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说坐待天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引言·乌有之乡
子时·故乡
坐待天明
走马转心楼
旧日的村官
抽噎的女人
1954,雨雪交加
扁担挑子两头沉
“王八主席”
上海佬
报 应
“要是杀官,就去看看热闹!”
乡民的死法
“一切都想开了,看破了”
做生活,受呀!
吃饭,还是不吃饭,确实是个问题
意想不到
县城里的消息和街景
认知的世界与魂魄的世界
丑时·异乡
天 数
学问四力。要么,遗言
病例六则
亲骨肉
病 叟
两部半书稿
春去秋来
“这是规定!”
永远被人盘问qui vive ,意味着生命意义的覆灭
人必自虐而后虐之
“老师身体真好!”
语文作育,还是语文作育!
试 题
军 训
前后十五分钟
教学事故
“本次刷卡可以讲座”
多情应笑,我差点休克
你我都是这时代的产儿
平淡无奇的人生
日常性羞辱
制度性羞辱与日常性羞辱
广播体操
0号楼与 —1分
二校门
惊 喜
寅时·梦乡
风姿绰约
传 说
周末,京城的餐馆
地图在于安排世界
这一跪……
组合家庭
房事妙在迎合
二十个车牌号
最为卑鄙的话
富裕人家
道是新规还旧规
民国派头
出租车上的四种人
马 脚
两个公园,一个出气孔
“公章不在”
观光客的道听途说
各取所需
洋人的信访
芳菲处,碧云风月无多
15加27等于多少?
每天,一个班
痴人说梦的翻译
两个表述,一点心意
晚近十来年学界衰颓三例
一份老老实实的“参考文献”
实力型教授与食利型教授
卯时·愿乡
存在的花絮,或者,祝福祖国
儒在苍生
星星寸寸
学问如诗
我家书桌在天地间
用法学发声
七月的寓言
喜怒哀乐不劳代办
盗亦有道
习惯法:彰显遭到遮蔽的生活意义
校园搬迁及其抗争的意与义
我们今天需要何种法律语言
私性幸福
让思想发声
如何守住这个世界?
追求一种尊重普世价值的国家理性
自由理念与一个新开端的体验
版权信息
坐待天明
作 者:许章润
出版人:何林夏
引言·乌有之乡
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乡,生活从故乡出发。
或在山麓,或临曲水。在山靠山,雾浓霜重,听林涛松吼。临水吃水,云淡天低,对长河落日。黄昏灯花结,娘亲唤炊,手足砥砺,柴棚便是天堂。两岸烟林,一天繁星,俯仰间,放飞那无边遐思,肯定是许多人终生抹不去的心灵深处的一缕悸动。最是梅雨时节,人约黄昏后,欲往还迟,好一个梦回人远。
人们常常又不得不流转异乡,在纷繁异乡抛洒生命。
流落异乡寻找生活,是因为躁动本身就是生命的特质。异乡让我们充满新奇,一如它的平淡无奇。异乡给我们以希望,正像它同样会强加给我们以痛楚和失望。在陌生的世界里,我们反而怡然自得,不仅获得了反观自省的机缘,而且不再恐惧,恰如异乡如墙,却又是门。撞上这墙,人仰马翻;走进这门,斗转星移。但是,异乡终究是异乡,如同故乡,都是不归路。
于是,我们最终落脚的,恐怕却是梦乡。
身在故乡,向往外面的世界,总觉得天风海雨,无边空碧。待到流落异乡,两肩只手,故乡的一切反而历历在目,温馨连带着迷蒙,尽管其实早已人地两疏。辗转徘徊,无着无落,那就尽情托付于梦乡吧!梦乡,这愿望之乡,不尽山川,无穷烟浪,尽可以挥洒想象,但不妨排愁遣恨。什么人事和神事,多少歌哭与清思,于此和光同尘。千卷诗酒,万缕缱绻,在此了无啼痕。剩下的,只有天地的寂静。夺不走的,恰恰是理性的澄明,或者,迷蒙。
哦,这时间的布施,还不赶快匍匐,感恩承受!
是呀,故乡虽在,如梦缥缈,胡可归!那叫做异乡的,早已成为安身之所,可身处其间,仿佛一切影影绰绰,自己永远只是个过路人。算来只有愿乡,也就是梦乡,任由编织,其实最堪托付。虽然,梦终有醒时。
人啊,本为自然之子,栖息于大地!生命履痕所及,精神安放之所,就是故乡,也在在均为吾乡。
然而,生命既如朝露,来去之间,它们岂不都是乌有之乡?!
夏雷冬雪,吾乡如梦;万古消息,坐待天明。
2010年2月23日于清华无斋
子时·故乡
故乡定格在离别之日,如同亲友活在他死去的时刻。从此,故乡成为行者的背囊,记忆里永恒的瞬间,滋养着离乡背井者的一生。那情那景,如同逝者对于生者而言,一些人永远年轻,另一些人止踪于颓然老迈的晚景。但是,他们都用永恒的问候,温暖着此在世界继续跋涉的生者。生,原是侥幸,如同死亡才是生命中的真实事件。
有时候,冷不防,心田里猛然荡漾起乡曲,眼前分明洒满老宅檐下的落日余晖。这光景,躲避不及,最是要命,可又渴求重现,虽然明知它总是来去匆匆,而且,终究一去不返。
夜,黑咕隆咚。
坐待天明
家父十三岁离家进城读师范,图的是减免学费、提供伙食外,还给每月三斗米的零花钱。读师范的一般多为寒门子弟,希望两三年毕业,回乡做个教书匠,谋个养家糊口的生计。如是这般,风前雪底,清霜暖日,暂寄个轻闲时光。不料,一学年之后,校方突然宣布所有学生必须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否则,要么退学,要么自己负担一切费用。此为新例,旨在裹挟国民,强化党国一体,据说全国通行,如今八十岁上下的老辈过来人,可能都有印象。
无需任何手续,全校学生集体加入。
于是乎,这个十四岁少年成了一名三青团员,余生的命运和家小的命运,在城头换帜之后的三十年里,便都拴在这大家都不明所以的什么团上了。
某年某月某日,寒冬腊月,记得清晨河上冰凌泛光,朝霞映照之下,愈发清纯。盛桥镇,吾乡,机械厂支书张光圣,急匆匆参加区委会召开的动员大会。据说,会上“研究部署”了几项“掀起运动新高潮”的革命行动,抄家是重头戏。如今的青年或许能从电视上的历史剧中领略此项风景,但余生也晚,却与有荣焉,多次目睹亲历真人秀,真要感谢时代。“老三青团员”的家,在张支书的坚决要求下,榜上有名。
德国启蒙时代的一句名言是,“一个民族精神上的黑暗经常必会变得如此沉重,以致它不得不撞破脑袋来寻求光明”。当年中国撞破脑袋的,不乏其人。小镇无人犯傻撞头,但天良自在人心,不比人少。与会的一位同族长辈,于心不忍,偷偷告诉家母这一噩耗,告诫赶紧做些准备。
家里只有坛坛罐罐,四壁如洗,无须准备。想来想去,只有户口本和粮本最为重要,母亲将它们揣在怀里。家父离家在外,不可能知情,也无法联系。一家早早吃了晚饭,母亲带着我们兄妹四人,静候夜幕降临,干脆连 ............

书籍插图:
书籍《新民说坐待天明》 - 插图1
书籍《新民说坐待天明》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新民说坐待天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