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修辞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汉语语法修辞学
周一民 编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汉语语法修辞学/周一民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5
ISBN 978-7-303-10915-9
Ⅰ.①汉… Ⅱ.①周… Ⅲ.①汉语-语法-现代-师范大学-教材②汉语-修辞-现代-师范大学-教材 Ⅳ.①H146②H1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53510号
营 销 中 心 电 话 010-58802181 58808006
北师大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网 http://gaojiao.bnup.com.cn
电 子 信 箱 beishida168@126.com
出版发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www.bnup.com.cn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印 刷: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170 mm×230 mm
印 张:
字 数: 千字
版 次:2010年5月第1版
印 次:2010年5月第1次印刷
定 价:19.80元
策划编辑:赵月华 责任编辑:陶 虹 陈继荭
美术编辑:毛 佳 装帧设计:毛 佳
责任校对:李 菡 责任印制:李 丽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反盗版、侵权举报电话:010-58800697
北京读者服务部电话:010-58808104
外埠邮购电话:010-58808083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制管理部联系调换。
印制管理部电话:010-58800825
目 录
第一章 语法和语法研究
第一节 “语法”的由来、含义和定义
第二节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第三节 语法流派
第二章 汉语语法的特点和手段
第一节 汉语语法的特点
第二节 汉语的语法手段
第三章 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问题
第一节 “句本位”语法溯源
第二节 “词组本位”语法思想的提出
第三节 “字本位”语法的产生和问题
第四节 各家“本位”理论评述
第四章 语法研究的语音平面
第一节 语音考察和语法分析
第二节 轻音和语法化
第五章 语素辨认和构词分析
第一节 语素概念的由来
第二节 语素的辨认
第三节 构词的分析
第六章 词类划分和词性判定
第一节 词类和词性
第二节 词义在判定词性中的作用
第三节 功能考察和分布分析
第四节 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分析原则
第七章 层次分析法的运用和问题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的由来和运用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的问题
第三节 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操作
第八章 句子成分分析法新议
第一节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由来
第二节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重新评价
第三节 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现代语法理论
第九章 多重复句的分析
第一节 多重复句的分析步骤
第二节 多重复句的分析技巧
第三节 多重复句分析疑难举例
第十章 病句的分析与评改
第一节 什么是病句
第二节 关于“搭配不当”
第三节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第十一章 配价语法分析
第一节 配价语法的由来
第二节 配价层级理论
第三节 配价在句子中的确定和语义格
第四节 语义格的细分、合并和转化
第五节 语义格的句法配位
第十二章 空语类语法分析
第一节 空语类语法的由来
第二节 空语类语法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空语类的句位原则和动词的价
第四节 空语类的类型和分析
第十三章 轻动词语法分析
第一节 轻动词理论的由来
第二节 轻动词假设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轻动词假设的理论应用
第四节 轻动词语法分析
第十四章 构式语法分析
第一节 什么是构式语法
第二节 构式语法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汉语的构式语法研究介绍
第四节 研究个案:名词化标记“一个”构句考察
第十五章 中学语法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第一节 中学语法教学的原则
第二节 语法教学的灵活性策略
第三节 语法教学的“融入性”策略
第四节 语法教学的“结合性”策略
第十六章 修辞的原则和分野
第一节 修辞的立诚原则
第二节 修辞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修辞的分野
第十七章 比喻的分析和解读
第一节 喻解类型分析
第二节 本体喻体语类分析
第十八章 修辞与交际
第一节 交际模型与修辞
第二节 交际因素与修辞
第三节 信息传递与修辞
第十九章 修辞的审美分析
第一节 修辞与审美
第二节 整齐一律美
第三节 对称均衡美
第四节 参差变化美
第五节 形象意境美
第二十章 修辞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 注意
第二节 感知
第三节 记忆
第四节 想象
第二十一章 修辞与逻辑
第一节 概念与修辞
第二节 判断与修辞
第三节 推理论证与修辞
第二十二章 修辞学和中学语文教学
第一节 修辞学原则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修辞学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三节 修辞学与语文教学的知识拓展
后 记
第一章 语法和语法研究
第一节 “语法”的由来、含义和定义
“语法”这个词,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说话的法则”。“语法”并不是法学意义上的法,不是法律,而是指语言的结构方式,用词造句的规则。
过去一般认为汉语“语法”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孔颖达所著的《春秋左传正义》:
《左传·昭公二十年》:“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唐孔颖达疏:服虔云,“相从愈于共死”,则服意“相从”,使员(伍员)从其(伍尚)言也。语法,两人交互乃得称“相”,独使员从己,语不得谓“相从”也。
应该说这里的“语法”尚未词汇化,还是两个词,不过与今天的“语法”概念在意义上已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这个词从结构和来源看,似乎是一个汉语的自源词。不过近些年有学者又发现“语法”一词在南北朝时期鸠摩罗什翻译的《大智度论》中就已出现。《大智度论》卷四四《释句义品第十二》:
问曰:“何等是菩萨句义?”答曰:“天竺语法:众字和合成语,众语和合成句。如,‘菩’为一字,‘提’为一字,是二不合则无语,若和合名为‘菩提’,秦言无上智慧。”
鸠摩罗什(344—413)译出《大智度论》在公元405年,经学大师孔颖达(574—648)撰成《五经音义》在其晚年。两书的时间跨度相差两个世纪以上。据此,“语法”一词的出现年代可以比原来所知的词源提前250年左右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汉语语法修辞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