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江南名士风貌管窥_以松江何良俊为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晚明江南名士风貌管窥! 以松江何良俊为例/翟勇 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6.5 ISBN 978-7-5495-7917-4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广西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
出版人:张艺兵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绪论
第一章 生命形态探析
第一节 雅致、闲散的日常生活
一 园林: 身心的栖息地
二 曲画: 人生的消闲场
三 酒茶: 快乐的催化剂
四 闲散: 生命的自然常态
第二节 仕隐之心的反复
一 入仕之前
二 入仕之后
三 致仕之后
第三节 “妓鞋行酒”深层心理探析
一 自炫心态的流露
二 自炫背后的自卑
三 自卑反面的自信
第二章 著述与藏品
第一节 自撰、整理书目版本考辨
一 《何翰林集》版本及与《柘湖集》《清森阁集》之关系
二 《书画铭心录》的成书与内容
三 编辑、整理著作述论
第二节 《何氏语林》成书考论
一 《何氏语林》成书原因
二 《语林》名称的由来
三 《言志》《博识》两门的增加
四 小序的创造
第三节 藏品探析
一 藏品来源
二 藏品特点
三 藏品下落
第四节 收藏印、斋馆名号印考释
一 名号印
二 堂号印
三 典故印
四 仕履印
五 里居印
六 诗文印
七 鉴别印
第三章 诗文研究
第一节 对六朝、白居易诗风的接受
一 对六朝诗风的接受
二 学习效仿白居易
第二节 诗文的功利化倾向
一 礼尚往来之诗歌
二 文章赢得名利
第三节 诗文价值的重新定义
第四章 思想研究
第一节 实学思想及其实践
一 “经犹本草,史如药按”
二 订正前非,考辨讹舛
三 经世致用的具体实践
四 实学思想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文艺思想
一 诗文: “以性情为主”与文质兼备
二 戏曲: “本色语”内涵与“崇声律”之辩
三 书画: 从“本色论”看“戾家”“行家”之辩
结语
附录何良俊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序
《晚明江南名士风貌管窥——以松江何良俊为例》,原本是翟勇同志的博士毕业论文。2016年元旦前夕,翟勇来信,说此论文经过修改,已经送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希望我能“锦上添花”,为之撰写序文。翟勇曾经是我的学生,为其即将出版的论文撰序,当属分内之事;何况抚今追昔,也确有感触。
2008年初,作为应届硕士毕业生,翟勇投考上海大学,当年秋天从山东大学毕业,来到我的门下攻读博士学位。求学三年期间,翟勇发表多篇论文,2011年夏季按时毕业,顺利应聘至泉州师范学院。次年来沪时,翟勇携带新婚不久的妻子专程来家探望,说起泉州当地的文化研究、本校有关闽南地方戏的国家级重点课题等等,颇感茫然,因为语言难懂,文化生活较多隔膜,不知如何融入为好。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三四年过去了。沪闽两地远隔千山万水,我们各自忙于自己的事务,平时疏于来往,但是我听说他在泉州发展得相当不错,初到当地的“不适应期”早已过去。此番来信,翟勇言及2015年的众多喜事,诸如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评选为泉州市高级人才、开始跟随福建师范大学陈庆元先生攻读博士后、已聘为副教授等等,尤其是这篇博士论文得以顺利出版,我作为当年的指导老师,自然是喜出望外。
“何良俊研究”这一论文题目,当初是我为翟勇拟定的。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不仅仅因为何良俊的研究,牵涉到许多基础的考证内容,有利于翟勇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实还存有我自己的一点儿“私心”。因为多年来,我始终在关注元末明初的杨维祯,并且希望由此延伸拓展,围绕元明时期上海以及上海周围的城镇文化,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上下贯通,逐渐形成一个研究系列。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所以,元末明初的松江文人群体,昆山的顾瑛,流寓上海的王逢,安亭归有光,嘉兴李日华,松江的徐献忠、董其昌,嘉定的娄坚、程嘉燧、李流芳等等,纷纷成为跟随我攻读学位的硕博士的研究对象,其中何良俊可以说是具有相当典型意义的一个。
之所以说何良俊“相当典型”,是因为这个人物十分符合我们选择研究对象的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元明时期上海本地,或周围城镇人士。第二,尚未获得关注,或缺乏充分研究的人物。第三,并非声振寰宇、闻名久远的大家,却堪称当时的文化名流。
上述第一、第二条标准毋庸细说,第三条标准可能需要稍加解释: 首先,因为并非“大家”,所以后世的关注往往不多,给予我们的,就有更多挖掘的机会和可能。其次,既然是当时当地的文化名人,那么围绕他的成名过程,探索他的活动和交游,对于既往的上海历史文化的研究,无疑具有实证的价值。最后,所谓“并非大家,却属名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已经“过气”的历史文化名人。但是,尽管何良俊这样的人物早已不再著名,他们的生平历史、思想心态,及其学术传承、生活场景等等,却具有相当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梳理他们由不出名到闻名当地,又从著称一时到几乎被人淡忘的历史过程,分析总结促成其演化变迁的各种原因(诸如个人、家庭、地域、时代等等各种因素),就能够使得有关的研究,不再只是单纯个人历史的梳理,而是“以小见大”“由点到面”,以致具有地域文化史,甚至时代文化史的研究内涵。对于当代上海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无疑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何良俊是土生土长的松江华亭(今上海奉贤区柘林镇)人,生活于明代中后期。仕途不顺,然著述颇丰。无论是在诗文戏曲,还是在书画鉴赏方面,皆堪称名家。不过历来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曲论”,其余领域涉及很少。也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翟勇力求全面系统地研究何良俊,而且在观照当时当地文化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仅仅从章节的标题上,诸如“仕隐之心的反复”“‘妓鞋行酒’深层心理探析”“诗文的功利化倾向”等等,我们就不难窥测到相关内容。其中有的辨析探讨还相当细腻,例如“妓鞋行酒”一节,结合明代中叶以及松江等地的历史文化场景,分别从“自炫心态的流露”“自炫背后的自卑”和“自卑反面的自信”三个角度,分析何良俊的深层心理,还是有相当说服力的。
当然,既然是历史人物研究,有关生平事迹的梳理,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就这一点而言,作为论文附录的《何良俊年谱》,其实是全书的关键内容。我们知道,要真正了解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晚明江南名士风貌管窥_以松江何良俊为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