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也何曾到谢桥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为生活惑动
梦也何曾到谢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黄连厚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天上船
学车轶事
李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你找他苍茫大地无踪影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上镜
(一)
(二)
(三)
(四)
寂寞尼玛路
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注意熊出没
一
二
三
四
五
八
七
为生活惑动
(自序)
这次我的中篇小说《梦也何曾到谢桥》获得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件大事,是件值得记忆的大事。当然在记忆喜悦的同时我也记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的格训。荣誉是短暂的,寂寞艰苦是长期的,每个获奖作者恐怕对这一点都很清醒,在文学面前,没有谁敢作轻薄小儿状。我自视对一切都看明白了,看透了,不透的唯有文学。文学的路,是一条满是荆棘的不归之路,荆棘中偶尔点缀着些许花朵,就引得一帮痴心的人为之而感动,而付出自己的精神与心血。悲壮得很。
我也是其中之一。
华文出版社出版的我这部以《梦也何曾到谢桥》为名的中短篇小说集,有家族的《瘦尽灯花又一宵》,有市井的《上镜》等,这都是我涉足的感兴趣的范畴。我的创作原则是只写自己喜欢的故事,我坚信,我喜欢的读者也一定会喜欢。在写作中,我感到读者就在我对面坐着,我在向他讲述一件让我很感动的故事,并且努力把这个故事讲好,让他和我一起体味这感动。想要感动别人自己必须感动,在感情世界,我是个容易被感染也容易感染别人的人,我想这是当作家的基本。
我的小说刊出后,常有人询问我作品素材的来源和写作契机,不少人提出了它们在我身上的真实程度究竟有多少的问题,读者往往喜欢将生活中的我和作品中的“我”等同起来,这让我尴尬。但是我理解读者的追究和捏和,那是将对作品的喜爱和关注推及到作家的经历和本人的一种必然,特别是对于我那个已经衰落的,如今再也收敛不起来的“家”。
去年以来我一直在秦岭深山里体验生活,和闭塞的山民以及野生动物们有了直接的对话,这是与京城的大宅门,日本的留学生涯完全不同的经历……我将目光转向了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我认为我应该这么做。
我珍惜我掌握的素材,它们中有些不是谁都能得到的,我常常为我的素材所感动。这些素材不是纪录在本子上,而是融化在我的心里,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时候,什么都不存在了,只有这感动还存在。
为生活而感动……
梦也何曾到谢桥
知道了一切就原谅了一切
——英国谚语
一
旗袍垂挂在衣架上与我默默地对视。
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我仍没有睡意。台灯昏黄的光笼罩着书桌,窗外是呼呼的风,稿纸铺在桌上,几个小时了,那上面没有出现一个字,我的笔端凝结着滞重,重得我的心也在朝下坠。我不知道手中这篇文章该怎样写,写下去会是什么……
精致的水绿滚边缎旗袍柔软的质地在灯光的映射下泛出幽幽的暗彩,闪烁而流动,溢出无限轻柔,让人想起轻云薄遮、碎如残雪的月光来。旗袍是那种四十年代末、北平流行的低领连袖圆摆旗袍,古朴典雅,清丽流畅,与现今时兴的、以服务小姐们身上为多见的上袖大开衩旗袍有着天壤之别。
其实,这件旗袍的诞生不过是昨日的事情,与那四十年代,与那悠远的北平全没有关系,它出自一位叫作张顺针的老裁缝之手。老裁缝今年六十六了,六十六岁老眼昏花的裁缝用自己的心缝制出了这件旗袍自然是无可挑剔的上品,是他五十年裁缝生涯的精华集结,是一曲悠长慢板结尾的响亮高腔。
这一切都送给了我。
这是我的荣幸和造化。
今天下午,他让他的儿子把衣服送了过来。他的儿子是有名的服装设计师,是道出名来就让人如雷贯耳的人物。如雷贯耳的人物来到我这即将拆迁的寒酸院落难免有着降贵纤尊的委屈,有着勉为其难的被动。从他那淡漠的表情,那极为刻薄的言语中我感到了彼此的距离,感到了被俯视的不自在。
儿子将衣服搁在我的床上时说,你这件旗袍让我们家老爷子费了忒大功夫,真不明白你是用什么招数打动他的。我听清楚了,儿子跟我说话的时候用的是你,而不是您。这让我反感,让我有种说不出的厌恶!
那儿子说,我父亲已经有两年多没摸针了,他有青光眼你知道不?你们这些人,往往为了自个儿的漂亮,不惜损害别人的健康,自私极了。
我看了那儿子一眼,将衣服包默默地打开,旗袍水一样地滑落出来,我为它的质地、色彩、做工而震惊。
绝品!
儿子不甘地说,你给了我们家老爷子多少工钱?
我用眼睛直视着那儿子,实在是懒得理他。儿子见了我这模样说,我知道我们家的老爷子又上了一回当。
我说,多少钱,你回家问问你的父亲吧!
那儿子已经走到门口,出门前回过身来郑重地说道,奉劝您一句,以后您再不要上我们家了,我父亲不是干活收钱、摆摊挂牌的小裁缝。就为您这件袍子,看来我还得买房搬趟家。
这回来人终于用了“您”,但这个“您”字里边,有着显而易见的挖苦和讽刺,噎得人喘不过气来。
门“砰”的一声关上了,听着气愤的远去的脚步声,我想,谁能相信这就是在电视上常露脸的名设计师,镜头前的那高贵、那矜持、那艺术、那清雅都到哪里去了?一旦伪装的面纱撕下,他也不过就是街上挂牌摆摊的小裁缝,那一脸的小家子气模样,甚至连小裁缝都不如。一个人的艺术水平到了一定境界以后拼的是文化积累、人格锤炼和道德修养,我料定此君的艺术前程也就到此为止了。
他绝做不出他父亲这样的旗袍。
旗袍在衣架上与我默默地对视。
那剪裁是增之一分太阔,减之一分太狭的恰如其分。
其实老裁缝只是用眼神不济的目光淡淡地瞄了我两眼,并没有说给我做衣服,也没有给我量体,而只那一眼便将一切深深地印在心底了,像熟悉他自己一样地熟悉我,这一切令我感动。
顺针——舜针我的六兄,谢家的六儿。
本该是一个人的两个人。
二
在金家的大宅院里,父亲有过一个叫做舜针的儿子,那个孩子在我的众多兄弟中排行为六,出自我的第二个母亲,安徽桐城的张氏。据说这个老六生时便与众不同,横出,胎衣蔽体,只这便险些要了张氏母亲的命,使他的母亲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这也还罢了,更奇的是他头上生角,左右一边一个,就如那鹿的犄角一般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梦也何曾到谢桥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