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宪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比较宪法
王世杰 钱端升 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比较宪法/王世杰,钱端升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ISBN 978-7-100-07468-1
I.①比… Ⅱ.①王…②钱… Ⅲ.①宪法—比较法学 IV.①D911.0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202421号
所有权利保留。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本书据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排印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比 较 宪 法
王世杰 钱端升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邮政编码100710)
商务印书馆发行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印刷
ISBN 978-7100-07468-1
2010年12月第1版     开本880×1240 1/32
2010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 印张21% 插页2
定价:59.00元
王世杰
(1891-1981)
钱端升
(1900-1990)
出版说明
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曰:“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西学新知亟亟而入。一时间,中西学并立,文史哲分家,经济、政治、社会等新学科勃兴,令国人乱花迷眼。然而,淆乱之中,自有元气淋漓之象。中华现代学术之转型正是完成于这一混沌时期,于切磋琢磨、交锋碰撞中不断前行,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名家与经典之作。而学术与思想之新变,亦带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转型,为中华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至今日,中华现代学术已走过百余年,其间百家林立、论辩蜂起,沉浮消长瞬息万变,情势之复杂自不待言。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来者。“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之编纂,其意正在于此,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新变,探求中华现代学术之根基。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兼及其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为本馆一大夙愿。自1897年始创起,本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有幸首刊了中华现代学术史上诸多开山之著、扛鼎之作;于中华现代学术之建立与变迁而言,既为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作为对前人出版成绩与文化理念的承续,本馆倾力谋划,经学界通人擘画,并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终以此丛书呈现于读者面前。唯望无论多少年,皆能傲立于书架,并希冀其能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共相辉映。如此宏愿,难免汲深绠短之忧,诚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共襄助之。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10年12月
凡 例
一、“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所著,成就斐然、泽被学林之学术著作。入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
二、入选著作内容、编次一仍其旧,唯各书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迹等。卷末附作者学术年表和题解文章,诚邀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意在介绍作者学术成就,著作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及版本流变等情况。
三、入选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订、校阅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正其讹误。前人引书,时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则不以原书文字改动引文;如确需校改,则出脚注说明版本依据,以“编者注”或“校者注”形式说明。
四、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各时代均有其语言习惯,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及译名与今不统一者,亦不作改动。如确系作者笔误、排印舛误、数据计算与外文拼写错误等,则予径改。
五、原书为直(横)排繁体者,除个别特殊情况,均改作横排简体。其中原书无标点或仅有简单断句者,一律改为新式标点,专名号从略。
六、除特殊情况外,原书篇后注移作脚注,双行夹注改为单行夹注。文献著录则从其原貌,稍加统一。
七、原书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或纸页残缺者,据所缺字数用“□”表示;字数难以确定者,则用“(下缺)”表示。
目 录
增订四版序
增订三版序
再版序
初版序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第一节 宪法的特性
一 形式上的特性
二 实质上的特性
第二节 宪法的种类
一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二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第三节 宪法观念的沿革
一 希腊罗马时代
二 欧洲中世纪时代
三 自欧洲宗教革命至美法革命时代
四 18世纪美法革命时代
五 19世纪以来的变迁与最近事例
第二章 国家的概念
第一节 国家的名称
第二节 国家的要素
第三节 主权问题
第一目 主权的限制问题
第二目 主权的分割问题
第三目 主权之所在
第四节 国家的起源及根据
一 神意说
二 契约说
三 强力说
四 结论
第二编 个人的基本权利及义务
第一章 人民的基本权利
第一节 消极的基本权利——个人自由
第一目 个人自由说的由来及论据
第二目 个人自由的范围及种类
第三目 人民平等的原则
第四目 人身自由
第五目 居住及迁徙自由
第六目 工作自由
第七目 意见自由
第八目 通讯秘密自由
第九目 信教自由
第十目 集会自由
第十一目 结社自由
第二节 自由与戒严
第三节 财产权
第四节 积极的基本权利
第二章 人民的基本义务
第三编 公民团体
第一章 公民选举权
第一节 选举权的性质
一 选举权为国民的固有权利说
二 选举权为社会职务说
三 选举权兼具权利与职务两性说
第二节 选举团体的组成
第一目 限制选权与普及选权
第二目 地域代表与职业代表
第三节 选举区
一 大选举区制与单选举区制
二 大选举区制与单选举区制的理论
第四节 选民权利的范围
第一目 复数选权与平等选权
第二目 间接选举与直接选举
第三目 多数选举与比例选举
第四目 强制投票
第五节 选举程序
第一目 选民册
第二目 秘密投票
第三目 选举舞弊与选举诉讼
第二章 公民直接立法权
第一节 复决权
一 复决的意义及形式
二 复决制的理论
第二节 创制权
一 创制的意义及形式
二 创制制的理论
第三章 公民罢免权
一 罢免的意义及形式
二  ............

书籍插图:
书籍《比较宪法》 - 插图1
书籍《比较宪法》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比较宪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