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导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形 而 上 学 导 论
〔德〕海德格尔 著
熊 伟 王庆节 译
商 務 印 書 館
2010年·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形而上学导论/(德)海德格尔 著;熊伟,王庆节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ISBN 978-7-100-01716-9
Ⅰ.形… Ⅱ.①海…②熊…③王… Ⅲ.形而上学-研究 Ⅳ.B08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19876号
所有权利保留。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形 而 上 学 导 论
〔德〕海德格尔 著
熊 伟 王庆节 译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邮政编码100710)
商 务 印 书 馆 发 行
北京民族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ISBN 978-7-100-01716-9
1996年6月第1版 开本850×1168 1/32
2010年10月北京第5次印刷 印张65/8
印数4000册
定价:17.00元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Von
Martin Heidegger
Viete,
Unveränderte Auflage
©Max Niemeyer Verlag, Tübingen, 1976
根据图宾根马克斯·尼迈耶尔出版社1976年版译出,本书已取得中文版权。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1992年先后分六辑印行了名著二百六十种。现继续编印第七辑,到1997年出版至30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4年3月
译者前言
海德格尔一生都是在讲形而上学。因而他讲形而上学常有深刻的分析,描述,甚至批评。也常有人主要因其批评竟认为需要蔑视形而上学。
这也多少有助于理解为什么现在一般人干脆认为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对立的概念。其实这根本不是海德格尔的想法。
海德格尔在一次讨论班上先引读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的一段话:“近代哲学的原则并不是淳朴空疏的思维,而是面对着思维与自然的对立。精神与自然,思维与存在,乃是理念的两个无限的方面。”(见中译本第4卷第7页)然后指出“无限的方面”并不是由黑格尔任意提出来的没有意义的主张。有限是片面,无限是对片面的克服。例如一方面椅子作为单纯的对象被提出来,另一方面思这把椅子的意识被一同提出来,那么片面性就克服了。对什么东西的思与被思的东西,如果只是片面地,有限地被提出,就不是在双方的本质中被掌握到。
这足够说明海德格尔是经常处于辩证思维中的。
海德格尔指出哲学的主导问题是追问在者的在,这也就是形而上学的问题。他还说:“关于这个主导问题,我自从发表《存在与时间》以来,在整个30年代,就力图发展这个问题,即不再是追问在者的在,而是追问在本身。”
海德格尔还进一步指出,只要在就是在者的在,那么追问在本身的问题就等于追问在和在者的区别问题。而在此可见回溯到在和在者的区别后面去是如何地迫切需要。而且根本困难就在于,还能对此区别说些什么与说到什么深度,真是不容易呀。
但是无论怎样困难,海德格尔又指出,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把区别遗忘的历史。而在此处的遗忘,并没有消极意义,其意思是:有抢救作用的隐蔽。真理,也就是无蔽境界,只有在有隐蔽的情况下才会有。在此无蔽境界中才出现在的澄明。在的澄明一出现,就分配给人。这样的分配就是在的天命。
海德格尔在其早期开的一门课《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注释》中说过:“古的(历史的)须就其本真意义来掌握和理解,否则一无所获。”(全集第61卷第193页)他就是凭这种精神在分析古籍正文的时候总是把义理摆出来使其变成当今的感受。这也是海德格尔终其一生没有丢弃过的一着功夫。他也是据此而从哲学思想上认为形而上学是我们的历史。
我们也是据此而译他的《形而上学导论》。
熊 伟
目 录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说明
译者前言
前言
Ⅰ.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Ⅱ.追溯“在”这个词的语法和语源
1.“在”这个词的语法
2.“在”这个词的词源学
Ⅲ.追问在的本质问题
Ⅳ.对在的限制
1.在与形成
2.在与表象
3.在与思
4.在与应当
前 言
本书是1935年夏季学期我在弗赖堡大学以同样的题目讲过的课,现经充分润色予以出版。
讲课时已说过的话在出版物中就不再说了。
为求完美,在没有改变内容的情况下,简化了冗长的句式,把一贯到底的文本作了诸多的分段,删去了重复的话语,补正了疏漏,澄清了含混。
圆括号中的文字是在修改润色的同时添写的,方括号中的文字是随后年代增加的注释。
要正确地思考讲课的标题中的“形而上学”这一名称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以及出自什么样的根由,读者首先必须充分体会透此课的全境。
Ⅰ.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这是问题所在。这问题恐怕不是个普普通通的问题。“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显然这是所有问题中的首要问题。这个首要,当然不是时间序列上的首先。在时间性的历史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形而上学导论 - (EPUB全文下载)