7-300-11748-5
Ⅰ.①江…
Ⅱ.①李…
Ⅲ.①工业化-研究-华东地区-1550—1850
Ⅳ.①F429.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32266号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
(修订版)
李伯重 著
Jianɡnan de Zaoqi Gonɡyehua(1550—1850)
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中关村大街31号
邮政编码
100080
电 话
010-62511242(总编室)
010-62511398(质管部)
010-82501766(邮购部)
010-62514148(门市部)
010-62515195(发行公司)
010-62515275(盗版举报)
网 址
http://www.crup.com.cn
http://www.ttrnet.com(人大教研网)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联兴盛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规 格
155 mm×235 mm 16开本
版 次
2010年5月第1版
印 张
32.75插页1
印 次
2010年5月第1次印刷
字 数
511000
定 价
59.8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出版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波澜壮阔,学术研究的发展自成一景。对当代学术成就加以梳理,对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做一番披沙拣金、择优再版的工作,出版界责无旁贷。很多著作或因出版时日已久,学界无从寻觅;或在今天看来也许在主题、范式或研究方法上略显陈旧,但在学术发展史上不可或缺;或历时既久,在学界赢得口碑,渐显经典之相。它们至今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再版的价值。因此,把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作为一个大的学术系列集中再版,让几代学者凝聚心血的研究成果得以再现,无论对于学术、学者还是学生,都是很有意义的事。
披沙拣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文学科的学术著作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我们只能根据专家推荐意见、引用率等因素综合考量。我们不敢说,入选的著作都堪称经典,未入选的著作就价值不大。因为,不仅书目的推荐者见仁见智,更主要的是,为数不少公认一流的学术著作因无法获得版权而无缘纳入本系列。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分文学、史学、哲学等子系列。每个系列所选著作不求数量上相等,在体例上则尽可能一致。由于所选著作都是“旧作”,为全面呈现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变化,我们一般要求作者提供若干篇后来发表过的相关论文作为附录,或提供一篇概述学术历程的“学术自述”,以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至于有的作者希望出版修订后的作品,自然为我们所期盼。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的策划和出版,得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学人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我们同样热切期待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厚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修订版前言
本书初版于2000年刊出后,有幸得到学界的厚爱,于2002年荣获“第二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一些知名学者也在中外学术杂志上发表书评,予以鼓励和指教。其中特别要提到的是马敏教授的《据之于实情:建立中国史学新典范的若干启示——以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为例》(刊于《历史研究》,2003(1)),宋立中、范金民教授的《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一部力作——评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刊于台湾《新史学》,第12卷第4期)和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教授发表在EH.NET
(July 2003)与《学术界》2005年第1期上的书评。对于这些学者以及其他同行们的关爱和指教,在此深表感激。
本书初版存在一些编辑方面的遗憾,如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此书,我也由此得到了正误的机会,深感欣慰。
此次再版,还作了以下修改:
一、初版中有一些地方,行文冗繁,或与主题关系不甚密切(如第四章第五节中关于印刷技术的进步,第五章第一节中关于工具制造技术的进步的讨论等),在此次修订时都予以删削,以便读者阅览。
二、初版刊出后,学界(包括我本人)在明清江南工业研究的一些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我曾于2003年初,依据这些新成果对初版部分章节作了一些增补(例如第四章第一节、第九章第四节等)。但是自此以后,由于我忙于另一部书的写作,这个增补工作停了下来,因此此次修订所利用的学界成果到2002年为止。以后学界不断有新的成果推出,但都未能利用,这是十分可惜的。
三、以往关于明清江南工业的研究有三个不足,其一是工业的城乡“二元化”研究(即将城乡工业分而论之,忽视彼此的联系),其二是工业的“单个化”研究(即将工业各个部门分开研究,较少注意其间关系),其三则是工业的“乡村化”研究(即强调农村工业的重要性而忽略城市在早期工业化中的主导作用)。这些不足都影响到江南早期工业化的进一步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我于2001年发表了一篇长文《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刊于《清史研究》,2001(3、4)、2002(1),韩文版收于朴汉济教授主编:《中国都市规划与社会变化》,韩国国立首尔大学东亚文化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