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社合作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内容提要
本书以治理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进行理论阐释,通过归纳方法、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及比较分析方法等,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其目的在于揭示两者合作现状。本书力图通过对政社合作的选择逻辑、国际经验、模式选择的探究与评析,通过与其他国家与地区政府政社合作的竞争机制和我国服务购买过程中的行政化操作进行比较与分析,明确政社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路径。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社合作研究/齐海丽著.—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ISBN 978-7-313-12827-0
Ⅰ.我… Ⅱ.齐… Ⅲ.城市—社会服务—研究—中国 Ⅳ.D669.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61153号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社合作研究
著  者:齐海丽
出版发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地  址:上海市番禺路951号
邮政编码:200030
电  话:021-64071208
出版
人:韩建民
印  制:上海颛辉印刷厂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787mm×960mm 1/16
印  张:10.25
字  数:162千字
版  次:2015年4月第1版
印  次:2015年4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313-12827-0/D
定  价:40.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告读者:如发现本书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质量科联系
联系电话:021-57602918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单一的政府服务供给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治理理论为这一治理困局提供了解决路径,治理理论强调公共事务的多元主体共治,主张多个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非营利组织作为多元治理格局的一员,因其低成本、专业性、创新性等优势,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也成为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两者的合作对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书以治理理论作为理论框架,以上海市和深圳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实证分析,阐释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现状及其改进路径。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对美国和英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经验的总结,得出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应该确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供给服务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以上海市政府购买社工岗位为例,通过上海市闵行区H镇的岗位购买实践的分析,发现上海岗位购买的行政化倾向的特点,同时在论述的过程中,将深圳的民间化运作与上海的行政化倾向进行对比,阐释了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政府购买社工岗位是一个新的实践探索,在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社合作的实践,探索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路径的优化,进而满足民众的服务需求,提升服务供给的质量,是非常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公共服务供给中政社合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节 政社合作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我国转型社会背景下的政社关系:公共服务的取向
第一节 政社合作的实践背景
第二节 公共服务供给与转型中的政社关系
第三章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政社合作的境外经验
第一节 美国政社合作中的竞争性伙伴关系
第二节 英国政社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节 印度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社合作
第四节 中国香港特区社工机构供给服务
第五节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政社合作的域外经验借鉴
第四章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政社合作的现状阐述
第一节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政社合作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政府购买服务的上海模式
第三节 政府购买服务的深圳模式
第四节 政府购买服务的宁波做法
第五章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政社合作的改进策略
第一节 转型背景下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制度性定位
第二节 政府要推动政策设计与整体规划
第三节 社会组织加强能力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绪论
一、公共服务供给中政社合作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国民告别了物资奇缺的时代。但是随着公共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丰富化,公共服务的供给远远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依靠政府单打独斗已经无法完成所有服务供给的重任。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人群涌入城市,也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人们沐浴城市文明的同时,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犯罪增多这一系列的城市发展问题也愈发的尖锐和突出。现有的城市管理模式在解决这些问题面前表现的极为乏力,因为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是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主体,将企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全部排斥在外,在政府管理城市的方法和手段上,表现为权力控制、行政命令和制度约束。事实表明,这些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已经远非政府所能独立解决的了,迫切要求政府寻求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发挥更大的效力来支持政府的管理。
社会转型、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为中国社会组织的迅速成长预设了背景,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日益重大的影响,并日益发展成为社会治理的新主体。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呈现了较好的态势,在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作用日益突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国家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重视民生工作,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组织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2008年汶川地震中,我国的民间组织在抗震救灾工作发挥出职能优势,社会各界对民间组织的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 ............

书籍插图:
书籍《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社合作研究》 - 插图1
书籍《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社合作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社合作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