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标题:悲剧的诞生
副标题:尼采美学文选
作者:〔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周国平
责任编辑:衷雅琴
关注微博:@上海译文电子书
微信服务号:上海译文电子书
微信订阅号:译文的书
我们的产品:译文的书
联系我们:hi@shtph.com
问题反馈:complain@shtph.com
合作电话:021-63914089
Digital Lab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业务的实验部门,成立于2014年3月。我们致力于将优质的资源送到读者手中。我们会不断努力,做体验更好,设计更好的电子书,加油!
上海译文出版社 | Digital Lab
出版说明
尼采立足于人生谈审美和艺术,著述颇丰,除了《悲剧的诞生》这样的专著外,大量论述散见于他的各本著作里。周国平翻译的《尼采美学文选》汇集了这方面的专著和论述,由于篇幅较大,分做两本书出版。《悲剧的诞生: 尼采美学文选》收入1872至1880年的著述,大致相当于其思想发展的早中期。《瓦格纳事件: 尼采美学文选》收入1881至1889年的著述,大致相当于其思想发展的后期。前书还收入了译者早年所写《哲人尼采剪影》《尼采美学概要》二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尼采的生平和美学思想。后书则收入了译者晚近所写《尼采美学导论》一文,是一篇近七万字的长文,对尼采美学思想做了系统的阐释,全文第一次完整发表。专此说明。
2017年3月
哲人尼采剪影
尼采美学概要
悲剧的诞生(1872)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节录)(1874)
瓦格纳在拜洛伊特(1875—1876)
出自艺术家和作家的灵魂(《人性的’太人性的》第1卷第4章)(1878)
观点与格言杂编(节录)(摘自《人性的’太人性的》第2卷第1部)(1880)
飘泊者和他的影子(节录)(摘自《人性的’太人性的》第2卷第2部)(1880)
一 忧郁的小诗人
1844年10月15日,尼采诞生于德国东部一个僻静的小村庄勒肯,村里的村民们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里景色秀丽,水清树绿,幼年的尼采最喜欢在青草萋萋的池塘边流连,看阳光在水面闪烁,小鱼在池中嬉戏。
这个乡村牧师的儿子生就一副多愁善感的心肠。未满5岁,他的父亲病逝。接着,弟弟又夭折。不久,母亲带着他和他的妹妹迁居瑙姆堡,投奔祖母和两个姑母。在他14岁写的自传里,回忆了当年迁居的情景:“忧郁的晚祷钟声传到前厅,夜色笼罩大地,天空一轮明月,繁星闪烁。我久久不能入睡,夜半时分,悄悄走到院子里。这里停着许多满载的大车,车夫们朦胧的脸庞在小屋里隐约闪现。我简直不相信要去另一个地方安家。这里,我品尝过欢乐和痛苦。这里,安葬着父亲和小弟。这里,居民们始终和睦亲切相处。离开这个村庄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呵!天蒙蒙亮,大车穿过乡间大道,把我们运往瑙姆堡,我们将在那里安家。别了,别了,亲爱的父宅!”
这是一个6岁孩子的心情,何等地惆怅,又何等地细腻!父亲的早逝,在他敏感的心灵上刻下了深深的伤痕。在瑙姆堡上学时,他孤僻而不合群,很少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耍,却喜欢在郊外踽踽独行,面对云彩和雷电沉思默想,或者躲在无人打扰的角落里,偷偷写日记和忧伤的小诗。他从10岁起就开始写诗了,一年中写了50首之多。到14岁时,他已经有过3次诗歌创作高潮。晚祷的钟声,父坟,生命的无常,幸福的虚幻,是他早年诗作的主题。他对诗歌的热爱一直保持终身。年长后,他擅长写格言诗和酒神颂式的抒情诗,成为海涅之后、盖奥尔格和里尔克之前最有成就的德语诗人。不过,他生前发表的诗作并不多。像一切真正的诗人一样,他为自己而写,诗仅是他的情感寄托。
二 “我终究是个老音乐家”
尼采不但是个诗人,而且还是个音乐家。在神志清醒的最后岁月,他不止一次地自白:“我终究是个老音乐家,除了音乐没有别的慰藉。”“没有音乐的生活简直是一个错误,一种苦难,一次流放。”“没有什么东西比音乐更与我的命运休戚相关了。”
还在孩提时代,尼采有个好朋友,叫克鲁格。克鲁格的父亲是一个精通音乐的乐师,与门德尔松交往甚笃。小尼采常常伫立在他家的门厅里,倾听他弹奏德国古典乐曲。少年时代,尼采酷爱贝多芬、门德尔松、莫扎特、巴赫等人的古典音乐,视为精神支柱。青年时代,他倾心于瓦格纳,一度还打算追随瓦格纳,毕生从事音乐。后期,他迷恋于比才的歌剧《卡门》。
他不但是个音乐鉴赏家,写下了许多音乐评论,而且是个作曲家。在10岁那一年,他在瑙姆堡教堂听弥赛亚合唱曲《哈利路亚》,深受感动,触发了作曲的灵感,写出他有生以来第一部音乐作品——一支圣歌。后来,他常常作曲。他是那样重视自己的音乐作品,在谈到管弦乐合唱曲《赞美生活》(尼采作曲,女友莎乐美作词)时甚至表示:“我打算以此作为我留给后世的音乐作品,并期待着有一天人们会以这首歌纪念我。”当然,尼采主要还是以哲学著作传世的,但后世确实没有忘掉他的音乐作品,在1983年世界哲学大会举办的音乐会上,还演奏了他谱写的乐曲。
三 年轻的古典语文学教授
尼采是个哲学家,但他的专业并不是哲学,而是古典语文学。他20岁入波恩大学,一年后转入莱比锡大学,攻读了4年半古典语文学(其中服兵役一年)。他的老师李契尔是个富有艺术气质的学者,对尼采极为器重。在李契尔支持下,尼采在学校里创办古典语文学会,先后向学会作有关古希腊诗人忒俄格尼斯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报告,这些报告后来作为获奖论文刊登在《莱茵博物馆》杂志上。尼采在希腊文献研究方面的造诣使他迅速闻名于学术界。
1869年2月,经李契尔推荐,尼采受聘担任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文学教授。李契尔在推荐信中不无夸耀之情地写道:“39年来,我目睹了如此多的新秀,却还不曾看到一个年轻人像尼采这样,如此年纪轻轻就如此成熟……我预言,只要上天赐他长寿,他将在德国古典语文学领域名列前茅。”他还把尼采称作“莱比锡青年古典语文学界的偶像”,甚至说他是“奇迹”。尼采倒也不负所望,走马上任,发表题为《荷马和古典语文学》的就职演说,文质并茂,顿使新同事们叹服。莱比锡大学根据尼采已经发表的论文和他的教授资格,免试授予他博士学位。
这时候的尼采,年方24岁,几乎得到了学院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