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自媒体主编修炼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本辑导语
黎万强: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
鬼脚七:自媒体人的五项修炼
陈特军:企业内容主编的自修之路
魏武挥:自媒体的进化
声明
本辑导语
微博、微信的出现带来了传播的革命,很多社会话题由新媒体发端,整个传播链条可以说发生了一个逆转。传播律的变化,对企业而言,影响非常大,尤其对不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来讲,更是如此。在新的传播规则下,企业想要宣传自己、推广自己,是否仍旧依赖老的传媒模式来操作呢?在信息大时代背景下,这样做是否依然有效?而企业自我宣传是否一定就是自卖自夸呢?
本辑精选黎万强、鬼脚七、魏武挥等人的观点从不同层面介绍了自媒体运营的有效经验,相信对企业自媒体运营者应该有积极的启示。
黎万强: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
黎万强/口述 秦刚/整理
【编者按】
2014年,黎万强在某自媒体论坛上宣称:“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掷地有声,显然这样的论断不仅仅是为了解放企业宣传,更有可能的是,这意味着一种公司战略思维的践行路线,黎万强自己也说:“一定要把公司自媒体当主战场来看。”
本文虽然是旧文,但对于企业经营自媒体有着不可小估的巨大价值,比如你可以从中了解到“公司做自媒体的时候要先做服务再做营销”,还可以知道要“让员工成为粉丝,让粉丝成为员工”等等有趣的观点,有用的实操。
演讲全文如下:
刚才听到胡老师在讲媒体和时间的时候,说大家在今天互联网里面很关心的是现在,我脑海里面想到一个词儿就是碎片化。因为从传播来讲,今天是一个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时代,其实大家都给一堆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大家的时间也碎片化了。
在从营销的角度来讲,新营销的转型的时候,我想给大家提的建议就是,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每个公司都应该快速地转型让自己成为自媒体,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观点。
因为互联网时代是以口碑选择产品的时代,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很多人都在谈“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当中,口碑是最重要的。
过去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也有口碑传播,最典型的口碑传播场景是理发店、菜市场、大妈跳舞的广场……大家来侃山,说我在里面买一个什么电视不错,他穿的球鞋挺好,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口碑的传播场所。在当下你推荐的时候,你是给很信赖朋友推荐。
但那个时候口碑的传播都在小圈子里面,口碑往大圈子扩散的时候很容易中断掉,今天微信、微博这样的社会化传播媒体,让整个口碑传播的信息链条速度提升了百倍、千倍,整个延展的范围也很大了,就是真的是产品好、有一个好的故事,它就瞬间得以传播。
很多时候不是考虑它是不是要中断的问题,而是很多负面的消息你删都删不掉。
我认为每个公司都要成为自媒体的时候,因为背后的整个信息传播变化了,最核心的是依赖于相信口碑来传播产品了。
今天的信息传播不是劈开大脑,是潜入大脑,在经典的定位理论里面讲到,大家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都会先选择一个品类。在以前做营销的三板斧里面讲到,你要做一个成功的营销的时候,先定义一个新的品类,定义一个新的品类,从红海中杀出一个市场,你就快速用广告去轰炸,集中爆破。
大家看到很多案子都是这样做出来的。加多宝,凉茶的品类,怕上火喝加多宝,是一个凉茶的新品类。包括功能饮料它也是一个新的品类,最近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品牌“集草”,冬虫夏草要研磨着吃,其实这句话本身就定义了一个新品类,这个推荐的时候是用了密集度的广告轰炸你,但是这个方式都是很土豪的方式了。
信息接受,它是嵌入式的,大家更加希望能够习惯的是我在每天都能看到你。
大家更加关注的是故事而不是口号,大家都希望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故事不断地渗透,谁来产生这个故事?以前我们都依赖于广告公司,都是把纯粹的创意和营销外包,你会发现往往一个好的营销是先选一个口号,谁掌握了渠道,就用渠道密集性地轰炸。
每家公司都会定自己的口号,我们定义的是为发烧而生,但是我们在推进为发烧而生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说纯粹就每天不停地喊“为发烧而生”,而是说更多地在不同的场合交流我们是对性能很在意,极客精神对性能很在意。很多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做了很多为发烧而生指导下的传播,它会是很多这样的碎片化的故事。
以前靠广告公司的时候,我选一个案子做完以后半年、一年就失效了,如果今天你每天都要产生信息,如果内部没有自己的团队做内容根本不奏效的。要成为自媒体,我们作为企业来讲,我们做营销不是做广告而是在做内容。
我下面提几点我的想法:
第一,让公司成为自媒体,它肯定是一个公司的核心战略,它不应该是浅尝辄止而已。
往往要组建一个自媒体的内容运营团队,它的周期和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它的可见性往往是,你可能花两千万去投个广告,他可能立刻就看到效果了,但是往往你要建立一个有足够战斗能力的自媒体团队需要两年、三年,在这种时候公司是怎么看待,从组织架构和战略上定义谁去做自媒体。
第二,做自媒体的时候先做服务再做营销。
这是两个思路的出发点不一样,对于企业来讲,我就是想要去做营销,你来买我的东西,但是对于用户怎么想的呢?
我现场做一个调查,大家最喜欢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现场很多人举手选了可口可乐,那你们中间有多少人关注了可口可乐的微博?企业在做微信营销的时候说你要关注我,你要天天听我絮絮叨叨,整天说我要高大上,但对于用户来讲,虽然我很喜欢喝可口可乐,也许我也很喜欢吃肯德基,但是你从来不会想要关注可口可乐,但是企业往往都是这样想的。
你可能会关注什么?如果不是强行的或者说是活动的推荐,你要关注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品的微博的时候,99%都是想着去找麻烦的,我要你服务我。比如说手机厂商,大家来关注的时候首先想到我查快递怎么查、如何投诉……很多都是基于服务驱动的。
企业在做营销一定要有一个窗户纸捅破它,一定是先做服务再做营销,真正是用户关注你而不是水军关注你,一定要想在服务上先做,我在微信上怎么方便让用户自助服务,我在微博上怎么有很好的促销信息推送给他,这个定义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例子:这是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的两条信息打开率,小米在微信公众号上有将近600万的粉丝,第一条打开率是45%,第二条是15%,在过往来讲,第一条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案例:自媒体主编修炼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