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中国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7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吕思勉
(1884~1957),中国历史学家。字诚之。1884年2月27日生于江苏常州,1957年10月9日卒于上海。幼年家贫无力延师,由其父母授以史部著作。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断代史四部:《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通史若干部:《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等;以及专题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民族史》等。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每天学点中国史/吕思勉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
ISBN 978-7-80211-804-1
Ⅰ.每… Ⅱ.吕… Ⅲ.中国-通史 Ⅳ.K2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90562号
每天学点中国史
出 版 人
和 龑
责任编辑
陈 琼
责任印制
尹 珺
出版发行
中央编译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西单西斜街36号(100032)
电 话
(010)66509360(总编室) (010)66509405(编辑部)
(010)66509364(发行部) (010)66509618(读者服务部)
网 址
http://www.cctpbook.com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凯达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
710毫米×1000毫米 1/16
字 数
280千字
印 张
18.5
版 次
200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 价
29.80元
本社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建元律师事务所 首席顾问律师 鲁哈达
凡有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电话(010)66509618
出版说明
吕思勉先生,字诚之,中国著名历史学家。1884年2月27日生于江苏常州,1957年10月9日卒于上海。幼年家贫无力延师,由其父母授以史部著作。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吕思勉先生是我国现代史学史上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其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著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说:“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吕思勉先生自15岁读史,到73岁去世,58年间,写过多部针对不同读者的中国通史,如:《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更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高级中学适用本国史》、《新学制高中本国史教科书》、《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高中复习丛书本国史》、《初中本国史》、《初中本国史补充读本》和《吕著中国通史》。这些通史,最早的出版于1923年,最晚的出版于1944年。
其中有三部中国通史最值得称道,分别是《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以及《吕著中国通史》。
《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所写的第一部通史著作。1923年9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并一再重印,成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行量很大的一部中国通史。这部中国通史作者预设的读者对象虽然是青年学生,但终归是一部学术专著。《吕著中国通史》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由于当时出版条件艰难,上册于1940年由开明书店出版,下册拖延到1944年才由开明书店出版。而《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则是民国时期上海复兴中学的教材,是民国时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史教科书,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印行数十次,是当时使用面较广、发行量较大的一部历史教材。比较这三部中国通史,不难发现,《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最为通俗的一部中国通史。
这次本社重新排印出版《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易名为《每天学点中国史》),我们考虑,本书框架周瞻,上起上古,下迄民国,融会贯通,不存在多年以来形成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分割约束,而且,作者在书中就历史是什么、历史研究的方法提出了鲜明的见解,便于社会各界青年自学。
同时,我们寄希望于本书独特的治史风格给读者以启发。吕思勉先生在《历史研究法》里面说过:“历史知识是不会误事的,所以误事,还是苦于历史知识的不足。”他总结自己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说:“治史学第一要留意的,就是社会学了”;“第二,马克思以经济为社会的基础之说,不可以不知道”;“第三,近代西洋科学和物质文明的发达,对于史事是大有影响的”;“第四,崇古观念的由来及其利弊,亦不可不加以研究的”(《吕著史学与史籍》第2页、第29-3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当我们怀着景仰之心,拜读前贤的这些至理名言的时候,我们衷心地祈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从吕思勉的历史学著作中得到更多的启发与教育。
至于本书的鲜明特点和不足之处,请读者自鉴。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年1月
编者小引
20世纪初叶,国内学术界陡然兴起一股新史学,在不算很长的五十年间接连出现了几位博古通今、淹通中西的大史学家,实在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未可小觑。何以见得?
说来国人一向以史实的记载与纂辑著称于世,自西周末季的共和元年肇始,以迄于今,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便有三千年之久,历朝历代皆有史官秉笔于柱下,新正自何日始,何年何月上天曾垂示异象,以儆戒下土的那些无道昏君、乱臣贼子,都记载得明明白白,从未间断,这在人类所有的文明中绝无仅有。然而,倘或论到何以在如许卷帙浩繁、林林总总的载籍中搜求些形而上的东西,以使国人透过纷纷芸芸的王朝更替、一治一乱稍稍窥见到文明演进的脚步,政治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每天学点中国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